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400年唯一一次光天化日下的弑君看司馬昭如何完美收場

文叔逗號 2024-04-27 21:49:09

前言

曹髦12歲被司馬師立爲皇帝,《魏氏春秋》上有一篇記載:司馬師曾問鍾會曹髦的能力,鍾會回答:

“文同陳思,武類太祖”(文采如同陳思王曹植,武可比太祖曹操)。司馬師說若果然如此是社稷之幸。

罷朝,景王私曰:“上何如主也?”

鍾會對曰:“才同陳思,武類太祖。”景王曰:“若如卿言,社稷之福也。”

可惜,曹髦20歲的時候,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不甘心自己像漢獻帝一樣,喊了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帶著300名太監小兵討伐司馬昭。司馬昭旋即派兵入宮鎮壓,雙方在宮內東止車門相遇。三下五除二300名太監被團滅,中護軍賈充在南阙下,率軍迎戰曹髦。賈充命令成濟殺曹髦,成濟一劍刺穿曹髦胸膛,曹髦斷氣,當場死在車上。

曹髦,被一劍捅死在車上,血流成河,真的是以最悲壯的一個方法做了結局,但他好歹用死來證明了,自己頗有其曾祖父曹操之風。

可是這麽悲壯的背後呢,有一個人,這一下可能要心碎了,誰呢?就是司馬昭,他人不在現場,但是賈充把這事情處理成這樣,這該怎麽辦呢?

光天化日弑君 這場戲該怎麽演

人還坐困在大將軍府的司馬昭,很快就收到這消息了,司馬昭始料未及,他第一反應就是,要如何來善後?

曹髦被殺掉這件事情,完全在司馬昭的意料之外,從秦漢算起400多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光天化日之下的弒君之事,且這還發生在,世族政治的這種大環境之下。

可以想象一下,這件事情在當時對朝野所造成的震撼,事實上我們從今天的史料來看,我們也看不到司馬昭有下過任何的命令,要殺掉曹髦。

畢竟帶著一群太監造反的愣小子,要活捉他也不是一件難事,根本犯不著要弑君。

對司馬昭來說實在是不必如此,因爲他前面就有曹丕篡漢的這樣一個範例,照著曹丕的走就行了。

結果曹髦竟然就這樣,被成濟在大街之上給一槍捅死,當時從另外一個人的反應,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有多震驚,誰呢,司馬孚。

司馬孚是飽經世故,什麽陣仗沒見過,當司馬孚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立刻沖了過來,坐在地上,把曹髦的頭顱枕在自己的大腿之上,司馬孚當場嚎啕大哭,他說皇上被殺,實乃臣之罪過。

司馬孚此時已經官任太傅,這官位的最頂點了,他作爲司馬家這時候的大宗長,必須要做一些表態,所以我覺得他表態很聰明,而且他在大街上就表演也等于是給天下人看,把這個戲接下來演,我們錯了,我們做大臣的沒有保護好皇上。

但從此之後司馬昭變成亂臣賊子的代名詞,這對司馬昭來講如何善後?司馬昭就馬上召集文武百官,就說我們該怎麽處理這個事情。

當時司馬昭跟尚書仆射陳泰,兩個人辟室密談,問陳泰說:“玄伯,天下人會怎麽看我?”

陳泰馬上就跟司馬昭講:“只有腰斬賈充,才能對天下人有所交代。”

但這也是一件兩難的事,第一個,賈充跟司馬昭關系這麽好,這是第一點,第二點賈充是爲主子做事,如果你把賈充就這樣殺掉的話,以後誰還敢幫你司馬昭效忠。

所以絕對不能殺賈充,所以司馬昭當時立刻就跟陳泰講說不行,我們必須想一個退一步的辦法。

結果陳泰說我只有這個辦法,沒有退一步的辦法,據說陳泰講完之後就非常的痛苦傷心。沒有多久竟然就病死,可以知道,這件事情對當時的人心沖擊有多大。

找替罪羊、混繞視聽、轉移矛盾,幾招化解弑君之禍

結果司馬昭最後把所有的罪,就歸在成濟跟成倅兄弟身上。

我們根據魏氏春秋的記載,司馬昭就決定先逮捕成濟跟成倅兄弟,逮捕之後立刻就把成濟給殺掉,成倅就做了一件事情表達他的抗議,他竟然就脫下自己的衣服,全身光溜溜的爬到屋頂上面去破口大罵,表示說你司馬家心狠手辣,無情無義而且一罵就罵不停,結果他竟然就被來逮捕他的軍士們,用弓箭把他亂箭射死。

成濟成倅兄弟被捕殺,幾天之後司馬昭就去向當時的郭太後上奏聲稱,他說自己本來是要保護郭太後的,原因是因爲曹髦想要帶兵前去宮中,謀殺太後,奪取朝權。

這個當然是莫須有的罪名,曹髦當然不是針對郭太後,他跟郭太後哪有什麽仇恨,而且當初立曹髦也是郭太後立主要立他的,司馬家試圖把整個責任也歸到曹髦身上,就是說曹髦這個小孩想要背逆,所以才導致這個事情發生的,所以我的手下才不得不動手,把曹髦給殺掉了。

當時司馬昭還跟郭太後講,我還是命令所有的將士們不要傷害任何人,但是沒有想到成濟他私自闖入到車隊當中,才導致曹髦被殺。

他跟郭太後報告,現在殺人凶手成濟已經就地正法了,另外還需要逮捕成濟的家屬交給朝廷來治罪,郭太後立刻批准,治罪的結果就是族滅了成濟的三族。

等于是滅口,另外還殺掉了王經,因爲王經是代表朝廷當中反司馬家的勢力,所以該殺的都殺掉了,再來他就要想一想,現在皇帝死掉,我們是不是就該要再立一個新的皇帝。

因爲這個時候再怎麽說還是曹家的天下,國家不可一日無君,那司馬昭當時就跟他麾下這些重要的謀臣們商議,結果是,立當時燕王曹宇的兒子,常道鄉公曹璜作爲天子。

而且還將曹璜改名叫曹奂,就是曆史上的魏元帝,這也是曹魏曆史上的最後一任皇帝。

曹髦是司馬昭的哥哥司馬師所立的,現在曹髦死了,曹家又換了一個新皇帝是由司馬昭所立,其實這也等于是昭告天下一件事

就是我哥哥那時候的布局到此結束,現在這個新皇帝是由我所立,有史家考證過了,爲什麽叫曹璜改名叫曹奂,奂是煥然一新的意思。

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奇怪,怎麽會立曹奂呢,曹叡的皇後是郭太後,曹叡是曹髦的叔叔,所以理論上起來,因爲曹髦的爸爸是曹霖,曹霖也是曹丕的後代,突然蹦出了一個曹奂,血統竟然要上溯到曹操的身上,而且還跟曹叡同輩,也就是說跟郭太後也是同輩人。

立這個曹奂,就是不合宗法的一種做法,因爲大家要知道,我們在講所謂的繼承順序的時候,前皇帝,往後皇帝,首先是父死子繼,次而才是兄終弟及

那曹髦被叔叔給繼承,那就代表定了曹髦的罪,因爲他要弒郭太後,所以不孝而廢爲庶人,最終只是勉強以王禮葬之。

而爲什麽以王禮葬之呢,這還是司馬孚去求來的,原本是要以庶人之禮葬之,還給他一個王禮,甚至把他的年號都奪掉了,後來曹魏的官方文書,如果提到曹髦時代,一律改稱高貴鄉公某年。

做到這麽絕,所以也代表了司馬昭的權力超過司馬師,達到巅峰。也正因爲如此,郭太後這個原本還可以用的幌子就變得可有可無,留著反而變成了不穩定的因素,也必須在政治上做消除。

司馬昭做這些操作,事實上已經非常明顯了,不篡位是不行的,那他還在等什麽?等聲望,這個時候他已經在盤算篡位之後的事情了。

所以他必須再建大功業積攢聲望,此時司馬昭已經弭平了淮南三叛,那只剩一條路,滅蜀或滅吳。

這樣才能更加增強他的正統性,最終他選擇了滅蜀之路。

0 阅读:10

文叔逗號

簡介:記者、資深媒體人、主流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