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算不算是一門生意

安安小小姐姐 2024-05-08 11:40:12

近日,湖北一地強制推廣火化及公墓,公告原文用了兩個統一:一律火化、統一進公墓安葬。

當然,細心的網友會發現,這份公告還有一條,簡稱五免一獎:免接運費、免三日內冰凍費、免基本火化費、免遺體消費費、免一年寄存費和對節地生態進行安葬。

只看第一段,帶了統一指標的政策,似乎都是一門生意。但如果將第一條和第二條結合起來,看起來也具有合理性。

但爲什麽老百姓不買賬?因爲公告沒有提到除了寄存外,骨灰要怎麽處理這件事,也沒說公墓的價格,畢竟公墓不是人人都買得起的。

從宏觀層面,我們梳理了曆年來的火化爐,以及火化遺體數量,想從這組數據中,了解到火化這件事,在過去一些年間發生的變化。

有了數據,或許我們可以從更宏觀的角度,客觀看待火化及公墓這件事。

民政機構的這兩組數據,自1978年以來便開始統計。但遺憾的是,自2022年第4季度,民政統計數據,便不再公布火化遺體數據。之後的《2022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也沒有公開這方面的數據。

所以下圖的民政火化遺體數據,截止到2021年度。

火化爐唯一的價值,便是火化遺體。

但過去四十多年的數據表明,火化爐的數量,與當年火化的遺傳數量,並不總是成正比。即有些年份,火化爐數量增長較快,有些年份,火化的遺體數量增長較快。

另外,火化爐的數量,以及火化遺體的數量,並不總是在增長的,偶爾也有減少的情況。

比如2008年,全國火化爐的數量,比上年有所有減少;而2015年,火化遺體的數量,也比前一年有所減少。

但總體來看,火化爐的數量,以及火化遺體的數量,發展趨勢都是在增長的,尤其是過去七八年間,每年火化的遺體數量,增長速度較快,這可能與在全國推廣的殡葬易風移俗有關。

2022年,全國擁有7293個火化爐,這些火化爐承擔著全國死亡人口的火化工作。但由于沒有公開數據,我們無法知悉過去兩三年,全國到底有多少比例的死亡人口,實現了死後挫骨揚灰(火化)的待遇。

但顯然,這是一門需要更多人參與的生意。如果所有人都不願意火化,火化爐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至于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一個發展程度越高的社會,對異端的寬容度,不應該是更高嗎?

0 阅读:24

安安小小姐姐

簡介:用可視化的方式展示各類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