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5位雍州刺史:除了郭淮,你還知道哪一位?

情懷曆史 2024-05-03 21:41:23

東漢興平元年(194年),朝廷分涼州河西武威、酒泉、敦煌、張掖4郡置雍州。建安十八年(213年)擴大州域至關中、隴右一帶。三國以後,雍州屬于曹魏的疆域,並且州域縮小至今陝西省關中平原及甘肅省黃河以東一帶。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曹魏的5位雍州刺史。

一、張既

張既(?—223年),字德容,馮翊高陵(今陝西西安市高陵區)人。張既舉秀才出身,授新豐縣令,治績爲三輔第一。河東之戰時,勸說馬騰參與討伐高幹、張晟叛亂。遷京兆尹,聯合夏侯淵平宋建,定臨洮,取狄道,安郡民,遷徙氐人。張魯投降後,張既建議曹操遷徙漢中百姓充實三輔,輔助曹洪擊敗吳蘭。

魏國建立後,拜尚書。黃初二年(221年),臨危受命,拜雍州刺史。作爲曹魏第一任雍州刺史,張既平定諸胡叛亂。遷涼州刺史,封西鄉侯。在任期間,降蘇衡,鄰戴衆,修工事,安撫百姓,平定西平郡麹光叛亂。一生以惠政聞名,征辟楊阜、胡遵等人,皆有名位。黃初四年(223年),張既去世。魏明帝曹叡即位後,追谥肅侯,其子張緝爲關內侯。

二、郭淮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濟,太原陽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郭淮出自太原郭氏。東漢末年,郭淮舉孝廉出身,任平原郡丞、五官中郎將門下賊曹、丞相兵曹議令史、征西將軍(夏侯淵)司馬。定軍山戰敗時,郭淮收集殘兵,聯合杜襲共推張郃爲主將,迅速穩定局勢。

張既去世後,郭淮擔任雍州刺史,賜爵射陽亭侯,遷鎮西將軍(曹真)長史,阻止諸葛亮北伐,料敵精准,屢立戰功。正始元年(240年),郭淮擊退蜀國姜維。後累遷征西將軍,都督雍州涼州諸兵馬。嘉平二年(250年),郭淮遷官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封陽曲侯。

正元二年正月癸未日(255年2月23日),郭淮去世,追贈大將軍,谥號爲貞。相對于張既,郭淮因爲抵擋諸葛亮和姜維北伐,所以擁有更高的知名度。

三、陳泰

陳泰(?~260年),字玄伯,颍川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出身颍川陳氏。陳泰早年起家散騎侍郎,其父陳群死後襲封颍陰侯,曆任並州、雍州刺史、尚書等官職。和郭淮一樣,陳泰在擔任雍州刺史的時候,也參與抵擋蜀漢北伐的戰役。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變發生時,陳泰力勸大將軍曹爽投降,因此得到掌權的司馬懿父子信任。此後,陳泰外調雍州任職,任內成功防禦蜀將姜維的多次進攻。後被調回朝中任尚書右仆射,曾隨司馬昭兩度抵抗東吳的進攻,又改任左仆射。景元元年(260年),陳泰去世,追贈司空,谥號穆侯。

四、王經

王經(?—260年),字彥緯,冀州清河郡人,三國時代曹魏大臣。王經爲寒門出身,因得到同鄉崔林的賞識,被提拔任官。其母說他太快出頭會不吉利,但他平步青雲,曆任江夏太守、雍州刺史。正元二年(255年),蜀將姜維攻入隴西郡時,他率軍出狄道城迎擊蜀軍,卻被擊敗。被包圍在城中,陷入窮途末路的境況。幸虧得到大將陳泰和鄧艾的援助,合力擊破姜維,才脫險。

此後,王經被朝廷召回。不久之後遷司隸校尉、尚書。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召見王沈、王經、王業,提出進討司馬昭的計劃。王經進谏,也即反對曹髦貿然行事,但是,曹髦沒有聽從王經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王沈、王業向司馬昭告密,王經不從。司馬昭弑君後,王經因未向司馬昭告急,而和其母一同被逮捕並被處死。

五、諸葛緒

諸葛緒(生卒年不詳),字佑明,琅邪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諸葛緒以門蔭入仕曹魏,曆任泰山太守,打退東吳孫峻進攻。後在曹魏末期擔任雍州刺史,參與魏滅蜀之戰,負責牽制姜維退路,之後其部隊被時任鎮西將軍的鍾會收編。西晉建立後,諸葛緒被冊封爲樂安亭侯,曆任太常卿、衛尉卿等官職。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