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未等來美軍航母,卻招來大陸戰機警懾,遼甯艦突然南下

張殿成軍情觀察 2024-03-05 11:00:52

今年2月14日,大陸漁民在廈金海域捕魚作業時,遭到台“海巡隊”艦船非法且野蠻的驅逐。結果4名漁民落海,其中2人罹難。台當局極不人道的手段,以及事後一再編造謊言,拒不認錯的態度,都不禁使我們想起台“海巡隊”在1990年制造的“閩平漁”慘案。時隔三十年,“台灣當局”再次背刺同胞,實在可惡又可恨。不過,整個事件更引人關注的還是,美國的介入。

“2·14惡性撞船事件”後,大陸海警在金門海域巡查常態化,台“行政機構”負責人陳建仁叫囂“會按標准作業流程驅離大陸海警船”,此番言論被認爲是繼續推高台海局勢,從而試探美方的反應。“2·14惡性撞船事件”發生後,美國國務院發表講話,美方正密切關注中方的行動,並呼籲“維持現狀”,要求“停止升級事態”。但從美方的表態來看,其似乎並不希望台灣當局把事情鬧大,並試圖將台海局勢升溫的責任扣在大陸的頭上。但實際上,美台勾連謀“獨”挑釁,才是引發台海局勢持續震蕩的根源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撞船事件發生前,就傳出美軍特種部隊進駐金門協訓台軍的風聲,時隔不到10天,就在金門附近海域發生了惡性的撞船事件,並造成2名大陸漁民平白枉死。當時就有分析認爲,這並不是一起單純的突發事件,而是美台當局聯手制造的慘案。只不過是美方在幕後操縱,台方在前台操刀而已,其目的是通過制造兩岸摩擦與沖突,試探大陸的底線,但不料卻鬧出人命。按照美台當局的設想,如果大陸反應沒有他們預期的那麽強烈,或者選擇息事甯人,考慮到美台已經簽署所謂的“海巡合作備忘錄”,美國海岸警衛隊的艦船就可能會停靠台灣本島,甚至是金門島的港口或碼頭,加速虛化和掏空“一個中國”政策,遲滯兩岸和平統一進程。

要知道,美方在台海局勢中一直扮演攪局者與拱火澆油者的角色。金門撞船事件前後,美國國會連發三個涉及武器售台以及美軍事人員進入台島的文件。金門撞船事件發生後,美國會議員加拉格爾竄台,與蔡英文、賴清德、韓國瑜等人見面,並表示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美方都會堅定站在台灣當局的一邊,這無疑是在爲“台獨”分裂勢力撐腰打氣。台方還密集炒作,美方將向西太平洋集結5艘航母,加大對大陸的威懾力度。

然而,令台灣當局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還未等來美軍航母,卻招來大陸戰機警懾,解放軍海軍遼甯艦也突然南下。連日來,大陸海警船,漁政船持續在廈金海域展開常態化巡查執法,並突擊臨檢台籍遊輪,這意味著大陸已經沒收了台方的管轄權。就在台方希望美方出手相助時,他們不僅沒有等來美軍航母,反而招來大陸戰機的警懾。按照台媒的說法,解放軍軍機持續赴台戰備警巡,並從多個方向向島內懾壓。而在大連完成休整的遼甯艦也突然南下,甲板上還攜帶了殲-35第五代隱形艦載機的模型,這意味著這款全球最先進的艦載機即將服役,或者已經到了列裝部隊了。

有分析指出,在台海緊張局勢日益升溫之際,遼甯艦突然南下,對“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幹涉勢力釋放出強烈的警告信號。此時美方則選擇“隔岸觀火”,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行動,這讓台灣當局深感不安。因此,台方與大陸方面就撞船事件進行閉門協商時,一再拖延時間,主要爲自己現在陷入的困境“尋求解套”,並試探美方是否會介入台海局勢,以及以何種形式介入。有島內學者認爲,佩洛西訪台後,民進黨不斷發起挑釁言行,大陸強烈反制,美國提供武器,這種模式是民進黨自設的。所以,在金門撞船事件上,民進黨當局既要表達“親美抗中”、“以武謀獨”的政策傾向,又企圖在台海問題上“試探美國”,走一步,瞧一步,再做打算。

客觀來說,美方的反應小心而謹慎,美國軍方公開而持續表述的立場是,“努力將中美兩軍發生沖突的可能性降至最小”。因爲美方非常清楚,盡管美軍在綜合實力方面雖然占有一定優勢,但在台海用兵卻沒有任何打贏的可能。因此,美方在台海問題上,只會以政治方式介入,而不會派兵介入,爲“台獨”分子沖鋒陷陣。蔡英文昔日愛將李喜明表示,台方若繼續用一貫的“抗中保台”方式處理金門翻船事件,大陸有千百種方法讓台灣當局灰頭土臉,甚至可以直接拿下金門。

0 阅读:583
评论列表

張殿成軍情觀察

簡介:國際軍事評論 武器裝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