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主力思維是真正的認知突破

匠心態度 2024-05-15 02:52:29

股市裏的短線交易注重地是博弈之術,體現在技術和人性二個層面。但大家未必都清楚博弈的核心是什麽?

是因爲股票本身?還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好,有投資價值?

都不是,核心只有一個:收割散戶。

真正的短線技術,其核心就是一場立足于如何思考“吸引獵物、狩殺獵物”的隱匿交易哲學。

爲什麽說隱匿,因爲大多散戶看不透這個真相。沒有人甘心承認自己是主力資金的目標。所有交易的前提或基礎是認爲自己是聰明人。

很多人在股市玩了很多年,甚至終其一生還是虧貨,可能都不會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短線是主力們以散戶爲目標,利用特殊的手段,開展群體獵散行動的技術,這就是交易背後的實質。而股票、上市公司只是狩獵行動的工具。

主力們擅長預判和精心研究散戶的本性、喜好與xi慣,進而制定周密計劃,設置各種套路或陷阱來收割散戶們。

市場是變化的,散戶們吃一塹長一智,也在不斷地進化,主力資金們必然要升級進化,正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雙方或者三方(主力與散戶、主力與主力間)的博弈程度更加激烈。

但是,主流和核心是割韭菜的本質不會改變。

不論散戶在環境中如何進化,主力們升級套路的目標只有一個,從未改變,就是繼續薅羊毛,收割散戶!自有股市以來一直如此。

如果想做一位成功的散戶,就必須要有大資金的眼光,即擁有主力思維。充分了解羊群效應,還必須明白獅群的伎倆。

我們雖然不是獅子,更不能成爲羊群,而是要做一只狡猾的狼。

從散戶進化爲職業交易者的過程。就是從羊向狼進化,由一只經驗不足的狼向狡猾老辣的狼的演變過程。

所以,炒股票不是你掌握了一套技術就一定能成功。明白市場是什麽,技術是什麽,你才有可能成爲狼。但是要想成爲一只狡猾而老辣的狼,你還必須在市場的大海中去成長,積累豐富的經驗和磨砺心志。

一只富有經驗而老辣的狼,能夠非常清楚的感知到不同市場環境下羊群的變化和所好,同時也能深刻洞悉不同時期獅群的狩獵方法與行爲,再結合對整體環境或市場勝率的觀察,才能制定出自己有效的交易計劃。

狼雖然不是狩獵方案的設計者,但卻是方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因爲小資金成功的捷徑和優勢,就是讓主力資金爲自己擡橋。

道理一定要懂,做一個清醒的人。否則,兩眼一抹黑,目光短視,認知決定成敗。當知道了方向和背後的深層邏輯與規律後,如何應對與生存,甚至做得更好,這需要有科學合理的方法論來支撐。

沒有穩定的交易系統,理解得再透徹,也是一場空,無法落地,要麽不敢做,要麽做不好,在心態上有可能還不如啥都不明白的那些人,更糾結和痛苦,結果也並不一定比他們好,該虧的不會少虧。

下面以近期的機會和案例進行綜合講解,我們如何突破原有的散戶思維,盡可能地做到與主力同步(同時上車),就是要具有主力思維,理解與掌握主力們的常用行爲方式方法,讓他們無法甩開我們,更不能收割我們,做一頭聰明的狼。

本周最近一個細分題材是幹細胞,啓動于5/8日(周三)

根據我們許多人已經掌握的操作套路,看到一個題材啓動後,次日看它的強度或分歧程度,從中找合適的機會上車。

5/9日,收盤後的情況如下

共有八支票連板,說明強度大,有持續性,有可操作的價值。但如果你真這樣想,那還是沒有擺脫事後總結的圈子。機會在盤中,甚至在開盤或競價時。

當競價時,我們看到位先板的濟民醫療繼續一字板,南華生物一字連板,按照一字定方向的原則,我們可以做後排或創業板套利。

優選創業板的機會,我們演示一下過程,以及導出的結果如何

首板中的創業板票共五支(其中一支爲科創板個股),競價開得最好的是冠昊生物和開能健康,那就是重點盯這二個票。

因爲都開在約10個點或以上,保險一點還是以打板確認誰最後勝出,開能健康于10:28漲停,如打板進,5/10競價高開3個點,開盤即下跌,如果處理不及時,一個點的溢價也拿不到,又是白高興一場。

假設我們選擇的路線是進攻主板次強票,無論是做中源協和的回封,還是打板南京新百,次日同樣沒有溢價。

這種現象說明短線資金大內鬥已經卷到了新高度,最強的都是一字板,根本買不進去,次強的沒啥溢價了,值博率越來越低。

有人說是不是只能等題材分歧再回流時找機會,這個想法可以有,但回流不一定每次都有,即使有了,機會的形態、特征和難易程度也完全不同。想到做不到的概率非常大。

根本的原因是我們還停留在散戶思維和行爲xi慣,這一切都在主力們的算計當中,他們是造勢者,有引導的優勢以及籌碼的先手。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他們手裏。

當更多的散戶學會了這個所謂的戰法或套路,那他們已經開始了升級應對策略。我們只能繼續鬥智鬥勇,改變我們原來的思維和操作套路,才有跳出圈的可能,否則永遠在他們的掌控和壓制之下。

上面的操作是看到5/8日的數據後在5/9日找合適的機會。結果看來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和價值了,解決辦法是我們先把可能操作的時點前置一個交易日。即在5/8日中找可操作的機會。

但這在具體實操中有了很大的難度,幹細胞這個題材是在8號收盤後才出來的,早盤或競價時不知道會爆發這個細分。

難度一定有啊,不費點腦細胞,怎麽能反制主力們的套路呢?

我們複盤的最後一步是在競價出來時浏覽漲幅榜,看有沒有一些特別的信號。

如果做到這一步,在5/8日的競價後,一個非常顯眼和特別的信號出現在了我們眼前,有多個首板一字板票,再細看它們有共性之處,其中三個票有生物二個字,它們的共同屬性是免疫醫療,如果眼疾手快,經驗豐富,再迅速看到另外幾個票如濟民醫療、中源協和和開能健康也都有免疫醫療這個屬性,那麽,當天爆發這個題材已基本成定局。

我們的機會在哪裏呢?

本可以設置爲一個思考題,如果從頭講下來,會養成坐等的xi慣,只會害了你們。讓你們逐漸失去了總結、思考和創新的能力。

但如果等,可能等到猴年馬月也不一定有最佳的方案或策略。

提供二個思路或切入路徑:

1、打板或排板創業板票

既然這麽多一字板,排板不現實吧,或者不可能都去排。對的,不能都排,根據經驗,主板或中小板的一字板首板少有T破回封的可能性,反而創業板的首板一字板在盤中T破再回封或漏量回封的可能性較大。

且創業板的標的只有二個,這二個可以都排。按這個操作,如果擠進了冠昊生物,次日至少有10%的收益率;而排進開能健康的概率基本是可能的了,次日有18-20%的溢價。

我們做到了在啓動日就直接吃到了主升的第一段大肉,至于後面如何,我們已經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進退自如了。

2、半路或打板題材中的放量創業板票

當開盤後,該熱點一直持續強勢,沒有轉弱或散架的迹象,那麽及時浏覽該板塊中其它票的動態,重點關注創業板中承接好的票,在持續跟蹤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只有香梨制藥的分時承接最好,完全可以半路上車,次日上午擇高點出貨,基本可收獲約20%+的收益。

有一個可能讓我們有點小糾結的票是泰林生物,除了一字板的創業票外,是競價開得最高的。但如果我們決定只做最強的T破機會,不打次強票的秒板,那麽就不看,也不糾結了。

如果打它的回封板,認爲放量達到了要求,但上板後又多次破板,心中不免一直犯嘀咕,但做了也不必多焦慮,看次日的表現即可。

次日如果題材強化,有溢價是大概率,這也是實戰中總結的經驗。

再回顧一下這個思路以及操作全過程,是不是從來沒有這樣想過,變則通,我們按照主力思維進行思考和布局,做到了之前不可能的機會,吃到了基本不能把握的收益。

看似有難度,賺錢哪有容易的事,因爲是新思路,新方法,不熟練,所以難。

我經常強調一個經驗,當在過程中遇到了極大有困難,感覺怎麽努力都無法解決或突破,那麽最好的辦法是在思維上先跳出來,站在更高的維度去俯視事件,你會發現原來的問題已經消失了,不再是個問題,或者問題能夠輕松得到了化解,遠沒有當初感受到的那麽難。

但也一定會有人在看到這裏說,這也太極端了吧。類似的情況估計一個月內不一定會有一次。原來常規的複盤思路與方法豈不是都不能用了嗎?

變化是動態的,也是漸進的,以變應變是保證我們長期穩定盈利的重要法寶,可以徹底改變我們生來做爲一棵韭菜的命運。

引用一位人氣博主賴以自豪,常挂嘴邊的一個詞:蛻變。或許幹細胞題材的操作難度系數由常規的1.0跳變到了3.0,不變肯定是越來越行不通了,我們再來看一下難度系數爲2.0的情況下,我們將如何發現機會、操作機會。

還是以近期的持續時間稍長的合成生物爲例:

該題材啓動于4/30日,其中的位先板爲三板的蔚藍生物。共有九支票漲停。如果看到這個數據時,當日是已經收盤,這仍是我們常規的複盤套路,先按這個方法推演下去。看結果會不會比前面的二細胞好一些。

5/6日:

我們在競價時看不到這麽多,這麽全的數據,只看到了首板隊伍中的播恩集團一字板晉級,蔚藍生物繼續一字板,如果看一下漲幅榜還會發現廣濟醫藥也是一字板。這三個一字板說明了此熱點並沒有出現一日遊的情況,而是有強化的持續性。這就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間和機會。

如果看一字做次強,首選魯抗醫藥,高開約8.4%,開盤打板,次日可有約6-8%的利潤。

但在混沌期,打後排的次強,次日的溢價是不確定的,或者空間已經被壓縮得非常狹小了。要麽沒有溢價,如果有,基本上在6個點上下,特殊情況下,次日直接低開。

如果看一字做創業板,首選是川甯生物,開得最高,上板最快,但上板後馬上破板了,在惴惴不安中等來了回封,但次日最多只有6個點的溢價。這和我們想象中的可以在創業板上吃大肉的願望背道而馳。

二個題材走下來,確實比以前難做多了。

怎麽辦?

不能涼拌,更不能固守。最好的辦法就是跳變,積極地改變原來的思維方式,讓我們以主力思維和視角來看待市場,觀察題材與機會。

這是4/29日的部分收盤數據,其中二板的蔚藍生物從首板到二板都是被歸在其它類欄目中,即只是個股行爲,沒有板塊效應。

二進三一直是比較關鍵和重要的節點窗口,如果我們已經學會注意到這個節點,在4/30日的早盤我們就會主動地關注它能否上三板,而不僅僅只是看剛啓動的題材次日表現。

同理,在4/30的競價和早盤,我們看觀察也是二連板沒有板塊效應的鵬都農牧,開的低,走的弱,可以直接放棄關注了。

然而,蔚藍生物的表現異常搶眼,強勢一字板晉升三連板,但這個還只是剛開始,我們需要做的是注意它的屬性是合成生物,那麽我們馬上要關注或搜索的是漲幅榜最前面的票當中有沒有合成生物的屬性,即觀察的重點在于有合成生物屬性的三連板蔚藍生物能否帶動起板塊效應,這就是我們以前曾經講過的以點帶面的情況,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旅遊票長白山。

沿著這個思路,我們觀察到了高開13%的川甯生物,如果偏激進風格,打板川甯生物,可收獲約26%的利潤。

而偏謹慎的選手,感覺這些信號還是不強,甚至有些牽強,那麽,不著急繼續盯盤下去,在早盤,我們先後關注到播恩集團上板、川甯生物和華神科技上板,他們都有合成生物的屬性,這些陸續地來自盤面的信號越來越強化說明蔚藍生物已經帶動了這個題材的板塊效應了。

要做早做,要信早信,當已經有四個票連續上板後,我們可重點關注這個題材的其它關聯票的表現。

在東方財富的軟件中,合成生物這個題材是于5/7日才單獨另立一個屬性。如果靠搜索屬性類別找關聯票有難度。

當我們通過及時關注漲幅榜前排的動態或五分鍾快速漲幅榜,看到聖達生物或富士萊的快速新高突破時,查看它們的屬性中有合成生物,就可以放心打板進。這樣的首板基本必打,或許類似的操作是不是無意間吻合了北京炒家的套路之一呢。

如果上車了聖達生物,次日約有10個點的溢價,而當敏銳地發現並介入了富士萊,後面給到了二個20%的大板,共計約40%的利潤。

這是最接近主力的或幾乎等同于擁有了主力思維才能做出的應對措施,在確認的第一時間上車,成本和主力相差無幾,他們想出貨時,你的利潤墊也已經很豐厚了,怎麽出都是從容不迫的樣子和心態。

如果感覺案例不足,或仍有事後圓的嫌疑。甚至還有人說,這不是什麽新鮮玩意,早就有人這樣做了。笑笑吧,它成爲了你主用的盈利模式了嗎?還只是爲了駁一下別人。

可以這樣來理解一下,如果是你自己,你有沒有這樣經常開創性的思考過如何變局,養成了鑽研突破的xi慣和精神了嗎?先不論後面的成功率如何,當理性的看到不花費任何代價或付出就有人端上來的這樣的新思路和方法後,不求你自慚形穢,但是否有耳目一新或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還可以這樣去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任何模式或系統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最完善的,而是永遠在完善的路上。有興趣地可以據此思路進行回測,比如近期的房地産、前期的大理藥業帶領醫藥板塊的反複波動中的機會。你或會強化你的理解力。

在主力看來,“散戶”與“主力”的唯一區別,是思想方法和思維模式不同(其定義的著眼點直指投資成敗之因——腦袋和智慧本身,不涉及階級地位和資金規模問題);

而在散戶看來,“散戶”與“主力”的區別,則是資金規模和消息來源不同(其定義的著眼點是與投資成敗之因毫不相幹的身外之物,帶有強烈的上層階級崇拜和下層階級歧視)。正是由于存在定義上的類別差異,才造成了兩者之對話的風馬牛不相及。

事實上,所謂“主力”,是指那些在投資過程中靠智慧和理性主導決策的人。他們的特點是:擁有大多數人所不具備的大聰明——有的宗教稱之爲“覺悟”或“慧”;

他們的行爲是:客觀理性,順勢而爲;

他們的成就是:心若止水,財富不請自來;

他們的命運是:盆滿缽溢,品行升華。

所謂“散戶”,是指那些在投資過程中靠本能和感覺主導決策的人。他們的特點是:擁有大多數人都擁有的那種“自己感到很得意”的“小聰明”——有的宗教稱之爲“我執”或“業”;

他們的行爲是:每天盯著盤面的短期擺動曲線做決定,幹地球人都知道的“天下最聰明的事”——高抛低吸;

他們的成就是:其“高抛低吸”操作,皆因迷失在短期波動裏而經常變成“高價進、低價出”的虧本買賣;

他們的命運是:資竭本枯,且永遠不返本,無論其入市之初資本多少。

“主力”和“散戶”各自是一種結構:主力是後天培養的,因爲“主力胚胎”天生是沃土,可澆可溉。散戶是先天造就的,因爲“散戶胚胎”天生是頑石,無法滲透。

“主力”和“散戶”各自是一種系統:主力用腦子思考,散戶用五官思考。主力用思想搏弈,散戶用眼睛搏弈。

“主力”和“散戶”各自是一種xi性:主力看天邊,散戶看鼻尖。主力奪千裏,散戶取一寸。

“主力”和“散戶”各自是一種秉性:主力能得能失,得大失小。散戶患得患失,锱铢必較。

“主力”和“散戶”各自是一種風格:市場在高位時,主力小心奕奕、不取非分之利,表現爲暗中推棗讓梨,翻多爲空;散戶則膽壯如牛、貪得無厭,表現爲不僅不思“繼續做多邏輯何在”,反而多上加多,誓奪最高價。市場在低位時,主力氣壯山河、不舍當得之利,表現爲暗中吞波飲浪,翻空爲多;散戶則膽小如鼠、栗栗危懼,表現爲不僅不思“繼續做空邏輯何在”,反而空上加空,誓奪最低價。

“主力”和“散戶”各自是一種追求:主力“對”了,往往視爲小小偶然並淡然處之,志在謀求未來。散戶“對”了,往往視爲能耐並欣喜如狂,志在滿足虛榮。

“主力”和“散戶”各自是一種人格:主力錯了總是立刻認錯,表現爲用鐵的紀律斬斷錯誤頭寸,並痛切思過,引爲教訓;散戶錯了一定將錯就錯,表現爲用僥幸心理維持錯誤頭寸,並遷就自己,怨天尤人。

爲主力者,入市資本再微,終會以養溪成河、播粒成籮的業績把資本做大。

爲散戶者,入市資本再大,終會以追漲殺跌、欺小忽大的趣味把資本賠光。

總之,在股市,金錢永遠是主力的屬物,散戶不必觊觎。

散戶要在資本市場搏取金錢並改變命運,唯一的辦法是徹底“洗腦”,在主力思想搖籃裏進行人格重造。否則,願望等于泡影。

拿一面鏡子過來照一下自己,當下是散戶思維還是主力思維,想成爲主力嗎?想改變被收割的命運嗎?

那就行動起來吧,從改變思維開始,擁有主力思維是真正的認知突破!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淘股吧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爲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7 阅读:224

匠心態度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