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發達之後不能隨便幫襯家人?

菜根 2024-04-30 20:12:04

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姐姐在上海打拼8年,才熬得一個年薪50萬的職位,手裏有點小錢。

剛進入社會的弟弟向她借了20萬,在老家縣城開了一個小餐館。

結果不到半年就倒閉了,投資全部打了水漂。

姐姐跟他說,不著急還錢,等你什麽時候有了再說就行。

結果弟弟直接翻臉了:你每年賺那麽多,還差我這點錢嗎?

潛台詞是:什麽?我向你借錢還需要還嗎?

老家的父母也開始勸她:你要有個做姐姐的樣子,對待弟弟,能幫襯就幫襯一下,那20萬就別要了。

姐姐氣不過,賭氣在家人的群裏說了一句:“這個錢我不要了,行了吧?”于是爸爸說“女兒真懂事”,媽媽說“一家人就應該團結”。

只是從此以後,姐姐就很少回老家了,在經濟上也再沒有援助過他們,而且學會了在朋友圈裏哭窮……

有人會說:當家族裏的某個人發達之後,幫襯一下其他家庭成員,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其實,想要做到這一點,這裏面有3個大前提:

① 那個發達的成員已經達到了“大富大貴”的級別,回老家就是爲了散財、積累好名聲。比如劉強東這樣的大佬,回老家可以給每個親戚都發10萬元,讓他們創業、改善生活。而普通的小老板、小中産們賺的都是辛苦錢,根本沒有這個實力。

② 被資助者不能是個廢物。舉個例子,20多歲的年輕人想要創業,這是好事。但是,只要他開口說想要開飯店、花店、書店、咖啡館,那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個錢肯定是要賠光的。因爲這些項目都是“收割機中的戰鬥機”。

③ 被資助者要有感恩之心。光是這一個要求,就能篩選掉99%的垃圾人。因爲世界上有太多“理所當然”的人,他們認爲有錢的一方就應該幫襯沒錢的一方。

你把錢借給他們可以,一旦想要讓他們還錢,那你就立刻成了大惡人。

其實,對于“幫襯家人”這件事,我是非常有發言權的,我之所以對他們非常嚴格,就是因爲我不想成爲他們眼中的“好人”“大度的人”。

我爲了賺錢,每天都在苦心經營,都在學習新知識,爲了一個小問題就思考到深夜。

而他們呢?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打麻將、聊八卦。

結果他們在向我尋求資助時,勸我要大度,不要把錢看得太重……換你你能受得了嗎?你罵我忘恩負義、六親不認,這些我都能接受;但如果你把我當成冤大頭,那我肯定不接受。

1 阅读:98

菜根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