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群衆要求公審黃金榮,爲何陳毅指示,不抓,不審,不殺?

平凡人生重複 2024-04-23 03:45:29

“我們不需要他的道歉,懇請領導公審黃金榮!”

1951年,大批民衆聚集到上海政府門前,強烈要求政府對黃金榮進行公開審判,給群衆一個說法。然而深知“人民當家作主”的陳毅市長卻下達了“不抓、不審、不殺”的指示。

黃金榮是誰?爲何陳毅會違背民衆意願下達這樣的指示呢?最終這件事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下面跟隨我走入今天的故事!

19世紀六十年代,黃金榮在江蘇出生。因爲家境貧寒,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到了1880年,爲了尋找生活的出路,黃金榮隨父親前往了繁華而又複雜的上海。此時很多國家在這裏建立了不同的租界,社會秩序十分混亂。

雖然是爲了謀生,但黃金榮哪肯吃苦,整天遊手好閑,與流氓地痞爲伍。1890年,法國領事館覺得法租界的華人巡捕們太過軟弱,遇到問題畏手畏腳。爲了加強治安,法租界決定以暴制暴,對外招收一百余名小混混充當巡捕。

這項規則可謂是對黃金榮量身定做,最終他脫穎而出被選爲了新的巡捕,當上巡捕之後,黃金榮整天吃香喝辣,好不快活。

可很快,他便不滿現狀,並不甘心一直做一個巡捕看探長的臉色。便開始琢磨著如何才能讓升職加薪,就在這個時候,法國的一名天主教教主在山東被抓了。

在法國信奉天主教的人很多,因此教主有著很高的地位。爲了傳播天主教思想,這位教主決定前往天津修建教堂。軍閥張宗昌得知這一消息後,提前派人做好部署,在聊城車站將教主擄走。

雖然張宗昌是一名軍官,但土匪起家的他可謂是無惡不作。不僅搶了教主修建教堂的錢財,還將其囚禁向法國索要高額的贖金。

法國領事館對于此事十分重視,並承諾重賞能夠救出教主的人。黃金榮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于是開始積極搜集有關教主的線索。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名爲韓榮浦的山東聊城人找到了黃金榮,更巧的是他曾經還是張宗昌手下的士兵。他來找黃金榮是因爲,他在上海車站剛一下車,隨身帶的一百大洋便被偷了,希望黃金榮能幫他抓住小偷拿回自己的現金。

得知此事後,黃金榮慷慨地從口袋裏掏出了一百五十大洋遞給韓榮浦,希望他盡快回到部隊打聽教主被關押的線索,承諾事成之後給予他更豐厚的回報。

回到軍隊後,韓榮浦不負所望,很快就通過自己的人脈打探到了教父的消息,並將關押教父的地方告訴給黃金榮。得到情報後,黃金榮帶著幾個兄弟親自來到了關押教父的地方,爲了不被張宗昌察覺,黃金榮用重金賄賂了看守人員,安全地將教父帶回到上海。

因爲救人有功,黃金榮不僅獲得了豐厚的報酬,還獲得了升職的機會,成爲了當時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名華人探長。

此後黃金榮的人生也迎來了轉折。

當上探長以後,黃金榮名聲大作,爲了能彰顯自己的地位,黃金榮便以第一大幫派“青幫”的名義廣收徒弟,僅僅幾年過後,黃金榮便有了數萬名徒子徒孫。

憑借著自己的權勢,黃金榮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建公司,辦賭場,開戲院。不僅如此,黃金榮還做起了鴉片走私生意。民國初期,黃金榮可謂是富可敵國,一年的收入便可以達到北洋政府收入的三成。

有了錢後,黃金榮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很快就成了上海最大的黑幫頭目。整個上海黑白兩界都對他畏懼三分。即便是面對軍閥,黃金榮也絲毫不給面子。

上世紀二十年代,上海第一座交易所建立賺的盆滿缽滿。見此情形,很多人紛紛來到上海效仿,想要分一杯羹,次年近兩百個交易所拔地而起,然而僧多粥少,隨著市場的飽和,許多交易所開始虧損,甚至破産。

青年蔣介石便是其中一員,因爲投機,蔣介石在上海欠了五萬塊的外債。每天各種社會人員的暴力催債,走頭無路之際,蔣介石通過一位商人的引薦,結識了黃金榮。

雖然彼時的蔣介石屬于微末小人,但黃金榮卻對他格外看好同,不但毫不猶豫地接納他爲門徒,並爲他舉辦了盛大的收徒宴會,同時邀請了蔣介石的債主們。迫于黃金榮的威勢,雖然債主們知道這是場鴻門宴,但也不好說什麽,這件事便這樣不了之。

之後沒過多久,蔣介石表示要南下追隨孫中山革命,黃金榮得知後,不但沒有阻攔,反而是拿了一百大洋爲其沖做路費。讓黃金榮萬萬沒想到的是,僅僅四年後,蔣介石便成爲了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

總司令的地位還是讓黃金榮十分忌憚,如若讓他人知道司令是自己徒弟的事情,自己恐怕不會有什麽好下場。于是,黃金榮審時度勢,帶著曾經的拜師文書找到了蔣介石,並親手將這些文書交給蔣介石銷毀,以消除隱患。

1927年,四一二政變爆發,黃金榮選擇站隊蔣介石,組織手下對革命群衆以及共産黨員進行殘酷的屠殺。

鑒于他在政變中的貢獻,蔣介石授予黃金榮少將參議、行政院參議的職位。獲得了政治地位後,黃金榮更加肆無忌憚,在上海可謂是只手遮天。

直到解放戰爭後,黃金榮發現變天了,意識到自己的審判將要來臨了。

解放戰爭開始後,隨著蔣介石節節敗退,黃金榮以及手下們逐漸意識到大勢已去。爲了謀求生路,青幫衆多人員逃離了上海。黃金榮最得力的部下杜月笙想勸他先去香港躲一躲,等上海穩定之後再回來。

可是被黃金榮拒絕了,黃金榮認爲自己的所有産業都在上海,自己不能就這樣離開,而且自己已經年近八十了,可能還沒到香港就已經離世了。

1949年5月27日,解放軍趕走了蔣介石的軍隊,成功解放了上海。時任第三解放軍司令的陳毅被任命爲上海市的市長。

此時的上海有600余萬人口,是當時的經濟中心,如何治理成爲了一個難題。黃金榮曾經欺壓百姓,還屠殺過共産黨,如果不懲治就不能讓百姓們信服,也沒辦法讓革命先輩們安息。如果就地正法,又會影響到上海衆多的企業,從而影響上海的經濟發展。

爲此陳毅找到了黃金榮,經過一番討論,陳毅與黃金榮達成協議。對于黃金榮陳毅實行“不抓,不審,不殺”政策,而黃金榮需要交出手下留在上海的核心人員名單。

黃金榮將手下四百多名人員名單交給陳毅後,便一直待在自己的豪宅裏,不問外事,變得十分低調。

拿到名單後,陳毅處決了那些罪行深重的青幫頭目,這樣即給人民群衆們一個說法,又起到了殺一儆百的作用,青幫弟子們也變得收斂起來。黃金榮的重點産業依舊像以前一樣運作,上海的經濟也沒有受到什麽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許多上海市民來到了黃金榮豪宅門前,舉著鎮壓反革命罪犯的大旗控訴著黃金榮的種種罪行,希望政府能夠公審黃金榮。

對于此事,黃金榮有些擔心,害怕陳毅會違背之前的協議,聽從百姓的意見對自己進行鎮壓。不久,陳毅召見了黃金榮,對他表示之前的協議依舊不變,但需要他寫一封悔過書,向人民群衆公開道歉。

隔天上海的兩大報社便刊登了黃金榮的《自白書》,黃金榮在自白書中闡述了自己曾經犯下的種種罪過,並對受到傷害的人民群衆以及共産黨員表達了歉意。

黃金榮的這一舉動在全國各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曾經只手遮天的人物竟然能夠公開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

雖然黃金榮能夠公開忏悔已經十分難得了,但他的道歉並沒有平息民衆們的怒火。許多人民群衆再次聚集到政府門前,依舊希望能夠公審黃金榮。

對此陳毅並沒有給予任何回應,一時間百姓們怨聲載道,覺得陳毅不作爲。直到第二天,有人發現了黃金榮在大世界門前清掃著垃圾,這一消息傳開後,圍觀的人群很快便將大世界圍了個水泄不通,也都理解了陳毅並不由自主地發出了感歎“這個世道變了”。

考慮到黃金榮年歲已高,此後陳毅讓黃金榮掃了幾次大街後,人民群衆想要公審黃金榮的怒火才得以平息。

1953年6月20日,曾經叱咤上海的大亨在自己的豪宅中離開了人世,享年85歲。

一代大佬的離去,也印證了那句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0 阅读:94

平凡人生重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