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唯有這六人不服宋江,最終都棄宋江而去,結局一個比一個好

耳東品文史 2024-03-12 00:04:17

初讀《水浒傳》時,你是否也有類似的感受,即覺得這結局設定不太合理,施耐庵爲何要賦予自己一手捧起的梁山好漢如此淒涼的結局?

“罡星起河北,豪傑四方揚。五台山發願,掃清遼國轉名香。奉诏南收方臘,催促渡長江。一自潤州破敵,席卷過錢塘。抵清溪,登昱嶺,涉高岡。蜂巢剿滅,班師衣錦盡還鄉。堪恨當朝讒佞,不識男兒定亂,诳主降遺殃。可憐一場夢,令人淚兩行。”

何止淚兩行,要知道征方臘歸來的好漢都只剩下了三十來人,這幫強者的結局何至于此?答案或許很簡單,就因爲他們從來都沒有一個共同的願景。

一、表面的和氣

梁山好漢齊心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想也知道,一幫出身背景截然不同的人,就因爲同樣犯了事,聚集到一起,如何能不各懷鬼胎?

(梁山好漢劇照)

就拿秦明、扈三娘、盧俊義這些角色而言,以人之常情來揣摩他們的心路曆程,就該知道他們絕不可該誠心追隨宋江,畢竟他們每一個都是被宋江害得家破人亡,與其說是他們選擇在梁山落草,倒不如說他們是被迫落草,但作者還是無視角色情感,讓他們爲宋江賣命,結果都不得善終,其實這是不太合理的。

但通過書中的細節來看,倒是有另外六位好漢表現出了對宋江的不服,而他們最終都得了善終。

二、頂尖強者

菊花大會上,武松和李逵就公然反對了宋江接受招安的決定。

書中只道:“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

似乎他們二人才是最不服宋江的人。

(魯智深劇照)

錯了,相反,這二人反倒是最服宋江的,武松嘴裏雖說怕寒了兄弟們的心,但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在還未上梁山之前,武松可是第一個提出要接受招安的。

至于李逵,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完全就是宋江的忠犬。

此時他與武松站出來反對宋江,倒像是與宋江唱雙簧,畢竟宋江處罰了李逵之後,就再也沒人提過此事。

可見武松和李逵其實骨子裏還是屈從宋江的,而魯智深則不同,書中只道:“魯智深便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幹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他早已看透一切,在征方臘後,他便脫離了宋江,最終在六和寺出家,最後無疾而終。

三、世外高人

相對于魯智深而言,那梁山的四把手“入雲龍”公孫勝“開竅”得更早,當然,那也是因爲他身邊有高人相助,那高人即是他的師父羅真人。

(公孫勝劇照)

事實上公孫勝不止一次離開宋江,他早就看出透了這條綠林路不好走,尤其是宋江這種人只會帶兄弟們走向滅亡,所以後來的他聽從師父那“遇汴而還,逢幽而止”的勸誡,離開了宋江。

後隨師父羅真人一同修道,成了得道高人。

四、我行我素的漁夫

梁山的老大是宋江,這一點人盡皆知,但對于阮小七而言,這種說法卻未必合他的心意,畢竟他可是跟著晁蓋混的元老,或許在他心中,晁蓋才是真正的梁山之主,後來他選擇追隨宋江,也不過是因爲老大哥晁蓋死了。

筆者其實並不喜歡阮小七這個角色,畢竟他這人過于自我,我行我素,沒有將團隊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比如征方臘後,群雄都沉浸在失去兄弟的痛苦之中,然而他卻有心思穿起方臘的龍袍,差點因此連累了整個梁山團體。

(阮小七劇照)

畢竟書中是這麽說的:“卻說阮小七殺入內苑深宮裏面,搜出一箱,卻是方臘僞造的平天冠、衮龍袍、碧玉帶、白玉圭、無憂履。阮小七看見上面都是珍珠異寶,龍鳳錦文,心裏想道:“這是方臘穿的,我便著一著也不打緊。”便把衮龍袍穿了,系上碧玉帶,著了無憂履,戴起平天冠,卻把白玉圭插放懷裏,跳上馬,手執鞭,跑出宮前……又有阮小七受了诰命,辭別宋江,已往蓋天軍做都統制職事。未及數月,被大將王禀、趙譚懷挾幫源洞辱罵舊恨,累累于童樞密前訴說阮小七的過失。”

不過順著原著劇情讀下來,阮小七此舉更像是不服宋江的表現,此時他的大哥和兩位兄弟都死了,他也不願享受榮華富貴,于是鬧上這麽一出,也完全說得過去。

而脫離梁山的他最終也只是回到滄州爲民,無疾而終,上梁山對于他而言好似一場精彩的旅行一般。

五、海外三兄弟

要說梁山好漢中結局最好的是哪些,那麽李俊、童威、童猛自當排在榜首。

李俊其實救過宋江好幾次,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服宋江,征方臘的過程中,李俊就與那太湖四傑約定好要一同出海了。

兄弟們還在前方拼命,他卻已經規劃好了自己的退路,試問他如何還會在後續的征伐中出力?即便出力,也不可能爲了宋江去拼命了。

(李俊劇照)

而事後他果真如當初約定的那般,書中只道:“宋兵人馬,迤逦前進。比及行至蘇州城外,只見混江龍李俊詐中風疾,倒在床上,手下軍人來報宋先鋒……且說李俊三人竟來尋見費保四個,不負前約。七人都在榆柳莊上商議定了,盡將家私打造船只,從太倉港乘駕出海,自投化外國去了。後來爲暹羅國之主。童威、費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職,自取其樂,另霸海濱。這是李俊的後話。”

李俊當了國王,童家兄弟也成了高官,著實讓人羨慕。

反觀那些死心塌地跟著宋江混的,後來結局都不太好,從這六位好漢的事迹來看,跟對大哥很重要,懂得及時止損也同樣重要。

7 阅读:7468
评论列表
  • 2024-03-13 20:58

    真正好漢不多!

  • 2024-03-12 05:37

    梁山上一群烏合之衆沒一個好人。

    思安 回覆:
    對,你才是好人
    用戶36xxx78 回覆:
    林沖?武松?
  • 2024-03-12 15:16

    梁山上宋江最怕這四個人,一生都在提防,專家:宋江最怕黑李逵!

  • 2024-03-12 12:54

    梁山好漢結局個個都很慘,誰之過?難道是宋江錯了?

  • 2024-03-12 13:40

    宋江是真正的僞君子!

  • 2024-03-12 11:04

    爾何以知其識破宋江,假裝回鄉探母,而成爲水浒結局最好之人乎?此事與吾所言子欲善而民善矣有何關聯?

  • 2024-03-12 16:51

    爾何以知其識破宋江,假裝回鄉探母,而成爲水浒結局最好之人乎?此事與吾所言"子欲善而民善矣"有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