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法院發布勞動爭議案件審判白皮書暨典型案例

廣州交通電台 2024-05-16 19:50:24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今日(16日)召開“廣州法院勞動爭議案件審判白皮書暨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廣州法院勞動爭議十大典型案例,案例涵蓋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履行、勞動紀律、解除勞動關系等勞動關系發展變化始終,爲勞動爭議案件提供了“全鏈條”指引。

據統計,2021年-2023年期間,廣州兩級法院引入訴前調解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98547件,其中,成功調解50340件,訴前化解率達51.08%,爲推動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構建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廣州市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姜耀庭指出,廣州法院近年來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高度重視勞動爭議案件審判,積極推進勞動爭議訴源治理,創新開展了勞動爭議前端預防、中端提質、末端鞏固的勞動爭議治理,以全過程能動履職、全鏈條訴源治理、全方位司法服務推動更多案件源頭化解、前端化解、實質化解,力促案結事了、政通人和。

白皮書就2021-2023年廣州兩級法院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情況進行了分析總結,旨在引導企業依法合規用工,勞動者合法理性維權。白皮書全面回顧了三年來廣州地區的勞動爭議糾紛,特別是對2021年-2023年的二審勞動爭議案件進行了逐案統計分析,整理歸納了勞動爭議案件審判實踐中的典型情況,並總結整理了勞動爭議訴源治理的有效舉措,以期爲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助力社會繁榮穩定貢獻廣州司法智慧和力量。

白皮書介紹,2021年-2023年期間,廣州兩級法院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57209件。案件主要呈現特點如下:

勞動爭議主體日益多元

2021年至2023年,在廣州市法院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中,中高級管理人員、高新技術類、超齡務工人員等爭議主體有所增多,身份日益多元;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勞動者入職後的半年至三年,占案件總數的42.79%。勞動爭議涉行業領域從建築業、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向教育培訓、高新技術、餐飲酒店、物業服務、電子商務等行業延伸。涉訴用人單位的組織類型主要集中于有限責任公司,占比85.72%,其中,一人有限公司占比25.51%。

勞動爭議訴求涉及面廣

勞動爭議案件訴訟請求兼具財産屬性和人身屬性,訴訟請求複合化特征明顯,當事人往往在同一案件中就多個請求一並主張權利,涉及單一訴訟請求的案件數量極少,僅占案件總數的6.2%;訴訟請求內容涉及工資報酬類的案件數量位居所有案件中的第一位,占案件總數的96.25%。

確認勞動關系之訴占比較大

2021-2023年,涉確認勞動關系的案件數量占全部勞動爭議案件總數的37.53%,占比較大。經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勞動者的維權能力不斷提升,確認勞動關系一般是訴請補繳社保、工資差額等勞動權利的基礎。另一方面,平台經濟推動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但現有勞動法律法規對新就業形態下用工關系問題尚存法律空白,爲勞動爭議審判實踐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在對2021-2023年廣州法院審結的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分析後,白皮書提煉總結出確認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簽訂、工資福利、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保險待遇等勞動爭議案件審理中的5大類20項典型情況,爲依法用工提供了操作指引,有效回應了勞動者司法需求。

在確認勞動關系方面,主要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主體資格、用工事實的認定、預約合同、新業態用工、與承攬、合作等關系的區分進行了分析;在勞動合同簽訂方面,主要對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訂立、二倍工資差額的仲裁時效、計付期間和計算基數等進行了討論。

在工資福利方面,主要對産假工資、醫療期工資、績效工資、報銷款等進行了整理;在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方面,主要對調崗調薪、經濟性裁員、嚴重違反規章制度、離職、競業限制等進行了探討;在保險待遇方面,主要對社會保險費繳納、已達退休年齡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進行了總結。白皮書還對當前廣州法院勞動爭議糾紛訴源治理工作機制進行了介紹。

在前端預防方面,通過構建“法院+”解紛平台、打造“調解+”解紛模式、強化“智慧+” 解紛服務,逐步構建起勞動爭議訴源治理“服務網”,實現抓早抓小“治未病”。在末端鞏固方面,通過不斷釋放司法建議效能、提升信訪工作質量、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等方式,進一步減少勞動爭議案件轉化爲更多衍生案件,實現深度治理“防再病”。

三年來,廣州法院共提供勞動爭議領域普法宣傳和司法服務近300次,服務群衆超萬人次,持續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廣州交通電台、通訊員:張雅慧、王會峰、闫馨蕙的報道。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