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力斯張興海的"833":中國豪華汽車的光榮與夢想

觀察者網獨家視頻 2024-04-28 18:20:54

► 文 觀察者網 張廣凱

中國汽車工業又迎來了一個分量極重的裏程碑時刻。

國內汽車專業平台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第二周,AITO問界M9以2639輛的成績登頂國內50萬元以上豪華SUV銷量榜。這是自主品牌首次打破BBA等合資品牌對該級別的壟斷。

今年一季度,AITO問界總銷量也位居全市場豪華品牌前五、自主豪華品牌第一,其背後的賽力斯汽車成爲中國新能源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明星。

“回顧AITO問界的發展,如果用時間線來表達,就是:八年臥薪嘗膽,三年跨界融合,三款智能電動汽車。”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在日前的北京車展上如此總結。

賽力斯的成功不是運氣。盡管在一些人眼中,賽力斯仍然算不上自主品牌中的“大廠”,但是這家企業八年來對技術研發的執著不容否認。

時至今日,賽力斯在“高科技、高質量、高效能”三個層面都成爲行業內的佼佼者,市場銷量自然也會對一家認真造車的企業給予褒獎。中國豪華汽車的崛起,已然成爲現實。

彎道超車的研發主義者

彎道超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顛覆國際巨頭的主旋律。往往有一種聲音認爲,彎道超車是因爲電動化技術相對簡單,但是近年來傳統車企電動化的緩慢進展,以及部分新勢力的昙花一現,都讓人重新認識了新能源這條道路的艱辛。

事實證明,最終能夠彎道超車成功的企業,一定是在技術研發上有著格外認真的態度和堅定的投入。

賽力斯汽車走過的八年,就是堅定研發的八年,也是臥薪嘗膽的八年。

或許很多人熟悉賽力斯汽車,始于三年前AITO問界的問世,但實際上,賽力斯誕生于八年前的美國硅谷。

2016 年初,賽力斯的前身SF Motors在硅谷成立,不久後就挖來了特斯拉首任CEO馬丁·艾伯哈德擔任戰略顧問。

艾伯哈德是何許人也?在某種意義上,艾伯哈德才是“特斯拉之父”。不僅特斯拉的品牌名字來自艾伯哈德,他還造出了特斯拉最早的原型車Tzero——馬斯克正是被Tzero打動,才成爲特斯拉的早期投資人。

2018年,SF Motors拿出了自己的四電機技術平台,並推出兩款純電SUV。

同時,SF Motors還與密西根大學合作成立自動駕駛研究中心,獲得了美國加州頒發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可以看出,無論在電動化還是智能化上,賽力斯都擁有極高的起點。造彈簧、減震器出身的張興海,在造車這件事上是認真的。

但是賽力斯造車也絕非一帆風順。在那個年代,純電路線還顯得過于超前,美國産業政策的搖擺不定也讓賽力斯無奈退出美國市場。

好在,中國人的務實爲賽力斯開辟了新的空間。在純電之外,賽力斯也一直布局于當時被視爲落後的增程式路線。並且與一些外購增程器的友商不同,賽力斯的增程技術同樣來自研。

賽力斯汽車早在2016年就率先投入到增程技術的研究與布局中,經過8年的技術創新發展,賽力斯汽車的增程系統已經實現了五次叠代,增程5.0系統已經實現了45%的熱效率,油電轉換效率更是達到了3.65kWh/L,相當于1L油可發電3.65度。

並且,其增程器和電機高效區重合度超過95%,帶來更卓越的能耗和續航表現;智能增程系統可識別超過1100種行車場景,增程模式與純電模式的NVH差異小于等于1dB(分貝1dB),駕乘感覺幾乎等于純電車。賽力斯魔方平台是目前行業唯一能夠兼容超增、純電、超混三種動力形式的平台。隨著消費者用腳投票,曾經不被看好的增程式車型正在迎來銷量爆發,與純電形式一起滿足了差異化的消費需求。多種動力形式並存的情形下,AITO問界展露出的強勁市場表現,無疑是對賽力斯前瞻性布局的最好回報。

彎道超車絕無容易可言,在造車新勢力大浪淘沙,衆多品牌紛紛出局的背景下,賽力斯終于依靠臥薪嘗膽式的堅定研發,實現了中國豪華汽車品牌的曆史性突破。

汽車制造如何脫胎換骨?

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汽車上大量功能的實現正在從機械控制向電子控制轉變。如今,一輛家用汽車上的線束長度加起來有幾千米,電子控制單元(ECU)的數量可以多達上百個。電子控制不僅讓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成爲現實,也大大提升了對底盤、懸挂的調節速度和精度。

豪華汽車比拼的不僅僅是機械素質,智能化正在讓汽車制造脫胎換骨。

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架構正在成爲核心競爭力,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代表了主流的發展方向。

通過自主研發,賽力斯魔方平台建立起領先行業的智能化水平。

魔方平台采用了中央計算架構,匹配雲端大數據應用平台,具備超高算力,超高集成度,爲滿足用戶“千人千面”的極致場景化用車需求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賽力斯魔方平台還率先實現了100%SOA,可開放超1300個API接口,可接入5000種以上應用,同時還能實現無感升級,真正做到越用越好用。

智能化給汽車帶來的提升不僅體現在功能層面,更體現在安全性。

借助雲端智能管理預警能力,賽力斯汽車的電池安全性獲得了極大保障,可做到100+傳感器實時檢測,通過電池包熱管理算法動態調整,實現定時健康體檢保證全場景電池安全。雲端電池健康管家還可實時提供最優維保建議,有效延長電池壽命,通過不間斷的AI 學習,精准預測電池問題提前預防,提前進行隱患處理。

上市以來,AITO問界系列産品持續保持著“0”自燃的優異記錄,這是對賽力斯汽車技術實力的絕佳證明。

此外,賽力斯魔方平台還擁有多項行業唯一、行業領先實力的加持,包括行業首創的全景安全體系,行業領先的拓展性,可兼容全尺寸全車型等,真正給用戶帶來好開好用超安全的出行體驗。

“賽力斯與華爲攜手三年,成長有目共睹,雙方團隊肩並肩戰鬥,不知流了多少汗、流了多少淚,發揮了多少智慧,一路走來很不容易。只有雙方肩並肩,真誠合作,才幹得出來。”在北京車展上,張興海如此感歎道。

讓更多的中國人駕乘中國造豪華汽車

在“八年臥薪嘗膽,三年跨界融合”之後,賽力斯用問界M5、M7和M9三款智能電動汽車,跻身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前五。這不僅是賽力斯一家企業的勝利,更證明了開放合作的巨大杠杆作用,爲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路徑提供了借鑒意義。

作爲世界工廠的中國,在各個工業領域都已經擁有了傲視全球的能力。在ICT領域,華爲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全球技術巨頭;動力電池領域,甯德時代等中國供應商在市場份額和技術上都居于領先地位;而在整車制造領域,中國早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産國。

但是在豪華汽車市場上,BBA、特斯拉等國際品牌仍然占據著最大的份額,也攫取著最爲豐厚的利潤。

汽車是現代工業最複雜的産品之一,從“會造車”到“造好車”之間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賽力斯的成功證明,在這條路上,開放合作比單打獨鬥更加高效。

賽力斯能夠迅速建立起“高科技、高質量、高效能”的制造成立,成爲新質生産力的優秀樣板,絕對離不開同華爲、甯德時代等夥伴的親密合作。

正如張興海所強調,只有“繼續深化並進一步探索與華爲的跨界汽車業務全面合作,加強與用戶中心、供應鏈等生態夥伴的合作”,“攜手探索汽車産業的中國方案”,才能讓更多的中國人駕乘中國造的豪華汽車。

AITO問界登頂自主豪華品牌銷量榜首,會不會成爲中國汽車行業開放融合的一個更大契機?

來源|觀察者網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