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現實,兄弟姐妹之間,不管走得再近,以下3種時刻也要“裝啞”

鯉魚兩條 2024-04-19 21:47:34

作者丨小稚

任何關系之間,都必須要具備相處的分寸。

尤其是涉及到親情的時候,更是不可過分大意。說起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們在下意識的觀念裏,總是把這種關系擺在一個絕對的高度,賦予其各種包容和理解,還有互相扶持等正向的詞彙。

然而,現實卻往往不會絕對如此。

兄弟姐妹之間,不管走得再近,以下3種時刻也要“裝啞”。禍從口出四個字,不是沒有相應的道理。不要隨便訴說自己的想法,免得後期遺憾。很多時候,越是親密的關系,越是不可隨心所欲,而是要學會刻意經營。

01.對方的家事不要發表意見;

兄弟姐妹之間的絕對親近,只限于彼此都還沒成家,還在一個家裏的時候,此時大家可以說是利益共同體,關于人生的很多選擇和彷徨,在遇到一些問題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把這些煩惱訴說給兄弟姐妹,此時得到的答案往往會比較客觀。

作爲你的兄弟姐妹,對方此時肯定會站在你的立場想問題,不會害你或者坑你,此時給出的建議,也往往具備實實在在的作用。

但是,當彼此都成家以後,再次面臨相同的問題時,不管是你接受對方的建議,還是你給對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時都應該要注意分寸,不能想到什麽說什麽,有些話題能說,有些話題則不能說。

最爲常見的就是:兄弟姐妹的家事,不管其過得好不好,都不要去發表自己的意見,也更不要盲目替你的兄弟姐妹打抱不平,或者去怪他的另一半。

此時你要是這樣做的話,就是忘記最根本的原則問題:你的兄弟姐妹已經不再和你是真正的一家人,他的枕邊人才是他實實在在的利益共同體。

原本,對方只是隨隨便便的傾訴,就算說另一半的壞話,也沒想著真的要怎麽樣,結果你倒好,沒有看清現在的情況,對其家事發表意見,去責怪他的另一半,你以爲你是爲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好,結果最後可能自己裏外不是人,人家轉身就和好,甚至後來還會怪起你來。

這樣的情況,我已經見過不少。

因此,擺正自己的地位,不要試圖在彼此成年以後,用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去挑戰人家的婚姻,這樣做無疑是在自討苦吃。

02.經濟情況不要多說;

不管在任何關系裏,一旦涉及到利益兩個字,最終都會變得比較現實。

不要高估你在別人心中的地位,也不要試圖用利益去試探人心,真的很容易失望。

兄弟姐妹之間,彼此都長大以後,關于各自的經濟情況,最好都守口如瓶,不管你有錢還是沒錢,都不要過分把自己的經濟實力一味張揚出去。說白了,你不管過得再好,你自己所獲得的東西,你卡裏的錢,並不會給兄弟姐妹分半點,因此你的成就和幸福,落在兄弟姐妹的眼中,並不一定能夠收獲同等的祝福。

來自兄弟姐妹之間的嫉妒,同樣比比皆是,不可小觑。

再者就是,要是你過得不好的話,你卡裏沒錢,你的兄弟姐妹也不會把自己的收入分給你,一味地傾訴換不來任何實際的改變,反倒有可能讓你自己被瞧不起。

當你成年以後真的過得很不堪的話,誰都有可能會輕視你,甚至包括父母很多時候都會區別對待,人性的勢利在任何關系都客觀存在,沒必要否定,兄弟姐妹之間也無法免俗。

因此,不管自己的經濟好壞,心裏有數就行,不卑不亢地生活,自己努力前行,客觀而認真的去對待生活中的親情,自己做到無愧于心就好,至于其它的東西,沒必要一味強求。

順其自然,自有答案。

03.父母的做法不要討論;

父母的一碗水端平,在親情關系裏,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極其困難的事。

如果家裏不止一個孩子的話,父母難免會因爲孩子的性格,品行等不同的地方,在對待孩子的行爲上,有著一定的偏頗。

當然,父母的潛意識可能也是認爲要一視同仁,只是人無完人,真正在生活中相處的時候,偏向于某一個,或者爲其中某個孩子做得多一點,其實是很正常的事。

說個老實話,我家裏養了一只貓一條狗,盡管我平時認爲自己從不偏心,但有的時候真正買東西或者相處的時候,我下意識還是會偏向家裏的小貓,因爲小貓的性格要更粘人一些,所以我的關注就會多一點。

其實,放在親情裏面,也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在你的兄弟姐妹之間,不要去主動討論關于父母的一些付出和做法,尤其是父母爲你做的事,對你說的話,你認爲很感動的時刻等等,不要輕易在兄弟姐妹面前分享,自己心裏明白就好,因爲有可能你無意間的一句話,便會觸動對方的內心——相同的關系,父母很有可能礙于不同的場景,沒有爲另一個孩子做過這些事,或者說過這些話等等。

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親情關系裏,最怕産生種種攀比,真要去挑剔細節的話,誰都有可能變得不平。

而你們兄弟姐妹的關系,也有可能在這種芥蒂中,人爲地變得疏遠。仔細想想,其實很不值得。

綜上,好的親情需要彼此共同維護,不可大意,血緣關系沒那麽堅不可摧,重視親情的人,尤其需要注意。人與人之間,能夠學會保持距離,才變得更加美好。

-END-

0 阅读:0

鯉魚兩條

簡介:想讓你知道很多道理,也能過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