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5測試釋放燃油,印媒卻幸災樂禍地稱,是發動機質量問題冒黑煙

放飛的季節 2024-04-11 16:01:31

近期,互聯網上出現一則殲-35隱形戰鬥機的飛行視頻,在其升空爬高期間,突然機體尾部噴口噴出了燃油,不仔細看就像是噴出了黑煙一般。

對此,印度相關的媒體可樂壞了,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稱,中國研制的殲-35隱形戰鬥機發動機存在質量問題,在飛行中會冒出濃濃的黑煙。

此外,印度“防務研究”網站還聲稱這款中國山寨俄羅斯的RD-93渦扇發動機,正因爲燃油不充分燃燒,才會冒出濃濃的黑煙,毀掉了中國人苦心設計的隱形性能。

其實,稍有軍事常識的網友,通過對互聯網上這則殲-35飛行視頻的研判,就能夠得出一個結論,這架殲-35隱形戰鬥機在進行飛行測試,其中,有一個項目就是空中釋放燃油。

戰鬥機,在滿油滿彈起飛時,一旦遭遇突發的飛行員難以及時處置的空中事故,那麽它久必須降落到地面,或者是航空母艦上,由機械師處理機械故障等。

戰鬥機降落是有嚴格要求的,最大載荷狀態下降落,容易引發著落事故,危及戰鬥機和飛行員的安全。就抛掉燃油箱、導彈等機載武器,將戰鬥機的最的重量降下來。釋放機體內部的富裕燃油,也是“帶病”降落前的戰鬥機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對于殲-35艦載戰鬥機而言,輕載降落是極其重要的,它要降落的是航母,而非陸地機場,降落的風險要遠超陸地機場。尤其是在風大浪高的海上,數萬噸的航母在海上搖晃是很厲害的。

抛棄彈藥、機內燃油,將殲-35機體重量迅速降下來,有利于“帶病”的殲-35艦載戰鬥機在航母上的著艦,順利地降落,保障艦載機、飛行員和航母的安全。

從殲-35進行釋放燃油的測試,表明中航集團成飛公司研制的殲-35隱形戰鬥機,成爲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的戰鬥機,飛上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可謂指日可待。

殲-35,其前身FC-31“鹘鷹”1.0版,裝備了兩台俄制RD-93發動機,稍早些時候在參與珠海航展時,升空進行飛行表演時,確實存在機體尾部冒出濃濃黑煙的現象。

現在,在601所指導下進行飛行測試工作的殲-35,是FC-31“鹘隱”3.0版,已經換裝了兩台國産渦扇-19中推發動機,在飛行時就不存在機體尾部冒出黑煙的現象了。

中印同爲人口最大,也都是全球的發展中國家,但在軍工領域印度與中國,兩者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殲-35是中國第二款隱形發動機。

中國第一款隱形戰鬥機殲-20,早就裝備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南西北中(戰區)空中部隊,據美媒報道産量已經突破300架大關,至少裝備了中國空軍11個戰鬥機航空旅。

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研制的國産AMCA隱身戰鬥機,有兩個不同的版本,目前均還停留在PPT階段。MK1型類似韓國的KF-21,機腹位置擁有半埋式彈倉設計,用來外挂4枚中程遠程空空導彈,不屬于真正的隱形戰鬥機,只能稱是半隱形戰鬥機,最多也就4.5代機的技術內核。

MK-2型在機腹位置設置有隱蔽彈倉,才稱得上是隱形戰鬥機。AMCA-MK1版本爲部分隱身型號,預計在2028年-2029年左右量産服役;AMCA-MK2版本則爲完全隱身版本,預計在2032年左右量産服役。

當然,這還是印度媒體對AMCA-MK1型半隱形戰鬥機和AMCA-MK2型隱形戰鬥機最樂觀的猜測,還未考慮到印度在研制隱形戰鬥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某些不確定的因素。

總之,印度媒體對于殲-35進行空中釋放燃油的測試,幸災樂禍地稱國産發動機質量不過關,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只是在有意貶低殲-35這款隱形戰鬥機。

其實,印度的AMCA隱形戰鬥機,到現在還八字還沒一撇呢!最終該項目能否研發成功,還存在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況且,印度國産單發輕型戰鬥機LCA“光輝”號,還不是引進通用電氣公司的F404渦扇發動機,所以印度媒體嘲笑中國殲-35戰鬥機上的國産化WS-19渦扇發動機,讓中國網友感到不可思議,可能是妒忌心理作祟吧!

3 阅读:1363

放飛的季節

簡介:寫些涉及國際事務或軍史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