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殺紅了眼,日軍花了2天收屍,陳赓感慨:王瘋子不是真瘋

高山非凡創作 2024-04-06 11:51:25

提及近年來備受矚目的軍旅劇,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亮劍》會穩坐前三甲的寶座。這部作品成了一部經典,每一次重溫,都能讓人熱血沸騰,仿佛置身于那個硝煙彌漫、英雄輩出的年代。尤其是劇中的主角李雲龍,他那獨特而鮮明的性格,深深印刻在觀衆的心中。人們常說他的“瘋”,但這其實是他骨子裏的堅毅和熱血,是對信仰和使命的執著追求。

然而,如果我們進一步深入了解曆史,會發現李雲龍這個虛構的影視角色,其實有著真實的曆史原型——新中國的開國中將王近山。王近山的戰爭生涯,簡直就像一部傳奇,他的“瘋”與李雲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近山,1915年在湖北黃安的一片熱土上呱呱墜地。他的童年並未像大多數孩子那樣充滿歡笑與嬉戲,而是早早地浸潤在了戰爭的硝煙之中。14歲那年,他毅然決然地加入了紅軍,用稚嫩的雙肩扛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僅僅過了兩年,他便以出色的戰鬥才能和過人的勇氣,榮升爲連長。

有一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王近山帶領著他的部隊,向著敵人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沖鋒。戰鬥異常慘烈,火光映照著戰士們堅毅的臉龐,炮聲、槍聲、呐喊聲交織成一首壯烈的交響曲。突然,一名身材高大、膀大腰圓的國軍士兵擋在了王近山的去路上,他手持長槍,眼神中透露出凶狠。

王近山心中明白,這場肉搏戰將是對他意志和勇氣的嚴峻考驗。他緊握著手中的武器,與對方展開了激烈的較量。然而,對方畢竟是一個精壯的成年男子,王近山在力量上明顯處于劣勢。眼看著自己即將不敵,王近山心中湧起了一股不屈的鬥志。他惡向膽邊生,找准了一個機會,猛地撲了過去,與那名國軍士兵一同滾下了陡峭的山崖。

在翻滾的過程中,王近山拼盡全力,想要將對方制服。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那名國軍士兵終于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倒在了血泊之中。而王近山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頭部也被尖銳的石頭劃傷,留下了一道觸目驚心的痕迹。

當戰友們看到王近山滿身是血、傷痕累累地爬回陣地時,無不被他的英勇所震撼。他們紛紛圍攏過來,有的爲他包紮傷口,有的爲他擦拭汗水。在這群鐵血男兒的眼中,王近山不僅僅是一位英勇的連長,更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不要命的行爲讓所有人在佩服之余,還要由衷地感歎一句:“真是個瘋子!”

然而,在戰場上的王近山遠遠還沒有瘋夠。

1935年的春天,紅四方面軍正在秘密策劃一場重大的行動。他們的目標是爲了配合中央紅軍的北上行動,必須西渡嘉陵江,而在江油這座戰略要地,他們決定圍城打援。江油,這個地理位置重要的城市,宛如成都的一道堅固門戶,屹立在四川的版圖上。

敵軍得知紅軍的意圖後,立刻展開了激烈的反撲。他們調集了重兵,誓要守住這道門戶,不讓紅軍得逞。于是,一場規模空前的戰鬥在江油城下拉開了帷幕。槍炮聲、呐喊聲、哀嚎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悲壯的戰爭畫卷。

在這關鍵的時刻,時任紅28團團長的王近山挺身而出。他深知這場戰鬥的重要性,更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于是,他毫不猶豫地帶領著自己的隊伍,沖向了敵人的陣地。

在戰場上,王近山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戰鬥力。他手持長槍,與敵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拼刺刀大戰。每一次沖鋒,每一次揮刀,都充滿了力量與決心。在他的帶領下,紅28團的戰士們也奮勇殺敵,不斷突破敵人的防線。

然而,就在戰局焦灼之際,王近山卻遭遇了危險。在一次激烈的拼殺中,他一時疏忽,被敵人刺中了胸口。劇痛襲來,他的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覺。周圍的戰士們見狀,紛紛沖上前來,將周圍的敵人一一斬殺。他們迅速將王近山擡下前線,進行緊急包紮。

在昏迷中,王近山仿佛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他感到胸口傳來陣陣劇痛,仿佛有火焰在燃燒。然而,他的心中卻充滿了堅定與信念。他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倒下。他必須醒來,繼續戰鬥,爲了紅軍的勝利而戰鬥!

不知過了多久,王近山終于蘇醒過來。他睜開眼睛,看到了周圍熟悉的面孔和關切的目光。他微微一笑,表示自己並無大礙。然後,他掙紮著站了起來,再次挺起了長槍,准備再次沖向敵人的陣地。

在王近山的鼓舞下,部隊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他的眼神猶如燃燒的火焰,閃爍著堅毅與決心,激起了戰士們內心深處的鬥志。他們像猛虎下山,勢不可擋,經過十多分鍾的激烈厮殺,終于奪回了失去的陣地。

王近山站在血泊中,身體早已被鮮血染紅,但他的眼神卻透露出一種滿足和欣慰。他望著重新奪回的陣地,心中充滿了自豪。然而,就在這時,一顆突如其來的流彈擦過了他的頭顱,他身體一顫,再次倒在了血泊之中,昏迷不醒。

幸運的是,醫護兵就在附近。他們迅速沖上前來,對王近山進行緊急包紮和搶救。他們的動作迅速而准確,仿佛在與死神爭奪時間。經過醫護兵的緊急處理,王近山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雖然子彈擦過的地方還在滲血,但他的命終于被保住了。

1938年4月,那是一個春意盎然的季節,然而戰爭的硝煙卻使得這片土地彌漫著肅殺之氣。日軍108師團,如同一頭饑餓的猛獸,企圖沖破陝甘甯邊區的防線。面對這樣的威脅,129師386旅迅速作出了反應,他們在神頭嶺精心布置了一個伏擊圈。

在這場戰鬥中,772團擔任了主攻的重任。副團長王近山與團長葉成煥並肩作戰,他們率領著部隊,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在他們的帶領下,部隊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成功地完成了任務,殲滅了敵軍1400余人,俘虜了80余人,還繳獲了各類槍支300余件。

這場勝利對于我軍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鼓舞。然而,對于日寇來說,這卻是他們的一次慘痛的失敗。于是,他們不甘心失敗,迅速組織了兵力進行反撲。他們從一個又一個城鎮出發,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包圍圈,向晉東南地區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企圖一舉消滅那裏的八路軍。

然而,面對日軍的瘋狂反撲,王近山卻並未因此而退縮。他依然保持著那份“瘋”勁,帶領著部隊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鬥。在長樂村那片被歲月磨砺得滄桑的土地上,一場激戰正酣。

772團的團長葉成煥,他如一頭猛虎般勇猛,誓要將敵人壓得喘不過氣來。然而,命運卻像無情的鐵拳,擊中了他那堅不可摧的身軀。一顆冷酷的子彈穿透了他的頭部,他倒在了血泊之中,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看到戰友的犧牲,副團長王近山的內心仿佛被點燃了一團火焰。他的眼中閃爍著瘋狂的光芒,仿佛要與整個世界爲敵。他猛地扛起身邊的機槍,像一頭發狂的猛虎般沖向日軍陣地。他的身後,警衛員和七八個戰士試圖勸阻,但他們的力量在王近山的瘋狂面前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王近山的瘋狂感染了整個772團。戰士們怒吼著,要爲團長報仇雪恨。他們像一群被激怒的獅子,瘋狂地沖向敵人。白刃戰在這片土地上展開,血腥而慘烈。刀光劍影之間,是戰士們對團長的忠誠和對敵人的仇恨。

然而,當戰鬥進行到下午五時,戰場上又傳來了一則令人不安的消息。日寇又有一批千人增援部隊即將趕到。聽到這個消息的王近山,心中明白此刻必須保持冷靜。他迅速做出部署,安排少數部隊堅守陣地,牽制日軍。而他則帶領主力部隊,悄然迂回,尋找敵人的破綻,給予敵人致命的一擊。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剛一沖出陣地,王近山和他的隊伍就與日寇的援兵遭遇了。槍火交織,硝煙彌漫,空氣中彌漫著火藥的味道和緊張的氣息。王近山身處其中,眼神堅定,一邊開火還擊,一邊巧妙地利用地形掩護自己,躲避著敵人的子彈。

突然,一陣銳痛從左臂傳來,王近山心中一緊,知道自己中彈了。但這股疼痛反而激起了他內心的熱血和鬥志,他緊咬牙關,忍受著痛苦,繼續對敵人開火。每一發子彈都凝聚著他的決心和勇氣,仿佛要穿透敵人的鐵甲,將他們一一擊倒。

然而,戰局瞬息萬變。很快,王近山的胸口又傳來一陣劇烈的疼痛,仿佛被重錘擊中。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前傾倒,失去了平衡。但他並沒有放棄,憑借著頑強的意志,他艱難地爬了起來。手中的手槍成了他唯一的依靠,他瞄准最近的一名日本兵,果斷地扣動了扳機。

槍聲響起,那名日本兵應聲倒地。然而,王近山也耗盡了最後的力氣,感覺整個人都虛脫了一般。他再次倒在地上,眼前一片模糊,意識逐漸飄散。

身邊的營長尤太忠見狀心急如焚,他迅速呼喊附近的戰士前來支援。戰士們聞訊趕來,小心翼翼地將王近山擡了下去。

長樂村戰役,一場血與火的較量,對于整個抗日戰爭來說,它無疑是一場重要的戰役。這場戰役的勝利,不僅爲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是對日軍“九路圍攻”的粉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戰役結束,日軍收屍之時,竟然耗費了整整兩天的時間,可見戰鬥之慘烈。

一線指揮陳赓,在戰後回憶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正因爲有王近山這種無畏的戰士,我們才可以屢戰屢勝。”王近山,這個被衆人稱爲“王瘋子”的將士,其實並不是真的瘋。他的那種“瘋勁”,是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是對敵人的無畏與仇恨。他率領的戰士們,都是一群有著同樣“瘋勁”的人。他們不畏生死,不計個人安危,一心只爲國家、爲民族。

王近山和他的戰士們,他們並不是孤獨的。在他們的身後,有著無數像他們一樣“瘋”得不計個人安危、一心爲國的勇士。他們爲了民族的解放,爲了國家的獨立,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正是因爲有了這些偉大的人,我黨才能一步步由弱變強,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10 阅读: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