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爲何要陷害慕容垂?多大的怨和仇?金刀計其中真意你讀懂了嗎

意智說曆史 2024-05-06 11:42:55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謝雨桐

編輯|t

引言

所謂陰謀,重點在“陰”,行的是詭秘之道,一旦謀略被泄露則滿盤皆輸;

所謂陽謀,則與陰謀相對,行的是霸道,一切謀略都擺在了明面上,設局者擺明了要“坑”人,但即使如此,對方也不得不按照既定謀略,跳進設局者挖好的“坑”中。

十六國時期的前秦謀臣王猛便利用了信息差,一手策劃了古代第一陽謀——金刀計。

(《金刀計》漫畫)

一、前秦君臣對待前燕降將慕容垂的不同態度

十六國時期是中華曆史上第一個大亂世,建立部落國家的帝王貴族們還循著“馬背上治天下”的老一套遊戲規則,自然無法適應已曆經千年有效管理的中原政權體系。而苻堅一出場便帶有位面之子的基本屬性:傾慕中原文明並積極“漢化”自身。

(苻堅)

苻堅一人獨行在這條漢化部族的道路上終究孤獨,和前代無數明君賢臣的範例一樣,苻堅也在大量任命漢族士人爲朝廷官員的過程中遇到了自己的“孔明”——王猛。

苻堅不吝于放權給王猛,即使在面對宗戚舊臣對王猛的打壓诋毀,苻堅也始終給王猛留足施展才華的空間。

而這種君臣間少有的信任,其實也是王猛設下金刀計的前提。

在亂世中,君臣打怪升級的最難關卡不僅在于改善民生,還在于開辟疆土,畢竟當時想有所作爲的君主誰不想完成統一中原的大業,光宗耀祖呢?

前燕就是苻堅初即位時的最強對手,雖然前燕內部混亂,但前秦也不敢因此輕敵強取,正在前秦君臣猶豫之際,前燕名將慕容垂投奔前秦。

(疆域圖)

這對苻堅來說,簡直是打瞌睡就有人遞來了枕頭,因爲來降的慕容垂不只是一個會打仗的武夫,更是前燕威望極高的皇族中人,只是因爲功勳過大、遭人猜忌,無奈逃往前秦避禍。

苻堅本就愛才,見名將慕容垂帶著人中龍鳳的子侄來投,更是稀罕的不行,兩人可謂是“一見傾心”——其中有多少惜才的成分不得而知,畢竟慕容垂來降不僅意味著苻堅攻打前燕的一大強敵沒了,前秦更是能借此事搞一波宣傳:

我泱泱大國最是有容人之心,只要你有才,只管來投,我必定以禮相待。慕容垂在此時的苻堅眼裏就是個行走的前秦形象代言人。

(王猛劇照)

但王猛顯然不這樣覺得,來投的慕容氏大多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人才,慕容垂尤甚,且又是他國皇族,假以時日或許會成爲前秦心腹大患,不如早早除掉以免後患。君臣二人在這裏便産生了分歧。

二、金刀計之始末

看到隱患而不動手,這絕不是王猛的作風,故而他決定親自布局。上文提到,苻堅對于王猛是給予了極高信任的,故而王猛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這個底氣忽略君主的決策,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在此前提下王猛便設下了“金刀計”。

(反間計)

金刀計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信息差。

先來看王猛設局前的形勢:

苻堅予以慕容氏最高禮遇,慕容一家此時看似花團錦簇,但也只是暫時安全,依仗他人帶來的安全感終究是不可靠的;再說前秦其他官員能看得慣這敵國之人備受禮遇嗎?顯然世上也沒有這麽多寬宏大量之人。

可見慕容垂此時的處境是步履維艱,只能夾緊尾巴,不得罪以王猛爲首的一衆權臣,他清楚的知道有人會對慕容氏下手,但是怎麽下手、何時下手都是未知的。

而慕容垂的這點小九九對謀臣王猛來說,簡直是透明的。在這裏,第一層信息差便出現了,慕容垂此時處在一個防不勝防的狀態,而王猛則是居高臨下,看著慕容氏的一切行動。

(慕容垂)

再來看王猛是如何在苻堅眼皮子底下陰了慕容垂的。首先王猛以伐燕向導爲名,任命慕容垂長子慕容令爲軍中參贊,並在出兵前夜親自拜訪慕容垂。

兩人皆是當時英豪,推杯換盞間已然“惺惺相惜”,這時王猛以出征在外需借信物睹物思人爲由,向慕容垂討要信物,慕容垂不疑有他便將家傳金刀贈與王猛。

(金刀)

在這種情形中,慕容垂的一切選擇其實盡在王猛的掌控中。

首先,前秦給你立功的機會,你慕容垂不能不從;

其次,我前秦第一權臣來親自拜訪你一個敵國降臣,與你稱兄道弟的,只要不是過分的要求,你都得應承我,何況只是給一個信物。

反觀慕容垂能算出王猛的想法嗎?其實並不能,就算知道王猛的確要害他,但慕容垂只憑調走慕容令、拿走信物兩點依然不清楚王猛的下一步是要做什麽。

所以在此時金刀計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下,慕容垂依然缺少關鍵信息,王猛依然站在信息高地,並拿到了下一步計策的關鍵信物。這就是第二層信息差。

(一切盡在掌握)

如果說王猛本人要拿著這把金刀去慕容令那裏使手段,還有可能成功嗎?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存疑的,因爲慕容令是個聰明人,他和老父親慕容垂一樣,都知道王猛大概率沒安好心,就算有金刀爲證,也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但若是換成慕容氏親信來用金刀,效果則大爲不同。金刀計的“東風”便在于慕容氏親信——金熙(叛變版)。

是的,此時的慕容垂親信金熙已經被王猛收買。第三層信息差便出現在慕容垂親信內部。

慕容垂自認爲追隨他一路來到前秦的親信皆是可用之人,但他忽略了一點,就是人家可能是被迫跟來的,畢竟留在前燕還有可能被當權者殺了泄憤,小命難保,不如來前秦謀個活路。至于到了前秦跟誰混,這顯然是自身難保的慕容垂不能掌控的了。

(慕容垂漫畫)

但慕容令畢竟不是一個草包,即使見到父親親信持金刀爲信,號令他回前燕,也沒有第一時間就亂了陣腳——畢竟慕容一家就是從前燕逃出來的,兩家的矛盾已經激化到幾近無法挽回的地步,怎麽能再回前燕呢?

于是慕容令對金熙進行了反複的盤問,可是以偷偷送信爲由的金熙沒有給慕容令把握全局信息的足夠時間便匆匆離開了,留下慕容令“踟蹰終日”,最終落入王猛早已設好的圈套中。

事到如今,王猛送上最後一擊——立刻上書慕容令叛逃一事,若只是上書言明此事,慕容垂一定要逃嗎?

(慕容垂一定要逃嗎?)

其實也不一定,畢竟這可以說是慕容令單方面的行動,若慕容垂逃了,則是真的坐實了心懷不軌的事實。只不過王猛順手抓了親信金熙,事件性質就不同了:

慕容垂接連收到慕容令叛逃、金熙被抓兩條信息,就會迅速捋清“金刀計”的邏輯鏈,叛變的親信完全可以說慕容垂是帶著前燕秘密任務而來的,只不過如今任務敗露,提前跑路了。這才是慕容垂真正百口莫辯的關鍵所在。

于是,慕容垂要想活命只能逃,而這個必定的選擇恰恰也在王猛的算計之中,至此,金刀計形成了完美的閉環。

(王猛)

由此可見,金刀計是王猛利用三層信息差設下的毒計,但這個計謀能夠成功歸根到底還是因爲二者的優勢對比過于明顯。

王猛顯然站在信息高地,俯視全局,而慕容垂盡管也是當世英豪,但當時他寄人籬下的處境讓他不管怎麽選都是錯,選什麽都會落入王猛預先算好的方向。在這裏也不得不感歎,站在上帝視角的我們能輕易看清全局的本質,但若是身處局中,則是一子錯滿盤皆輸。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三、王猛算無遺策下的失誤

王猛固然在金刀計中算無遺策,但卻算漏了苻堅的反應,他並沒有按王猛的預期殺了慕容垂,而是堅定的按照自己的原先想法,對慕容垂以禮相待,將對待降將典範慕容垂的態度廣而告之,狠狠給前秦打了一波廣告,也算是符合先前的政治預期。

但問題來了,苻堅在金刀計中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呢?

(以禮相待)

若說是一無所知,其實不太可能,畢竟苻堅再寬厚待下,也是一國君主,怎麽能讓臣子騎在頭上,對用人之事指指點點呢?再說王猛在慕容氏來投時,就已經表現出“殺之而後快”的態度,慕容垂一家已經和前燕撕破了臉,慕容令怎麽會在這個關口突然回前燕呢?

事發突然,大概率是和王猛脫不了幹系的。

也就是說,君臣二人在金刀計事發前,很有可能已經私下溝通過了,不然苻堅在事後也不會對王猛毫無芥蒂。

這同樣可以用上文提到的“優勢對比”來分析,苻堅是君,優勢比王猛要更勝一籌,因此苻堅可以跳出王猛的設想,做出不一樣的選擇。所謂算無遺策,歸根結底還得看算者和被算者所站的不同位置。

因此可以說,金刀計是苻堅、王猛君臣二人唱的一出雙簧戲,紅臉與白臉輪番上場,最終目的還是爲了鎮住慕容垂,效果也十分顯著——慕容垂在前秦安心地幹了十四年的長安市長(京兆尹)。

直到前秦在淝水之戰中慘敗,慕容垂才回到前燕故土大展身手,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參考資料:

朱紹侯.論王猛在前秦的政績和軍功[J].軍事曆史研究,2020,34(01):1-11.

0 阅读: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