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界的首富教你領悟富人成功的秘密——饑餓營銷

玻璃樹苗 2023-03-25 15:37:25

生來就富有的人總是少數的,可總有一些人卻能憑借自己的努力實現財富的成功逆襲。

對于財富,很多人總是羞于談起,雖然內心非常渴望!甚至有些人總是礙于面子,而不好意思談錢!

這就給我們造成了一種假象:窮人不屑于賺錢,而越富有的人就顯得越摳門兒!

然而這只是一種表象,富人之所以能賺錢不是因爲他們小氣,而是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分錢的去向,讓自己花的明白,更讓自己賺的明白!

就賺錢能力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其實並沒有那麽大,只是一些富人掌握了財富的規律而已。

要知道誰能順應時代的潮流,誰就能夠在市場中攫取大量的財富!一個人想要順應潮流,那就需要不斷地克服自己的惰性和舊觀念。

正如有句話所說:“人很難賺到認知之外的錢,即便是憑借運氣賺到,也會憑實力虧掉!”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差距,主要是思維認知的不同,很多人之所以能變富,僅僅只是他知道了其他人不知道的重要“秘密”——懂得饑餓營銷。

饑餓營銷主要是運用于商品或服務的商業推廣,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産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假象”、以維護産品形象並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營銷策略。

通俗來講饑餓營銷就是讓供應的産品減少,從而讓消費者們需求變高,造成一種供不應求的假象。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們反而更想要得到這類産品。

就如我們常說的,“物以稀爲貴。”一旦産品的供應數量變少,那麽産品本身的附加值就上升了。

下面給大家分享下世界頂級畫家畢加索在100多年前是怎麽利用饑餓營銷讓自己成功逆襲成爲億萬富翁的。

畢加索在剛到巴黎的時候,只是一個無名小輩,幾乎沒有人認識他,更別提一些畫廊的老板們了,所以在他帶著自己的作品去和幾家畫廊的老板推銷時一幅畫都沒有賣出去。

但畢加索並沒有因此沮喪,經過他今天的思索想到了個辦法,他用自己身上所剩不多的錢,雇了當地的幾名大學生,告訴他們每天去巴黎各個畫廊裏不停地轉悠,並交代他們,臨走之前向畫廊的老板們詢問:“請問你這裏有畢加索的作品嗎?”或者“請問幾時有畢加索的畫賣?”等等,這樣一來,很多畫廊老板們,都對畢加索産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才過了半個多月時間,巴黎幾乎所有的畫廊老板都知道有個比較有名的畫家叫畢加索,他們似乎都很迫切地看到畢加索的作品和他本人,他的這個策略爲他接下來的成功做了完美的鋪墊!

又經過大半個月的等待,他才開始帶著自己的作品開始出現在各個畫廊,畫商們此時都對他産生了極大的興趣!

就這樣,他順利地賣出了自己的第一批作品!可以說畢加索就是典型的“饑餓營銷”高手!比起賣腦白金的史玉柱,畢加索就是前輩中的前輩!

並且他還十分的善于爲自己的作品進行“包裝”在每次有新的作品要准備出售的時候,他都會先舉辦畫展,並邀請各路畫商和收藏家來聽他講每副作品背後的故事。

原本畢加索的經曆就十分豐富,對于每一幅作品,他都能講出其中的故事以及當初創作某一幅作品的靈感來源。

除此之外,他還刻意造成畫商們之間的競爭,從而擡高自己的作品價格!每次和畫商們商討作品價格的時候,他都會邀請至少兩到三位畫商一起,第一位先進入工作室內的畫商自然先和他交談,但畢加索會有意拖延時間,這樣一來,在工作室外客廳等候的畫商自然心裏就會沒底:到底先進去的究竟出價多少?

並且他還懂得運用名人效應,爲自己的作品增加熱度,他把自己的作品送給巴黎知名的兩位藝術評論家菲莉西恩·法格斯和派爾·考爾,自然而然地,藝術評論家們對他的故事和作品進行了高度的評價!

我們不得不佩服畢加索的自我營銷和炒作實在是高超!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歐洲藝術市場也幾乎處于癱瘓狀態,畢加索自然也受到了很大影響,甚至當時和畢加索簽約的幾位畫商已經處于破産狀態。

直到一戰末,舞台劇又開始恢複並逐漸興盛,他開始和各大劇院合作,設計各類舞台和演出服裝。並且不斷涉獵陶瓷、雕塑等各個藝術領域並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在人們眼裏,畢加索已然已經成爲了一位“超級藝術天才”。

後來他還結識了著名畫商保羅,在保羅的推薦下,畢加索的名聲越來越大,他也吸引了無數新聞媒體和收藏家的興趣。

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提升,他的作品價格也一路攀升,他的資産也達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據統計,65歲時,他的資産已經超過3000萬美元,畢加索逝世之後,各類作品估值和其余資産的總價值已經達到了395億人民幣。

正是由于畢加索的這般商業化運作,才成爲了藝術界的首富。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