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全球銷量第一,飛鶴穿越周期的秘密

21世紀商業評論 2024-04-03 18:20:45

撰文丨王可可

很多人認同,嬰配奶粉,是當下最難的行當之一。

過去5年,新生兒數量明顯減少,存量萎縮,中國又集合了全球最強奶粉品牌,競爭激烈。

這樣一個內卷嚴重的賽道,一家起步于齊齊哈爾的公司,脫穎而出。

據調研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最新披露,2019—2023年,中國嬰配奶粉市場,飛鶴連續5年位居第一;在全球嬰配奶粉市場,連續3年銷量第一。

嬰配奶粉是乳業的核心品類之一,巨頭雲集,多年蟬聯第一,絕非偶然。尤其近五年,飛鶴營收實現15%以上的複合增長,大幅跑贏同行。

産業低谷期,它是如何做到的?

飛鶴董事長冷友斌的回答是:做正確的事、做長遠的事、做好底層的基礎。

“在海上看到冰山,露出的部分只占10%。”他形容,秉持長期主義的企業,真正功夫,在水下的90%。

守護全鏈條

市場是檢驗一家公司最好的標尺。

2023年,飛鶴市占率爲21.5%,每5個中國寶寶,就有1個喝飛鶴奶粉長大。信賴的根基,在于産品。

奶粉的質量管控,每一個環節都不容遺漏,以“原奶”爲例,就有很多門道。

牧場榨出來的原奶,往往含有各種微生物,業內用菌落指數衡量牛奶品質,一般來講,菌落指數越低,牛奶越優質。

在飛鶴的牧場,出産的生牛乳菌落指數爲5000單位。這一嚴苛標准,不僅遠低于國標的200萬單位,甚至優于歐標20倍。

有什麽秘訣嗎?

這麽高的品質,源于飛鶴坐落的北緯47度世界黃金奶源帶,這裏黑土地極爲珍貴,被譽爲“耕地中的大熊貓”,全球僅存0.1%。

黑土中有機質含量極高,且土壤保水性好,有利于植物吸收,所以“黑土優品”都以高品質“出圈”。

再加上這裏凍土期長達6—7個月,深達2米的黑土被徹底凍住,細菌得到抑制,更保證了黑土奶源的純淨和高品質。

飛鶴奶源的高品質,還與嚴格的微生物控制密不可分。

比如,每頭牛在擠奶時,都要經過嚴格的藥浴、消毒等流程。

飛鶴尤其要求,每頭牛在每次擠奶時,丟掉前三把奶。

內部有人測算過,公司的出奶牛數,一般在5萬頭左右,一天要擠4次奶,照這種處理,每天要丟棄5噸奶,一年合計2000噸。

正常市況,一噸原奶大概3000—4000元,每年大幾百萬扔掉了。

單單擠奶一個環節,白白多花數百萬,許多人有點費解,在飛鶴眼中,守好第一道關,投入再大也值!

“在質量控制上,公司總給人一種不計成本的感覺。”內部員工這樣說。

車間潔淨度能達到10萬級潔淨標准

世界上主流的奶粉生産工藝,都離不開噴霧幹燥,設備微妙的差異,會導致奶粉的顆粒大小分布有所不同,一旦顆粒偏差大,不夠均勻,奶粉品質就不穩定。

在國産奶粉中,飛鶴率先引入PSD粒徑分析技術,通過激光分析出奶粉的顆粒大小分布占比,獲得數據後,再通過分析奶粉粒徑的中位值、徑距和比較面等參數,對比數據庫的整體情況,調整工藝。

這樣,飛鶴將粒徑差距控制在了3%,保證每一批奶粉的顆粒,誤差都在幾微米內。

受益于此,油脂包埋效果更好,奶粉就能存得久,且能閃溶,快速成奶。

從源頭的水土、牧草,一直到牧場、工廠,飛鶴將匠心精神注入到全鏈條,成就品質標杆。

勇闖無人區

一家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會忍住眼前誘惑,更會自我要求,既要解決前進路上的每個核心痛點,還要敢于踏入無人之境,打破行業最難的壁壘。

嬰配奶粉,看著不稀奇,其實,牽涉數十種配料、營養成分,手握核心技術,才能不受制于人。

嬰配粉有種原料,叫做乳鐵蛋白,是母乳中的重要活性蛋白,也是嬰幼兒先天防禦系統的關鍵成分之一,稱作“健康的第一道免疫防線”。

提取乳鐵蛋白的核心技術和工藝,全在國外供應商手裏。2017年,乳鐵蛋白新國標實施,原料價從每噸3000多塊,飙漲到3萬塊。

飛鶴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國內沒有經驗可鑒,突破難度很大,擺在面前的,是一條未知的路——光是制造用于吸附液體奶中乳鐵蛋白的樹脂,他們就花了大半年時間。

最終,團隊花費六年,投入近億元,嘗過成千上萬次失敗,建成國內首條乳鐵蛋白自動化生産線。

飛鶴乳鐵蛋白生産線

小小的奶粉,數十種成分,飛鶴已拿下制造脫鹽乳清等多種關鍵原輔料的技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中國寶寶的口糧,不用再擔心被“卡脖子”。

更值得一提的是,飛鶴代表中國,致力于創新技術,向國際輸出中國標准,提升中國奶粉的話語權。

比如,母乳低聚糖(HMO)、骨橋蛋白(OPN)是嬰配粉中兩種重要成分,飛鶴牽頭制定的兩個團隊標准——《嬰幼兒配方乳粉中7種母乳低聚糖含量的測定-液相色譜質譜法》《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骨橋蛋白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均爲該成分在國際上的首個檢測方法標准。

飛鶴研發人員正在調試實驗設備

據統計,2009年至今,飛鶴已承擔25項國家及省級重要科研項目,覆蓋母乳研究、産品研發、關鍵原輔料的研究與開發、規模化奶牛養殖技術創新等各個領域,填補大量國內空白。

這些細處的點點滴滴,費時費力,很多消費者看不見,飛鶴還是堅持去做。

現在,飛鶴是奶粉領域研發最慷慨的公司之一,年投入高達5個億左右,2023年入選“民企研發投入500強”。

布局腦科學

堅持長期主義,守成是不夠的,敢于主動做前瞻性布局,才能奪取未來的制高點。

“科技驅動未來,既要跟上時代、又要自主創新、更要守護良心!”2023年末的合作夥伴年會,冷友斌說,必須儲備未來十年的産品創新。

冷友斌

在奶粉行業,飛鶴已將“腦科學”,視作引領性的品牌之魂,緊鑼密鼓投入研發,彙聚全球頂級的研發資源,搶先一步破局。

人一生中,從在母親肚子那一刻起直至2歲,是極其重要的1000天。這個關鍵階段,腦發育是寶寶成長最重要的部分。

“嬰兒出生第一年,約60%的能量會用于大腦發育生長,三歲前,大腦發育完成80%。營養是早期腦發育最關鍵的環境因素之一。”飛鶴首席科學家蔣士龍說。

全球腦科學戰略發展方向

2023年5月,飛鶴聯合北大醫學部,啓動“生命早期腦科學研究計劃”,以期推動更精准的生命早期營養幹預、疾病預防和産品落地。

其後,飛鶴團隊又專門赴美,聯合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全美兒童醫院排名居首),兩家共建“腦發育基金會”,推進遺傳、營養、環境對兒童大腦發育及認知影響的科學研究,打造開放性的研究平台。

這些努力已取得階段成果。

飛鶴腦發育戰略發布會

比如,飛鶴與北大醫學部合作,首次發現中國母乳DHA:ARA的比例爲1:1.7,改變了以往嬰配粉按照歐美標准設計産品,參照該中國母源脂肪酸比例,用于改進産品。

執迷産品,探索前沿,飛鶴正是一個奶粉賽道的“孤勇者”。

“只有‘堅韌’才能長久,而這份‘堅韌’,既要靠體力、又要靠腦力、更要靠心力。”

冷友斌說,好的企業,必須想到明天。

蟬聯嬰配粉第一的飛鶴,已試水成人營養、健康零食等新賽道,希望依托品質、技術和全球化,繼續穿越周期。

未來,飛鶴拔得頭籌的品類,可能不限于奶粉。

1 阅读:23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