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曆者說:1985年,軍部小食堂被叛徒槍擊前後

峻輝聊過去 2024-04-25 03:44:43

1985年6月,時值越南戰爭期間。

解放軍67軍中越前線駐地,突然傳來陣陣槍響。

在戒備森嚴的的67軍軍部小食堂,竟有人持槍向軍部首長射擊!

那麽,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麽?

作爲刺殺事件親曆者的黃新將軍,又有著一段怎樣的回憶?

軍部小食堂突發槍擊

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調撥解放軍大部隊,輪番前往老山與者陰山作戰的決定,史稱“兩山輪戰”。

1985年春節不久後,解放軍67軍奉命開赴雲南,參與對老山的輪戰。

身爲67軍參謀主任的黃新將軍,隨部赴滇作戰。

殊不知這一遭,黃新將軍竟會與自己的父親一樣,遭遇刺殺。

6月30日晚上,67軍軍部首長在結束一天的作戰任務後,齊聚軍部小食堂。

接到作戰命令後,很多首長到了飯點都會下到基層部隊,與戰士們同吃。

留在軍部工作的將領們,也會同一時間在小食堂開飯。

然而這一次所有人都未料到,竟有人手持沖鋒槍,在靜靜觀察著小食堂的動靜。

當晚的飯桌上,67軍將領們盡數到齊。

張志軍軍長坐在飯桌中間,對著門口,佟寶存副軍長、粟戎生參謀長、政治部劉主任、黃新參謀主任,分別坐在軍長的兩側。

跟平時一樣,飯桌上大家在不停討論前線事宜。

可忽然間,一陣急促的沖鋒槍點射聲傳來!

與此同時,一行子彈從黃新將軍耳邊劃過,帶起一陣冷風。

身經百戰的各位將軍,立刻反應過來有意外發生,趕緊臥倒在地,尋找掩體。

與此同時,又是一段長點射來襲,二十多發子彈打了過來,直到一梭彈夾打空。

趁著這個間隙,軍部各處的人迅速沖出,黃新將軍也奪門而出,跳出門外躲在附近一個土坡處,觀察著外面的情況。

“砰砰!”

遠處又傳來兩聲槍響,就是不知道是我方追擊戰士所爲,還是凶手仍在作案。

很快,黃新將軍的警衛員侯衛東趕到身邊,將其護送至不遠處一間木板房,寸步守候。

在侯衛東之後,其他首長的警衛員們也迅速到位,彎著腰從四處靠近小食堂。

沒多久,好幾位負傷的首長就被擡了出來。

黃新將軍趕緊跑了過來,檢查幾位首長的傷勢。

張志堅軍長右臂被子彈擊中,好在沒有傷到骨頭,受傷不重。

劉主任右胸、手臂、手掌多處中彈,失血嚴重,好消息是沒有被射到內髒。

還有一名炊事班的戰士小于,身中兩發子彈,脾髒、腎髒被擊穿,失血過多陷入昏迷。

黃新將軍趕緊指揮衛生部的人員,將傷員送往最近的142夜戰醫院,並通知院方不惜一切代價搶救傷員。

此時,衆人尚不知道作案凶手到底是誰,還以爲是越南方面的特工來襲。

因此,佟寶存軍長、粟參謀長迅速前往指揮所,指揮部隊做好戰鬥准備,防止敵人趁此機會發動偷襲。

黃新將軍一下子成了現場最高指揮,而捉拿凶手的重任,也落在了他的肩上。

凶手是誰?

黃新將軍立刻召集軍部人員,召開緊急會議。

戰爭期間,各部門效率極其高效,在沒有任何布置的情況下迅速運轉起來。

會議5分鍾後,凶手就被初步鎖定——炊事班戰士王忠秋。

據悉,來自通信班的女戰士孔紅,工作期間親眼目睹了王忠秋手持槍械,向軍部小食堂射擊的全過程。

事發時,孔紅正在小食堂後方的通訊車中當值。

6月的雲南,空氣格外炎熱,因此戰士們進入通訊車後,都會把車的門窗打開通風。

當時,孔紅正坐在車廂後方用餐,突然就聽到一陣槍響。

下意識的擡起頭,只看到一名身著解放軍軍服的士兵,正端著一把沖鋒槍,通過窗戶向小食堂射擊。

孔紅當場被嚇懵,緩過神來時凶手已經完成刺殺,奪路而逃。

她很快將情況報告上去,孔紅雖然叫不出那名戰士的名字,但大家都在軍部工作,她十分肯定的表示,那個人就是司令部炊事班的炊事員。

軍部管理處趕緊查驗炊事班人員,發現王忠秋的確不見了身影,配槍也消失不見。

基于此,王忠秋的凶手身份幾乎可以被坐實。

接下來,就是對這個叛徒的全力搜捕。

王忠秋手裏還有子彈,要是讓他闖到別的地方,極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傷亡。

黃新將軍趕緊組織會議,與衆人一起商討捉拿凶手的方案。

他提出,從幾次槍響和凶手幾次露面的地點入手,以這兩條線爲線索,沿著兩條方向進行搜捕。

各部人員,有的分析凶手逃跑路線,有的提供線索,衆人很快就確定了一條抓捕方向。

據警衛連連長表示,他在聽到槍聲後立刻沖到外面,一邊警戒一邊順著槍聲觀察,發現周圍只有右邊山坡上,有一道身影在往外跑。

當時正是飯點,戰士們大多都在食堂吃飯。

因此可以大致鎖定,這個人應該就是王忠秋。

警衛連連長直接追了上去,只可惜剛追出幾十米,那道身影就忽然消失不見。

“他消失在什麽地方?周圍是什麽地形?”黃新問道。

連長表示,王忠秋消失的地方,距離軍直屬分隊駐紮地點很近。

並補充說:“我估計他不敢往那裏跑,當時很多人都聽到了槍聲,開始往外沖。”

“你當時距離他有多遠,他有沒有可能穿過公路,跑到對面的山上去。”黃新又問道。

“我們相隔不過幾十米,從我追出去到他突然消失,一共也就十幾秒,應該不可能跑過公路,畢竟那地方距離他消失的地點,足有三四百米。”連長回憶說。

接著,黃新又讓他仔細回憶,凶手消失的地方有沒有可以躲藏的地方。

連長一拍腦門說道:“周圍好像有一個蓄水池!”

黃新突然想到,凶手極有可能躲到了蓄水池中。

于是他趕緊命人將水池蓋住,再派出人員嚴格看管巡視,一旦發現凶手,馬上逮捕!

如有反抗,就地擊殺。

隨後,黃新將軍又進一步作出部署。

首先,在我軍駐地各處設立多個崗哨,防止凶手越境跑到敵人領土,或者悄悄溜到大後方。

其次,在內部展開嚴查,查明王忠秋身邊是否還有作案同夥。

最後,對此事作出反省,查明事情的真相。

凶手落網,水落石出

命令下達,67軍軍部聞風而動,迅速行動起來。

黃新將軍一行人,忙碌到次日淩晨4點多鍾。

隨後,他又趕往醫院看望張軍長等人。

軍部的各位領導基本無礙,可炊事班的小于戰士,卻因爲傷勢太過嚴重,犧牲在了醫院裏。

而當黃新將軍回到軍部後,馬上收到了來自看守人員的消息,王忠秋找到了!

7月1日早上五點半,戰士們在清查蓄水池時發現,裏面有異樣漂浮物,打撈起來一看,正是已經死亡的王忠秋。

屍檢發現,王忠秋是用沖鋒槍自殺身亡。

將其從水中撈出來時,屍體已經僵硬,估計至少已經死亡8個小時以上。

猜測認爲,他或許是認爲被封在了蓄水池中,求生無望,這才選擇飲彈自盡。

軍事小食堂刺殺案件,凶手落網,接下來只剩查明真相。

在相關單位連續多日的突擊調查後,發現王忠秋走上背叛犯罪道路的原因有三點。

首先,其性格本就十分極端。

據悉,王忠秋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加入軍隊的初衷就是爲了謀一份職業,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隨隊來到前線後,他目睹了不少野戰醫院傷員的慘烈情況。

其中還有不少人,與他是同鄉。

戰爭的殘酷性讓他頗爲感慨,覺得加入軍隊這條路走錯了。

與此同時,王忠秋軍隊之外的生活似乎也不順利。

他和女朋友始終沒能修成正果,原因是女方家裏反對。

來到軍隊後,與女友的聯系也越來越少,眼看這段感情就要無疾而終。

事業與愛情的雙重打擊,讓他逐漸對生活、對前途失去希望,焦慮不滿的情緒也逐漸演變爲對軍隊的失望,最後釀成錯事。

其次,王忠秋是一個猜忌心很重的人。

來到前線後,因爲交通不便遲遲收不到家中的來信,他就覺得家裏是不是出了什麽事?

從6月29日開始,部隊將士開始輪番上陣,王忠秋不知從哪裏聽到的流言,以爲像他這樣表現不好的戰士,都會被送上前線。

本就懶散怕死的他,悲觀的以爲自己馬上就要上戰場,因此格外焦慮。

最後,王忠秋對戰爭的恐懼,促使他踏出了犯罪的一步。

從6月中旬開始,67軍部隊開始輪流上前線,這是爲了鍛煉部隊的實戰能力,也是軍隊的要求。

爲了鼓舞將士們,軍隊機關幹部已經深入到前線,處處爲戰士們做表率。

可王忠秋卻十分排斥上戰場,認爲軍部領導好大喜功,所以才主動來到前線。

認爲自己即將上戰場的命運,是軍方領導造成的,因此頗有怨氣。

輪到上前線的那天,王忠秋謊稱自己得了病,當了逃兵。

回到宿舍後,他寫下一封遺書,然後開始計劃對軍領導的刺殺。

晚飯間,他看到小食堂桌子上擺了幾幅碗筷,就知道今天會有領導在此用餐,于是早早做好了准備。

當張志堅、黃新等將領用餐時,他扣響了扳機...

結語

因爲一己之私,因爲對上戰場的恐懼、對生活的不滿,王忠秋走上了一條極端道路,險些刺殺掉67軍的一衆將領。

如此極端可怕的行徑,著實令人後怕。

而落到走投無路、吞槍自殺的下場,也只能怪他自尋死路。

參考資料

人物專訪文章回顧系列之卅四:黃新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