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套了?佩洛西“變臉”,40名民主黨人施壓拜登,特朗普坐收漁利

志宏教授 2024-04-11 12:34:07

隨著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使館一事持續發酵,伊朗誓言報複,外界都心知肚明,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對抗已經在所難免。

如今的不確定性就在于,伊朗會在什麽時候、以什麽樣的方式報複以色列,以及報複力度會有多大,會不會引發雙方的全面沖突?

此外,與巴以局勢一樣,美國的態度也是影響伊以對抗如何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如果伊朗開始報複後,美國介入其中,幫助以色列,那麽伊朗與美國發生沖突的可能性將隨之上升,緊張局勢可能迅速失控;反之,如果美國袖手旁觀,那沖突將僅限于伊以兩國之間,戰火外溢的可能性較小。

日前,伊朗已經向美國發出警告,稱美國如果不想受到傷害,就盡量遠離以色列。對此,美國則回應稱,要求伊朗不得打擊美國在中東的設施。

可見,伊朗還不想將美國作爲報複目標,否則不會發出“不想被打就站遠點”的警告,而美國雖然也不想被戰火波及,但卻依舊沒有在“是否幫助以色列”一事上給出明確回應。

畢竟,美國和以色列是盟友關系,若白宮對伊朗報複以色列袖手旁觀,美國內部的猶太裔選民勢必會向拜登表示不滿,但如果插手伊以恩怨,美國很可能被迫卷入沖突,而在美國大選來臨之下,美國若卷入新沖突,將進一步打擊拜登政府的支持率,給拜登參選增加更多阻礙。

然而,正當白宮開始猶豫要不要幫以色列之際,美政壇突然傳來了一個重磅消息——民主黨人聯手向拜登“逼宮”了。

7日,中新網消息,美媒CNN報道稱,包括美國前衆議院議長佩洛西在內的40名民主黨議員聯名致信拜登,呼籲美國停止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起因是前不久國際慈善組織“世界中央廚房”的7名援助人員在加沙開展工作時,因以軍空襲身亡,而這7人分別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等國,其中一人還擁有美國和加拿大雙重國籍。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慈善組織7名成員遇難一事,白宮曾表示“憤怒、心碎”,並要求以色列查明此事,給美國一個交代。事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親自致電拜登,主動承認該襲擊事件是“以色列的錯”。

然而,拜登政府一邊表示“憤怒”,另一邊卻決定向以色列出口一批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F-35戰機和2300多枚炸彈。

而佩洛西等40名民主黨議員的聯名信中,便明確反對拜登政府這筆對以色列的軍援,認爲這些武器將引發多起大規模傷亡事件,加劇加沙人道主義危機。

更要注意,作爲民主黨元老級人物,佩洛西與拜登關系親密,此前佩洛西甚至公開支持美國向以色列提供軍援,如今突然“變臉”,反對美國對以軍援,恐怕不只是因爲擔心加沙人道主義危機升級這麽簡單。

畢竟,一向爲了利益不擇手段的美國,何曾因爲人道主義問題而主動放棄過攫取利益?

或許,更准確的解釋就是,在佩洛西等民主黨人看來,停止向以色列供武,要比繼續提供軍援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尤其是在佩洛西此次發聲並且“變臉”的情況下,這一觀點似乎正在成爲民主黨主流意見。對此,拜登不得不給予重視。

對此,怎麽看?且談3點粗淺看法吧。

1,美國大選是目前美兩黨、拜登政府最看重的大事,其優先級高于巴以沖突、伊以矛盾是必然的。

因此,佩洛西突然“變臉”並帶頭向拜登政府“逼宮”,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出于大選考量。

畢竟,自從巴以沖突發生以來,拜登政府因支持以色列、向以提供軍援,已經引發了美國各界不滿,拜登的支持率更是持續下降,並被特朗普反超。大選在即,拜登若再不做出改變,總統寶座很可能拱手相讓。

並且,特朗普曾撂下狠話,如果他贏得此次大選,究竟對拜登家族和佩洛西、希拉裏等人展開調查,明擺著是打算“清算”民主黨,這令佩洛西等人不得不提高警惕。

2,佩洛西與拜登關系親密,如今公然帶頭向拜登施壓,顯然不是沒有預兆的,估計提前和拜登通了氣,甚至這出戲背後,可能有民主黨內部自導自演、“唱雙簧”的情況在。

畢竟,拜登自己非常清楚,他已經因爲在巴以沖突上的政策而“丟分”了,但要是突然改變態度,以色列勢必不滿,如果民主黨帶頭施壓,拜登相當于有了台階下,內塔尼亞胡即便心有不滿,也找不到拜登頭上。

因此,佩洛西此次出山並帶頭向白宮施壓,很可能預示著美國對以色列的態度將發生轉變。

3,民主黨“內讧”,特朗普或坐收漁利。

畢竟,拜登如果繼續保持原有的政策,其支持率會繼續下跌;如果拜登改變對巴以問題的政策,引發以色列與美國猶太裔選民不滿,支持率同樣會受到影響,而特朗普即便什麽都不做,也能從中獲利。如果特朗普在趁亂“煽風點火”,抨擊拜登,沒准還能收獲更多選民支持。

可見,不論巴以沖突也好,美政壇局勢也罷,都正迎來新一輪的變數與動蕩。接下來,且看局面會如何發展吧。
0 阅读:772

志宏教授

簡介: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