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是雍正的擁立大功臣,爲何被雍正痛下殺手?

聞學天史 2024-02-20 20:46:28

康熙駕崩那夜發生驚風密雨,暢春園裏的氛圍也是非常詭異,九門提督隆科自從昨天進入暢春園,一夜未歸,直到召集其他皇子進暢春園,隆科多才出現暢春園,並急令步軍把暢春園各個出口戒備森嚴,把嚴京城,若沒他的指示,誰都不能出入。

原來那天康熙提前召見了九門提督隆科多,並直接委以重任,授予領侍衛內大臣、上書房大臣、賜爵一等公,這一夜隆科多可謂是一步登天,並且是授命予宣讀傳位诏書的大臣,由于隆科多用有效的武力擁立胤禛順利登上皇位。不久,但隨著雍正的皇位逐漸穩固後,卻對昔日的恩人痛下殺手,這是爲何呢?

權臣隆科多不僅忘乎所以,還有個“坑爹”的兒子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隆科多是九門提督兼步軍統領,他是上房佟國維的兒子,康熙生母佟佳氏是他的姑姑,康熙孝懿仁皇後的親弟弟。九門提督在當時,可以調動八旗步軍營和巡捕五營,也就說隆科多手握3萬軍隊當時。

所以在康熙油盡燈枯時候,面對“九子奪嫡”的形式愈演愈烈,已經沒有精力去調和了,無奈之下,決定授命隆科多宣讀繼承人的诏書,對于皇子來說,隆科多就是武力支持的重要人物,他倒向誰,誰的勝算就能增加一倍。最終隆科多站對了隊伍,胤禛順利登上皇位,于是隆科多正式成爲雍正皇帝的輔臣。

當時康熙任命隆科多爲步兵統領,並告誡他,無論什麽時候,都只能忠于皇帝,對于其他人拉攏都不要親近,所以隆科多謹記康熙之言。後來隆科多對八爺胤禩的拉攏,只是表面恭維,其實在等康熙的召喚。

雍正繼位之初,爲了報答隆科多擁立之功,給予其一系統的特權,加封太子太保銜、四團龍補服、賞賜雙眼花翎、紫辔、黃帶,榮耀至極。能有這樣的待遇,也只有同僚、戰功赫赫的年羹堯了。

于是雍正還特意下谕內閣,並要在正式的公文稱謂隆科多爲“舅舅”,足見,當時雍正有多恩寵隆科多,這一份殊榮,是有清一代的獨一份。

雍正三年,雍正對隆科多的態度開始急轉直下。原因有方面:

一方面,隆科多有個“坑爹”的兒子。就在隆科多和馬齊等人在軍機處商議事務時,有太監來宣雍正召見,于是隆科多就去養心殿見雍正,結果看見自己的兒子玉柱已經跪在雍正面前,以他多年的政治嗅覺,覺得大事不妙。

果然不出所料,他的兒子玉柱強搶民女的罪行,被禦史舉報,而且還牽扯到佟家的很多人員,隆科多肯定是脫不了關系,要被問罪的,最後被革去步兵統領的職務,並勒令把兒子帶回家嚴厲管教。因此隆科多失寵,他的政治生涯開始走下坡路。

另一方面,隆科多忘乎所以。開始居功自傲,臣子有功,皇帝高興了自然會打賞,絕不允許自己表功,那是要挾,對皇權産生威脅,這是不敬之罪。

隆科多和年羹堯,暗箱操控,所謂一個“佟選”、一個“年選”,對其他官員任職予以幹涉,利用職權的便利,安插自己的親信在重要崗位上,但選官一向是皇權所爲,皇帝才有權力拍板決定的,但作爲一個臣子居然幹涉朝廷铨選官吏,不僅擅權,而且有結黨之嫌,雍正對此十分惱怒。

此後隆科多很高調,自誇自己權力很大,一呼便有兩萬兵馬聚集,其實這些言語多少都有暴露擁立胤禛登上皇位的真相,自然爲雍正所忌諱的。

而且又稱康熙駕崩之日,他曾身帶匕首在身以防不測,當日暢春園必然是緊張,風雲莫測,隆科多隨身帶匕首情有可原,步軍統領所統轄的兵力,確實有兩萬名兵將,但當時他不在場,也並沒有派近侍之人,隆科多重提此事,就是大有不敬,欺罔。

雍正繼位之初,當然不敢動手,還需要他來穩固皇位,隨著皇權穩固後,雍正就開始清算當年的舊人,其中就包括隆科多。

隆科多被查出索賄受賄,私藏“玉牒”,被雍正幽禁

雍正最初對隆科多極爲倚重、隆寵倍加,他由最初分管步軍、理藩院,管吏部尚書等職。後來又是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和其他總理事務大臣負責潛邸以外的軍政要務。

雍正四年,年羹堯“無人臣禮,恃功驕縱”,勒令王公大臣跪拜迎送,那架勢可大了。這期間,年羹堯送很多金銀珠寶隆科多,仰起鼻息,足見其勢力影響有多大,已經無出其右。

後來年羹堯先倒台,隆科多嗅到不祥的預感,于是便開始收斂自己行爲,但收賄的事被舉報,雍正震怒,暗中調查他,于是以“玩忽職守,爲官較貪”治他的罪了,念及擁立有功,所以沒打算深究。

然後,隆科多、圖裏琛被派往邊境發表朝廷和沙俄的邊境談判。當時,盡管他的地位“搖搖欲墜”,但他維護國家利益值得肯定的,實地調查、恪盡職守,堅決要求沙俄歸還侵占的土地,但是雍正已經不再信任他了。

隨後隆科多又被查出私藏“玉牒”,玉牒是皇家的私密文件,這裏面記載著皇親宗室人員的生辰八字,私藏在家中,意味著對皇室不利,意欲謀反。

隆科多雖爲九門提督,但是狂妄自大,不光把康熙的禦書視爲玩具把玩,還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之語,隆科多的狂妄自比爲諸葛亮行爲,有大爲不敬之罪。

要知道,臣下勢重,威脅到皇帝的絕對權威,皇帝絕不能容忍,所以雍正更要徹底扳倒隆科多。于是雍正下令,將正在和沙俄談判邊界問題的隆科多,讓侍衛逮捕隆科多,以私藏玉牒、結黨營私的罪名,押送回京。

轟動滿朝,滿朝大臣都沒想到隆科多會有如此下場。隆科多面對雍正的質問,只承認自己略有貪腐,索賄收賄,玩忽職守之罪,並沒有承認自己有謀反之罪,所以雍正念及擁立之情,並沒有立刻處死隆科多,只是幽禁在了暢春園的附近小屋。

隆科多被幽禁後,十三爺胤祥前去拜訪他時,隆科多後悔痛哭流涕,求十三爺幫他傳話給雍正,希望雍正能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胤祥答應替他把話傳到雍正那裏,但雍正並未給他機會,最後隆科多被定罪四十一款,被圈禁于暢春園。

不過,雍正給隆科多定的四十一條罪行中,有些也是過于牽強。

一條說隆科多與年羹堯有交結罪行,那時候隆科多和年羹堯並沒有交集,年大將軍是雍正府邸舊人,年羹堯是瞧不上隆科多的,于是雍正出于穩固自己的地位考慮,不願意自己左膀右臂鬧僵,想方設法糅合兩人爲自己效命。

隆科多對年羹堯本來就沒有惡意,經雍正這樣竭力撮合,自然而然就開始走動了。說二人有交結,也是雍正自己首昌建立起關系的。在年羹堯倒台後,雍正以隆科多不夠自重,玩忽職守貪,汙受賄爲由定罪。

另一條是說隆科多交結阿靈阿、揆敘。倆人都不是雍正一朝的,阿靈阿卒于1716年,揆敘卒于1717年,是康熙一朝的事了,況且隆科多當時只是一個一等侍衛而已,並沒有什麽能量。陳年舊賬,雍正對隆科多嫉恨如此之深,可謂新賬舊賬一起算了,雍正爲了不濫殺功臣的罵名,並沒有將其處死,而是圈禁暢春園。

隆科多位極人臣,受兩代皇帝寵信,又是康熙和雍正交接時候的重要見證者,最終以身敗名裂被圈禁收場。一年後,失勢的隆科多死于禁所。

結語

權臣隆科多雖說是雍正的恩人,但有了權勢之後,開始飄飄然,忘乎所以,欲望和野心都開始膨脹了,更是居功自傲,並不是皇帝卸磨殺驢,而是皇帝不會允許有人挑戰自己的權威性。自古“伴君如伴虎”,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了,但是在欲望和野心面前,倆人犯同樣錯誤,最終栽倒在對權力和地位的迷失上。

0 阅读: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