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平定北方花了8年時間,爲何劉備和孫權沒有趁機北伐?

文诩曆史 2024-04-20 16:58:04

官渡之戰後,雖然曹操獲得戰事的勝利,但是實力仍舊不能完全撼動北方的袁紹。而在兩年後,袁紹的離世,才讓曹操真正踏足河北。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裏,曹操一直將精力投入到河北之地,先攻破邺城,再消滅袁譚,之後拿下幽州,一直到袁家兄弟的首級被公孫康送來,曹操才算是真正拿下了河北之地。

而在曹操北征的幾年間,爲何劉備和孫權沒有趁機北伐,拿下一些土地呢?

其實不是他們不想,只是各有各的難題。

從公元200年一直到公元208年,是曹操勢力急速壯大的時間點,因爲在這8年間,曹操拿下河北四州,統一北方,徹底成爲當時天下第一的諸侯。

而在同時,劉備和孫權都在幹什麽呢?

首先說劉備。

劉備在官渡之戰前脫離了袁紹,來到汝南收攏了劉辟、龔都等黃巾軍,當時的曹操雖然主要精力在北方,但是也明白劉備的危害,因此不會讓劉備壯大,派蔡陽前去追擊,只不過被劉備反殺。

建安六年,曹操並沒有北征,而是討伐劉備,劉備慘敗于是逃往荊州投靠劉表,劉備也因此被劉表安置在新野地區。

建安七年,當時曹操北上,劉備勸說劉表趁機北上,而守衛在後方的夏侯惇、于禁等人率軍前去阻擊,雙方在博望坡相遇。此戰,因爲夏侯惇輕敵被劉備擊敗,但是劉備也因爲兵力不足只能收兵。

在接下來的幾年間,劉備一直在新野地區收攏民心,不少荊州豪傑都去歸附劉備,再加上蔡瑁等人的讒言,因此劉表對劉備也是有著提防。正是如此,劉備在那幾年只能在新野蹉跎歲月,因此才會發出“髀肉之歎”。

在建安十二年,曹操追擊袁尚兄弟的時候,劉備曾向劉表提議北上,但是並沒有得到采納。也正是同一年,劉備爲了尋求能人,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出山相助。

不過此時,曹操已經將河北平定,劉備就徹底失去了北上的時機。

再說說孫權。

劉備因爲客居荊州,再加上實力弱小,很多事情確實身不由己,沒辦法北上,那麽作爲江東之主的孫權又在幹什麽呢?

在建安五年,也就是官渡之戰的那一年,江東正發生政權更替。因爲孫策遭到刺殺,最終不治身亡,只能由孫權繼位。

雖然當時的孫權名義上是江東之主,但是因爲孫家剛剛統一江東時間不長,民心還沒歸附,更是有廬江太守李術反叛。因此這個時期的孫權只能穩固自身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對外擴張。

經過兩年的統治,孫權算是基本穩定了江東之主的地位,但是這個時候,孫權的進攻方向並不是趁機北上,而是將目標定在江夏。因爲江夏太守黃祖是孫權的殺父仇人,攻打江夏一方面可以報仇,另一方面擴張。

無論是魯肅的榻上策,還是甘甯的二分天下的建議,都是要將荊州歸于自己的手中,而江夏是必然要奪取的橋頭堡。

正是如此,孫權從建安八年一直到建安十三年,三次進攻江夏,成功消滅黃祖,奪取大半個江夏郡。

除此之外,江東內部不穩定因素衆多,尤其是山越人,因此如果不能穩定江東民心和世家大族,解決山越問題,孫權根本不會北上。

因此,孫權不北上的原因一方面是爲了穩定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因爲荊州才是孫權的首要進攻目標,而不是北方。

後來孫權之所以一直北伐,就是因爲與劉備結盟,沒有對荊州用兵的理由,自然只能北上攻打合肥。

綜上所述,在建安五年一直到建安十三年,無論是劉備還是孫權都有著各自無法北上的原因,劉備是有心無力,而孫權是志不在此。正是如此,讓曹操在平定北方的8年間沒有後顧之憂。

0 阅读:126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8:24

    因爲劉備和孫權的反應比袁紹還慢

  • 2024-06-10 21:49

    官渡之戰的當年,孫策才死。孫權才繼位,繼位以後六郡叛五郡,內部都處理不了,並且有劉表在旁,兩家是有仇的,根本沒能力北伐。 劉備當時沒人沒地盤,沒有北伐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