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訪蘇,斯大林當面道歉:當初我不該堅持讓毛主席去重慶談判

近代史江湖論 2024-05-14 04:53:54

1945年8月,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消息傳到延安,延安全城沸騰了,大家狂歡3天,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戰爭的勝利。

在這曆史轉折的關頭,毛主席的工作更加繁忙了。那段時間他的工作量之大,速度之快,可以說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他把自己的辦公地點搬到了延安棗園的小禮堂,爲的是能一邊處理工作,一邊接見來自各地請示工作的領導和將領。

而另一邊的蔣介石也沒有閑著,爲了維護他的地位,他提出了所謂的“和平條件”:統一軍令、統一政令、統一國政、取消陝甘甯邊區和各解放區。

蔣介石的苛刻要求使得國內剛剛到來的和平局面變得非常複雜。美國人出面牽線搭橋,想促成國共舉行最高級別的會談。蔣介石也接連三次來電,邀請毛主席到重慶共同商討國家大計。

與此同時,斯大林也來了兩份電報,催促毛主席去重慶赴約。

他在第一封電報中說:中國不能再打內戰,要再打內戰,就可能會把民族引到滅亡的危險地步。

內戰當然是無論如何應該想方設法避免的,但斯大林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還說什麽“打內戰民族就會危亡”,這就引起了毛主席極大的不快,甚至是憤怒。他說:“我就不信,人民爲了翻身搞鬥爭,民族就會滅亡?”

過了兩三天,斯大林又來了第二封電報,這次他站在“世界”的角度談起了此事:世界要和平,中國也要和平,盡管蔣介石想消滅你們,但他已經再三邀請你去重慶,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一味拒絕,國內和國際上都會無法理解。如果因此導致內戰爆發,戰爭的責任由誰來負。

他向毛主席保證,你去重慶和蔣談判,安全問題由美、蘇兩家負責。

經過認真的思考,毛主席最終決定本人親自到重慶和蔣介石會面。在去往重慶前,他叫來少奇同志和他談了一天一夜,面授機宜說:我在重慶期間,我們前方和後方都必須積極活動,蔣的一切陰謀都要揭露,一切挑釁行爲都要迎頭痛擊,能消滅多少就消滅多少,我軍的勝利越大,我的處境就越有保證。蔣委員長這個人從來只認得拳頭,不認識道理。

毛主席從8月28日離開延安,10月10日在重慶和蔣介石簽訂了《雙十協定》,10月11日安全返回延安。

對于重慶談判的結果,他是不滿意的,這次談判雖然有收獲,但在許多問題上還有分歧,沒有達成協議,大部分問題都沒有解決。國內是否能一舉實現和平,還要看雙方的努力。我們離開主張不要內戰,和平建國,但一個巴掌拍不響,看蔣委員長的樣子,攻擊是不會就此停止的,他進攻我們自然就要招架,所以和平時比較難的。

回到延安後,他在中央黨校禮堂做了一個報告。他的話簡潔明了,形象生動,幫助不少同志理清了思路,看清了方向,提高了鬥志。他說:

抗戰八年,蔣委員長躲在峨眉山上養尊處優。現在桃子成熟了,他要下山來摘桃子了。這桃子是誰栽栽種,誰澆水、施肥、培植的?人民培植成熟了的桃子,蔣委員長把手伸得長長的來搶收,所以一場鬥爭是免不了的。

毛主席對于這場鬥爭遲早會到來有著清醒的認識,但斯大林對此則缺乏明確的預見。1946年6月26日,蓄謀已久的蔣介石調遣30萬大軍,兵分四路向我中原解放區新四軍5師和359旅駐地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史稱“宣化店事件”。

宣化店事件用血淋淋的事實說明,斯大林和一些同志腦子裏存在的和平幻想是不切實際的。此後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到1949年4月20日,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發布渡江命令,蔣介石在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的攻勢前已經進入末日。

渡江戰役結束後,解放全中國指日可待,新中國的籌備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這年5月,中央決定派少奇同志率領代表團秘密訪問蘇聯,一來向蘇聯方面介紹中國革命的情況,二來說明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關系,三來取得蘇聯對我國革命的理解、支持和援助。這也是中蘇兩黨之間多年來進行的第一次高級會談,曆史意義重大。

經過6天多辛苦的輾轉,代表團與7月8日重地抵達莫斯科,稍事休息後,代表團被邀請到了斯大林的夏令別墅,當時斯大林、莫洛托夫、馬林科夫、布爾加甯、貝利亞、米高揚等人都站在門口迎接客人,雙方由此展開了一系列會談。

在第四次會談中,斯大林對我黨近些年來的工作成績提出了高度的贊揚,他說:中國共産黨已經度過了它的幼年和青年時期,現在已經是政治上成熟的當了。你們在實際鬥爭培養出了幹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斯大林認爲,中國革命的經驗對于世界來說都是重要意義的: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熟了,蘇聯人和歐洲人要向你們,這不是奉承你們,不是客氣話。西歐人由于驕傲,在馬克思恩格斯死後,他們就落後了。革命的中心由西方轉移到了東方,先在又移到了中國和東亞。

因此,他建議在國際革命運動中,中蘇兩家都應該承擔一些義務,建立某種分工合作。希望中國今後能多擔負一些對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運動方面的工作。“你們對東方多多發揮你們的作用和影響力,我們對西方多承擔些義務。”

斯大林還提議:請大家具備,爲弟弟超過老大哥,加速進步而幹杯。

少奇同志則客氣地說:兄長總是兄長,老弟還是老弟,我們想兄長學習。

在這次會談中,斯大林回顧起幾年前的曆史時問道:“在你們進行鬥爭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妨礙或者擾亂過你們?”

少奇同志回答:沒有。毛主席可以不去重慶,有恩來就夠了。但毛主席到重慶結果是很好的,是我們立即有了政治上的主動權。

斯大林沉思後答道:讓毛澤東同志去重慶市是有危險的,CC等特務是危險的。中國同志總是客氣的,講禮貌的。我們覺得我們是妨礙過你們,你們也有意見,不過不肯說出來就是了。如果我講錯了,你們還是說出來好,我們會注意到的。我們常常不夠了解你們的情況,可能講錯話。

斯大林的這段道歉,令代表團的同志多少有些意外,因爲作爲蘇聯的領導人,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公認的老大哥,在沒有人要求他作自我批評的時候,他主動做了自我批評。

代表團回國後,向中央彙報了蘇聯之行的情況,尤其是斯大林主動作自我批評這一段,表現出了一個革命導師的胸懷和氣魄,這讓很多同志感到感動。

這次代表團的蘇聯之行圓滿結束,也爲幾個月後毛主席的第一次訪蘇之旅打好必要的基礎。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5 阅读: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