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賈寶玉才配談真愛?

老方說老方說 2024-02-05 16:24:08

這是朋友跟我辯論過的一個問題。

她說自己數次翻看過《紅樓夢》,關于男女之情,要麽是爲了色相,要麽是爲了利益,唯有賈寶玉和林黛玉是情投意合,算是有“真愛”的。

我想了想書裏的人物,不管是賈琏王熙鳳這種,還是秦鍾與智能兒之類,都或多或少摻雜了功利性。

要麽是家族利益,要麽是色欲享受,談到靈魂契合,精神相連,可能也只有賈寶玉林黛玉了。

他們都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怎麽考慮現實利益,他們只要“感覺、感情”就行。

從古至今,普通人的愛情大都是個人意志和現實利益的妥協。

就我的觀察和體會來說,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男人和女人的愛情主要是看家境如何,或者說物質條件是最重要的基礎。

在大家普遍不富裕的時候,利益是可以淩駕于個人意志和喜好之上的。比如我曾看到一個例子,某女子有談婚論嫁的對象,最終卻嫁給了“萬元戶”的孩子。

等到了“90後”談婚論嫁的時候,他們除了物質條件之外,可能就更看重外表和自己的感覺。畢竟對象看起來賞心悅目,也是一種精神享受。

更年輕的一代人可能更“務實”,對于婚姻的看法和態度也更客觀更淡然,他們是以自我爲主,不管物質條件還是精神享受,都是把自己擺在第一位。

所以愛情也早就稱不上偉大了,它基本是兩個人之間妥協、平衡的産物吧。

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

除非你是生在大富大貴之家,否則你難免要爲生活忙碌、奔波。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這是最現實的描述。

誰不想花前月下?誰不想貌美如花?可終究要有人負責賺錢養家,沒有物質基礎的支撐,什麽浪漫也都是奢侈。

現實太沉重了,多少人都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去努力去鑽營,所以大家都是爲了碎銀幾兩而慌慌張張,活在憂患勞碌之中,苦海掙紮,不得解脫。

在這個世界上要想真正做一個人,實在是太難了。人是環境的一部分,人是社會動物,當環境變化激烈的時候,個體難免也是心神不定,焦慮不安。

工作重要,還是談戀愛重要?每個成年人(甚至未成年人)都明白,當然是前者重要,沒有錢的話,戀愛其實是談不起的。

做人難,難做人。

我們可以去大街上看看,遍地都是苦惱、壓抑的人們,他們臉上不是愁雲密布就是強顔歡笑,要麽是垂頭喪氣,要麽是自欺欺人。

事實上,“成爲一個真正的人”是非常艱巨的任務。因爲這個世界喜歡讓人“異化或非人化”,簡單說就是工具化。比如曾經有資本家說過,“我只想要一雙手,爲什麽還要來個腦袋?”企業爲了效率和利潤最大化,就是希望員工成爲低廉好用的工具。

在很多老板看來,員工最好沒有獨立思想和作爲人的情緒,他們只要老實聽話就好——這樣的人在工作的時候,會被當成真正的人來看待,還是被當成工具和成本來看待?

哪怕是在家庭中,很多男人也自認只要賺錢養家就可以,女人負責家務和養兒育女就行了——這種夫妻之間,到底是愛情、婚姻關系,還是利用、工作關系?

衆所周知,被當成工具肯定會是壓抑人格,讓人不快樂,也難以成爲“真正的人”,因爲人的天性被束縛了,爲了苟且偷生,每個人都要爲了現實利益而妥協。

只有賈寶玉才配談真愛?

賈寶玉不需要考慮“經濟、養家、工作”之類的東西,他只要追隨自己的興趣就好,喜好由心,隨心所欲,因此對他來說林妹妹最重要。

但我們也知道,最後隨著賈府的衰落,賈寶玉的愛情也是雨打風吹去了。

所以,純粹的愛情太脆弱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兩個人之間的真愛往往是經不起物質和時間的考驗。

其實我認爲愛情不太重要,愛情只是一種感覺,而人是易變的,捉摸不透的。真正重要的是做人,是成爲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隨波逐流,成爲一個終生被現實所支配的庸碌之輩。

群居不倚,獨立不懼。做自己、成爲一個真人,坦坦蕩蕩,真真切切,我喜歡你就是真喜歡你,我不喜歡你就是真不喜歡你,這樣活出自己的本真,而不是做被馴服的工具,自主自由,隨心所欲不逾矩,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0 阅读:20

老方說老方說

簡介:互聯網創業者,喜歡分享一切有價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