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說要做世界第一,當時沒有人相信,如今王傳福真的做到了

擔撲 2024-04-22 19:25:14

2007年王傳福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說2015年要做中國第一,2025年要做世界第一。當這個采訪出來之後,所有人都說王傳福在吹牛。

可是17年之後,王傳福提前一年完成目標,2023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300萬台,超越特斯拉成爲了世界第一。在所有汽車品牌的總銷量榜單中,比亞迪也成功殺入了全球前十。隨著比亞迪在海外建廠,超越豐田也已經不是癡人說夢話了。

時間回到2007年,這一年比亞迪推出了中高端車型F6。只是當時中國本土汽車銷售冠軍還是奇瑞,他們已經完成了100萬台的銷量,而比亞迪的F3也才剛剛銷量超過10萬台。

2003年王傳福花了1億收購秦川汽車,正式進軍汽車市場。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可是王傳福並不在乎,他知道自己的底牌在什麽地方,第一個就是手機市場在迅速發展,比亞迪的電池業務可以支撐起汽車的研發。

比如說在2007年的時候,比亞迪來自手機的利潤就超過了14億。同時王傳福在賭未來電動車一定會成爲主力,而隨著技術發展,動力電池一定會取得突破。

當然趨勢是趨勢,你能不能在大趨勢中建立自己的優勢又是另外一回事了。2008年巴菲特大舉入股比亞迪。這麽多年來巴菲特在中國投資的公司非常少,而比亞迪就是其中的最核心的一筆投資。

當年很多人看不懂巴菲特的投資邏輯,可是如今大家也都是佩服巴菲特的操作。當年巴菲特跟芒格都盛贊王傳福是愛迪生和傑克韋爾奇。

十幾年彈指一揮間,可是身處棋局中的人卻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從被大家嘲笑到年銷售300萬台,這中間是王傳福帶著無數的比亞迪工程師日月努力搞研發的結果。

爲了把電動車發展起來,這些年王傳福不斷提高研發費用,把賺到的錢都砸到研發上面,持續更新三電技術。中國如今造車的企業也不少,可是事實上大部分的企業都沒核心技術,依然是拿來主義。

從其他供應商采購到各種的零配件,然後組合在一起而已。比亞迪卻實有真正的核心技術。如今比亞迪漢在巴西被當成豪車,中東土豪開始開上百萬人民幣的仰望U8,這都是對比亞迪最大的肯定。

當然這十幾年比亞迪也是走了很多彎路。最初比亞迪一直不算太成功,直到F3這樣的超高性價比車型被研發出來。可是在燃油車剛剛站穩腳跟,王傳福卻主動放棄,開始全力發展電動車。

可是做電動車哪裏有那麽容易,前期比亞迪給人的印象就是拿來跑滴滴的。確實早期比亞迪在外觀設計、內飾設計上確實忽略了,一直到前幾年比亞迪開始在這方面發力,情況才開始好轉。比亞迪真正爆發,還是在刀片電池發布之後,再加上當時比亞迪更新了全新的龍顔外觀設計,銷量才開始爆發。

過去4年,比亞迪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繼續保持領先,推出的新技術是層出不窮。另外王傳福有一個觀點非常值得我們思考,他曾經說過完全智能化駕駛是不可取的,目前階段是完全不做到的。

這似乎跟很多新能源品牌宣傳理念是背道而馳。很多新能源汽車都在說自己的智能駕駛,從特斯拉、蔚來、小鵬,再到如今的華爲都是如此。那麽爲何王傳福卻反而不看好智能駕駛呢?

王傳福說比亞迪自己做了大量的研發,最終得出了結論,認爲完全智能化駕駛現階段是不可能的,因此比亞迪並沒有在這方面發力。王傳福認爲智能輔助駕駛的可以的,可是要讓汽車完全自己跑,這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爲何我們看到,不管是多少錢的比亞迪,賣點從來都不是智能駕駛。那麽王傳福這個觀點到底對不對呢?

我認爲在大部分車型上都普及智能駕駛確實是沒有願意的事情。從現在的科技發展程度上,算法上實現智能駕駛已經不是難題,重點是硬件部分,一台車需要配備大量的數據傳感器才可以實時收集到所有的數據,另外再把數據惠及計算,再反應給汽車各個部分,做出相應的反應。

可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只要是機器就會壞。哪怕現在新車是做到100%智能化,可是等到某個零配件開始老化之後,萬一不能及時做出反應,那麽出了問題,又是誰來複制。軟件部分確實可以不斷更新優化。可是硬件部分卻無法做到,而且還會不斷老化。

另外人來駕駛汽車,目前並不存在太大的難題,加上各種輔助駕駛,其實開車已經越來越輕松了。有的人說開長途車有智能駕駛會更好,不然會很累,可是如果考慮這個問題,那你不如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門,何必自己開上千公裏的車去一個地方呢?

如今王傳福是真的實現了當年的牛皮,真的是讓人佩服。其實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夢想都值得肯定,只是要實現是夢想,你就必須千錘百煉,才有機會可以獲得成功。

1 阅读:357
评论列表
  • 2024-04-24 18:51

    現在也沒人信

擔撲

簡介:擔撲,就是有禮貌的隨便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