明明與中國接壤,卻將大部分石油出口歐洲,哈薩克斯坦究竟圖什麽

李依談事 2024-05-13 19:41:27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爲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明明與中國接壤,但卻選擇將大部分的石油出口歐洲。

哈薩克斯坦爲何會做這種選擇?其中有怎樣的考量?

不爲人知的石油資源國家

說起石油含量比較豐富的國家,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中東國家。但其實在亞洲也有一些國家石油含量非常豐富,比如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油氣資源非常豐富,根據我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光是在2009年上半年,哈薩克斯坦已經探明223個油氣田,石油探明儲量更是達到了48~59億噸,占到了世界儲量的3.3%。

又因爲哈薩克斯坦國內對石油和原油的需求並不高,所以哈薩克斯坦85%以上的原油都是用于出口的。而哈薩克斯坦作爲我國的鄰國,又是一帶一路沿線上的國家。

在很多人看來,我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石油貿易應當是比較密切的。畢竟我國是一個十分缺乏油氣資源的國家,非常依賴進口石油。

客觀來說,哈薩克斯坦從距離上來看,的確和我國較近,而且關系也比較好,所以大家就會先入爲主的認爲雙方在油氣資源上的合作,會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

但事實是,哈薩克斯坦出口原油數量最多的國家並非是我國。

從2008年和2009年哈薩克斯坦原油出口情況來看,排在第一位的是獨聯體國家,也就是蘇聯解體之後那些選擇獨立的國家。而排在第二的則是意大利,第三是法國,第四才是中國。

而從出口數據上來看,2009年哈薩克斯坦向意大利出口了1582.3萬噸的原油,而向我國則只出口了592.2萬噸,相差了大約2.5倍。

2023年光是向德國樹輸送石油便在99.3萬噸。

而這不禁讓人疑惑,爲何哈薩克斯坦要向歐洲出口更多的原油,而不是和我國加強合作呢?

哈薩克斯坦原油出口國選擇

事實上,哈薩克斯坦沒有將原油大量的出口給我國,並非是因爲哈薩克斯坦主觀上不願意和我國加大合作,而是因爲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貿易合作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風險。

衆所周知,不管是運輸原油還是運輸天然氣,都是需要通道的,而這個通道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去建設。

但在十幾年前,我國還處于發展當中,沒有能力去建設海外的通道。而哈薩克斯坦本身經濟也比較孱弱,也沒有能力去建造管道。所以,我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原油貿易數量上就少了一些。

而在2013年之後,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關系在不斷加強,關于石油貿易的密切程度也在不斷提高。

不過雖說雙方主觀上都非常主動,但還存在著一個客觀問題,那就是我國和哈薩克斯坦相接的省份,新疆在雙邊使用貿易的銜接度上是不夠的。

目前哈薩克斯坦石油的運輸方式是通過管道,而這就要求我國新疆不僅要有儲備能力去承接大量的石油,還要有運輸能力輸送到全國各地。

但大家都知道新疆處于我國的最西部,也是我國發展相對滯後,地勢比較崎岖的省份。

而這也導致不管是儲備方面還是物流方面都受到了限制,沒辦法承擔起與哈薩克斯坦石油貿易的承接作用。

除此之外,因爲哈薩克斯坦的原油礦都在靠近中東,也就是歐洲部分。

如果要運送到我國,那麽在運輸過程中,運輸成本就會增加。要知道石油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容易損壞,而且危險性很高,所以運輸一定要很慎重。

目前,哈薩克斯坦的原油運輸到我國主要是以管道運輸爲主,鐵路運輸爲輔。但管道運輸相對而言缺乏靈活性,只能單向運輸。

除此之外,管道運輸對管線的建造,維修和運行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固定投資。

但哈薩克斯坦現如今還沒有能力去建造這樣的運輸管道,所以這也導致我國與哈薩克斯坦的原油貿易規模,沒辦法繼續擴大。

不過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行,中方企業在哈薩克斯坦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越來越多。

未來我國也必然會加大在哈薩克斯坦的基礎建設,保障中哈之間的原油管道順暢,這樣一來,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原油貿易就能夠越做越大。

對于我國而言,可以多一個原油進口國,增加原油儲備。而對于哈薩克斯坦而言,也能夠繼續增加收入,可謂是互利共贏。

參考資料:

哈薩克斯坦石油産業概述_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石油貿易合作研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知網

來源:中國知網

3 阅读:1505

李依談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