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話裏,“八仙過海”的八仙法器是什麽,你能說得出來嗎?

史書淩軒閣 2024-03-01 10:19:03

八仙,異于衆多道教神聖,皆源自塵世,各有傳世佳話,曆經紅塵百態後方得道成仙。他們不同于傳統神仙的高不可攀,反而因其人性化特質而備受世人愛戴。這些神仙中,有威震四方的將軍,有尊貴的皇親國戚,也有平凡的乞丐和道士。他們並非生而神聖,而是帶著人性的瑕疵和不足,如漢鍾離的豪放不羁、呂洞賓的風流倜傥、鐵拐李的嗜酒如命等,都使他們形象更加鮮活。

八仙寓意深遠,分別象征著男女老幼、貧富貴賤等社會各階層。因此,在道教寺院中,常可見到供奉八仙的神位,甚至獨立建起八仙宮以表崇敬。而在各類神明廟會中,八仙的形象也頻頻出現,深受民衆歡迎。不僅如此,八仙還常作爲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廣泛出現在年畫、刺繡、瓷器、花燈及戲劇等多個藝術領域。

據傳,八仙還會定期參加西王母的蟠桃大會,爲其祝壽。因此,“八仙祝壽”也成爲民間藝術中常見的祝壽題材,寓意著吉祥與長壽。(作者史書淩軒閣)

“八仙過海”是衆多八仙故事中尤爲引人入勝的一篇。據明朝吳元泰所著《東遊記》記載,八位神仙好仗義執言,懲惡揚善。某日,他們共同來到東海之濱,面對洶湧澎湃的巨浪,呂洞賓提議各施神通,以法寶渡海。衆仙紛紛響應,將各自法寶投入海中,然後穩穩立于其上,乘風破浪而過。後來,人們便用這一典故來比喻那些憑借非凡才能創造奇迹的人和事。

“八仙過海”的八仙法器是什麽,你能說得出來嗎?

1、呂洞賓——純陽劍

呂洞賓,字洞賓,號純陽子。他出身于顯赫的官宦世家,身爲唐朝禮部尚書呂渭之孫,海州刺史呂讓的第三子,更與文學家柳宗元有著表親之緣。在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他降生于河中永樂。

呂洞賓後來嶄露頭角,成爲道教一位傑出的宗師。他被後世尊稱爲呂祖、劍祖、呂祖師等,榮譽無數。他的弟子王重陽更是創立了道教中著名的全真教派,將呂洞賓的學說發揚光大。

呂洞賓早年深受儒學熏陶,寶曆元年,他年僅二十九歲便考中進士,步入仕途。然而,官場的勾心鬥角讓他心生厭倦,不久後便毅然辭官,轉身投入終南山的懷抱,專心修道。

在他四十歲那年,有幸得遇鄭火龍大師,從他那裏習得了精湛的劍術。在神話傳說中,呂洞賓的形象總是那麽英俊潇灑,身背寶劍,他的足迹遍布三界六道,專管世間不平之事。呂洞賓降妖除魔,劍術高超,純陽無極之道更是被他修煉得爐火純青。

呂洞賓的法器是一柄名爲純陽劍的仙劍,這柄劍來頭不小,乃是他的第二位師傅鍾離權所贈。此劍原爲東華帝君的佩劍,極具靈性,能自行禦劍殺敵。只需告知它仇人的姓名、住址,念動咒語,它便會化爲青龍,飛去斬首,口中銜著敵人的首級歸來。這柄純陽劍,在呂洞賓的手中成爲了懲惡揚善的利器。

2、鐵拐李——葫蘆

鐵拐李,上洞八仙裏第一個得道成仙的大仙。說起他的標志性法寶,那就是一只神通廣大的朱紅色葫蘆了。這葫蘆可不是鬧著玩的,想大就大,想小就小,簡直比孫悟空的金箍棒還聽話。這個法寶不是太上老君的聲控法寶,叫你一聲,你敢答應也沒事。但是,這件葫蘆同樣蘊藏神力,能夠把各路妖魔都吸進去,讓後一念咒語,就能把它們化成灰燼!

關于這葫蘆,還有一種說法呢,就是這其實是一只普通的葫蘆,鐵拐李拿來裝藥用的。別看這葫蘆不起眼,裏面可是裝滿了各種神奇丹藥。鐵拐李成仙之後也沒閑著,整天研究藥理,煉制各種稀奇古怪的丹藥。這葫蘆裏的藥啊,種類太多,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有些啥了。

3、漢鍾離——芭蕉扇

相傳呂洞賓因科舉不利,心灰意冷,于酒肆中獨酌解憂。這時,一位自稱鍾離權的道人飄然而至,他聽聞呂洞賓的遭遇後,便邀請其共遊終南。呂洞賓猶豫不決,鍾離權卻從容不迫。當店家煮黃粱飯時,呂洞賓漸感困倦,鍾離權隨即遞給他一方如意枕。

呂洞賓沉沉睡去,夢中曆經人生百態,從狀元及第到宰相之尊,再到家破人亡、孤獨終老。一夢醒來,黃粱尚未煮熟。呂洞賓恍然大悟:人生短暫,得失皆空。于是,他隨鍾離權遠遊修道,終得正果,位列八仙。

漢鍾離在八仙中獨樹一幟,以袒胸露乳、手執芭蕉扇的形象著稱。他的法器——芭蕉扇,雖非先天靈寶,卻也有其獨特之處。此扇能熄火、息風、化石成精,大小隨心所欲。大時可遮天蔽日,小時則微如塵埃,真可謂如意神兵也。

4、張果老——漁鼓

張果老,唐代之高道,深谙法術,恒隱于中條山,遊于汾晉間。傳聞其壽逾數百載,人皆尊稱之爲張果老。民間流傳,果老常背一情筒,倒騎白驢,飄然四方,宣道情,化世人。其驢非凡,日可行萬裏,夜則折紙入箱,晝以水複之,即成活驢。

果老之法器,乃一漁鼓,亦稱竹琴。此鼓非仙家之珍寶,實乃塵世之漁具。初以魚鳔蒙之,故得漁鼓之名,而後世多用豬皮、羊皮以代之。又有簡板,亦稱簡子,以竹片制之,兩支成副。簡子與漁鼓合奏,聲韻悠揚。

果老之漁鼓,雖起于凡塵,然隨其升仙,曆遊三界六道,歲月流轉間,竟漸生神異。輕敲之下,鼓聲如梵音洗滌心靈,引人向善。而漁鼓自身,更得占蔔凡人命運之奇妙能力。果老攜此鼓,行走世間,勸化衆生,實乃道家之傳奇也。

5、何仙姑——荷花

何秀姑十三歲,踏入深山采撷草藥之際,她有緣遇見了一位道士。這位道士慧眼識珠,察覺到何仙姑潛在的靈性,于是贈予她一枚神奇的桃子。何秀姑食用後,頓覺身心輕盈,不再受饑渴之苦,更能洞悉世間吉凶禍福,最終踏上修道之路。

何仙姑的形象常常是一位面容慈悲、手持荷花的仙子,飄逸出塵。何仙姑的成仙曆程雖順暢,卻也曾陷入情感的糾葛。自唐宋以來,她與呂洞賓的故事廣爲流傳。幸而二人始終保持著超越友情的純粹關系,共同爲世間做了許多善事,因而深受人們的敬仰。

何仙姑的法寶便是她手中的荷花,這朵荷花不僅是她的標志,更是她的力量之源。這荷花既是天地間的靈根,又蘊含著神奇的氣運。它雖無摧枯拉朽之力,卻能給人們帶來吉祥與好運。荷花本身便具有修身養性的功效,作爲靈根,它更能爲主人清除業障、提升修行速度。在何仙姑的手中,這朵荷花綻放出了無盡的光彩。

6、藍采和——花籃

藍采和,一位獨特的遊方道士,雖爲男兒身,卻常以女裝示人,手挽一籃繁花。據傳,他乃赤腳大仙轉世,形象頗爲特異:身著破舊藍袍,腰系寬木帶,一腳著靴,一腳赤足。無論寒暑,他皆自在行走,冬日臥雪而眠,夏日棉衣裹身,氣息蒸騰如霧。他常持三尺長拍,邊走邊唱,微醺之中,歌聲悠揚,似癫若狂,卻蘊含深邃之道意。

世人只見其拍板行歌,殊不知他真正的法器乃是手中之籃。此籃原爲他采藥之用,因承載了藍采和濟世救人的宏願,竟化爲仙家至寶。籃中自生靈藥,能療百病、救萬民。隨著藍采和得道成仙,他將所遇之靈根仙葩、法寶器物皆納入籃中,使其愈發絢爛奪目,逐漸演變爲今日之花籃。

無論稱之爲花籃還是藥籃,其中所藏皆爲珍寶無數,能通神明、驅邪靈。藍采和以此籃行走世間,廣施慈悲,留下無數傳奇佳話。

7、韓湘子——笛子

韓湘子形象俊逸,手持長笛,溫文爾雅,宛若一位公子。他精通音律,擅長吹奏洞箫,其音樂才華堪稱絕世。身爲韓愈之族孫,韓湘子性格曠達不羁,于書卷之氣並不熱衷。他獨具匠心,曾于初冬之際令牡丹花開數色,又曾覆土聚盆,頃刻間花開絢爛。他向韓愈展示花瓣上所書“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之句,然韓愈當時並未領悟其中深意。

後來,韓愈因直谏迎佛骨之事被貶至潮陽,途經藍關時遭遇大雪。此時,韓湘子冒雪而至,向韓愈揭示了花瓣上詩句的寓意。

韓湘子的法寶是一把名爲紫金蕭的短笛。此笛乃是由東海龍宮七公主以南海紫竹林中的神竹精心制作而成,珍貴無比。笛內蘊藏著勃勃生機,只需輕輕催動,便可使萬物生長繁茂。這把紫金蕭不僅是韓湘子的心愛之物,更是他施展神通的得力助手。

8、曹國舅——笏板

曹國舅爲人宅心仁厚,雖身處皇親國戚之尊位,卻不戀棧權勢與榮華,唯愛淡泊清雅之生活。他平易近人,無論後妃臣仆,皆對他懷有深厚之敬意。其形象,常是頭戴紗帽,身披紅袍,手執陰陽板,飄逸出塵。

作爲呂洞賓之高徒,曹國舅在八仙之中,位列最後一位得道者。他先前身份顯赫,爲朝廷國舅,然而,他卻不貪戀這些,反而在呂洞賓點化之下,明悟大道,終成仙人。其法器乃是一枚笏板,此笏板非同凡響,乃是他昔日權勢之象征,如今卻化爲他道法之依托。

笏板,又稱玉板或朝板,原是古代群臣朝見天子時所用之禮器。不同品級的官員所持笏板各有差異。而曹國舅手中之笏板更是神奇非凡,據說能淨化四方環境,使萬物歸于靜谧。如此神奇之法器,在曹國舅手中更顯其超凡脫俗之氣質。

1 阅读:207
评论列表
  • XIE 2
    2024-05-24 14:53

    禮贊八仙[祈禱][祈禱][祈禱]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