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周總理問大軍區三號首長:把你從大將名單中拿掉,有沒有意見

孔甲丙今說史 2024-05-12 00:02:31

毫無疑問,對一個軍人來說,最能體現其素質和能力的便是軍銜。哪怕只是簡單的一級的提升,其背後都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隱秘過往。

  正如拿破侖所說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近乎所有有能力和才幹,以及那份傲氣的年輕才俊,都對那個位置抱有憧憬,爲此他們樂此不疲的揮灑血汗,將腦袋勒在褲腰帶上。只爲那份榮譽。

  然而,在1954年,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授勳儀式前,擬授大將的11人名單中,卻在最後關頭由位于杭州休養身體的毛主席直接修改。

  他從名單中將其中一人的名字刪掉,隨後增加另外一個名字,而那個被毛主席從擬授大將名單上刪減下去的名字不是其他人,正是時任西南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革命之路上立下汗馬功勞的張際春。他的名字爲何會在最後關頭刪掉,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1.走出小山,開始與鬥爭相伴的人生

  張際春同志,于1900年的12月20日出生在湖南宜章縣。與許多革命先烈一樣,張際春同志的出身並不富裕,並且也是被強權迫害和壓迫的窮苦大衆的一份子,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幸運的是,張際春同志的父親思想開明,明明生活已經很艱苦了,但他們一家還是在深思熟慮下,決定自己多吃些苦,撥出了一筆錢將年幼的張際春送入學堂讀書,學習知識,希望他能夠不會和他們一樣被困在這一畝三分田,可以出人頭地過上好日子。

農民的孩子早懂事,知道了家人生活不易的張際春同志自然不會辜負大家的期待。面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就像是塊海綿源源不斷的汲取知識,縱使在讀書期間他有過幾次因爲生活的原因而不得不辍學的經曆,但在家人的關懷和殷殷期望中,他還是順利的完成了在學堂的學業,帶著家人的期待和對未來生活的理想憧憬來到了衡陽第三師範學校進一步深造。

  然而,這樣的想法在那個時代注定是難以實現。走出了小村子後,不公的壓迫,人民的苦難,理想的破滅……種種事物開始在他的眼前呈現出了全貌,讓他接觸到並且不得不承認現在的世道是複雜多樣且充滿苦難的,而現在他所學習到的東西並不能夠挽救當下的局勢和國家。

  面對這樣的困難,張際春同志並沒有輕易言棄,反而是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和高昂的決心去學習。

  在衡陽第三師範學校的日子裏,他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內容,更是響應了社會和青年聲音的號召,開始研學革命思想和在文章中所出現的先進的進步思想,與學校的老師和自己的夥伴不止一次的深入討論其精髓內容,正式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光陰似箭,從學校畢業後,張際春同志也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革命工作。因爲大革命,又或者說國共一次合作的破裂,蔣介石對革命分子和進步人士開始了喪心病狂的追殺的緣故,他的革命工作也只能在地下進行。

  因爲學校的關照,張際春能夠以教師的身份作爲掩飾,白天教書育人,而在暗地裏則是撰寫革命公文,進行地下工作等幫助革命人士,以及用文字和實際行動來喚起有志青年們那被強權覆壓,迫不得已被掩埋的一腔熱血。

  只可惜,紙包不住火,不知從哪兒開始傳出來他是地下工作者,是革命者的風聲。本就對知識分子的行蹤有強烈掌控欲望,擔憂節枝生變的國民政府立刻加強了特務的盯梢,甚至是開始追捕張際春同志。無奈,他只得遠走他鄉,孤身一人前往笆籬堡地區繼續地下鬥爭的偉大事業。

  而這一次出走,也是他人生路程上一次重大的轉折。也許就連張際春同志自己也沒有想到,在出走後沒多久,他就能參與那一次我國曆史上的一次大事件,並且成爲一位光榮的革命戰士。

  2.光榮的征戰時光,男兒當自強

  1928年的年初,對湖南的人們來說,這本應是和以往一樣的,一個一成不變的冬季。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日子,卻燃燒起了革命的火苗,並不斷開始壯大成燎原之勢。

  1928年1月,朱德,陳毅率領一支不足千人的部隊,在宜章縣的農村地區附近開始了浩浩蕩蕩的起義運動。也正是這時期,率領著一支農民部隊的張際春同志也找到了自己應該前往的場所,毅然決然的帶領自己的隊伍加入到這支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不能說是精良的部隊中。

  顯然,國民政府低估了革命和人民渴望自由的那份聲音。沒有多久,這支由朱德,陳毅帶領的,本來也只有百來號人的部隊頓時壯大成了千人有余的隊伍,並且還達成了以遊擊戰的形式,一個團戰勝六個團這一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壯舉。

  而在這支大部隊中,因爲有過系統知識的學習以及對當地情況有所理解的緣故,張際春同志加入後立刻擔任了宜章縣委農委書記和縣農協秘書長這兩大要職,成爲了部隊和農民溝通的橋梁。

  乍一看,雖然湘南起義的軍隊穩中向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實際上仍然是危機重重,因爲他們的敵人並不是簡單的幾支部隊,而是以蔣介石爲首的喪心病狂的國民政府。爲了將革命勝果最大化,同時也爲了保持有生力量,在敵人集中力量准備反撲之時,這支隊伍決定上井岡山與毛澤東的軍隊會師。而張際春同志自然也跟著大部隊前往井岡山,成爲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

雖然都是胸懷大志的有志青年,但不得不說,隊伍中知識分子的含量歸根結底還是較爲稀缺的。因此加入紅軍的大家庭後,張際春同志這樣的文化人士很快就得到了組織的重用,讓他去負責最重要的宣傳工作。

  乍一看,宣傳工作很簡單,但實際上這大有學問。宣傳工作代表著這個部隊的傾向和門面,毫不客氣的說,宣傳者自己的傾向是必須正確的,不然會發展成嚴峻的思想問題。

  不過客觀現實說明了,張際春同志沒有辜負大衆的信任。自從加入了紅軍後,張際春同志就一直處于宣傳工作第一陣線。

  在紅軍服役期間,他所在的崗位就有許多。包括但不限于在紅一方面軍擔任了宣傳處處長、紅一軍團宣傳部部長和紅五軍團宣傳部部長等重要職位,這足以看見中央對其的信任。

除此之外,張際春同志在這期間,還短暫的兼職過一段時間的師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雖然是兼職,但他仍然是認真的將其當成自己的本職看待,恪盡職守的完成崗位任務,絕不馬虎任何一次宣發工作。這樣的認真能幹,也爲後來黨中央決定重點栽培他,讓他進入紅軍大學深造奠定基礎。

  等他在紅軍大學學習後不久,抗日戰爭——這場席卷全中國的,涉及到民族危機的戰爭全面爆發。在抗日戰爭期間,張際春進入抗大任職,擔任過抗大政治部主任和代理政委兩大要職。

  雖然不是在正面戰場上抛頭顱撒熱血,但在這另一片名爲“精神”的戰場上,他就是那鞠躬盡瘁的定海神針。不僅安撫著每一位將士的心,更是在用最慷慨激昂的語言來喚醒他們靈魂中的鬥志,讓戰士們能夠苦中作樂,得以在烈火中奮強。

  抗日戰爭勝利了,還沒讓人民更多的感受到勝利的喜悅,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定,向解放區發起了進攻。這一行爲,不僅展現了蔣介石的心胸狹隘,更是宣告了解放戰爭的開始。

解放戰爭期間,作爲主力宣傳員的張際春同志自然也是被賦予了重大的使命。在這期間,因爲其態度認真,刻苦勤奮,因此黨中央決定讓他長期擔任中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這些職務可以說算是中野前三的地位,足以可見黨中央對其的重視。

  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職務很高,但張際春同志並沒有忘記一直以來的艱苦,就算身居上位,他也一直是保持著艱苦奮鬥,躬親自省的工作作風。因此,在許多基層工作的崗位,經常能看到這位同志的身影。

  3.爲何沒有其名字

  除去以上所說的,張際春同志還在大西南解放後出任西南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時身兼西南局副書記、組織部長和農村工作部部長等重要職位。身兼數職的他所有事都鞠躬盡瘁,爲西南地區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做出了這麽多的貢獻,擬授大將的11人名單中按理來說應當有他一個名字,但爲什麽要將他的名字劃掉呢?

  原來,這是涉及到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爲新中國剛成立沒多久,許多事物都百廢待興,雖然說張際春同志的貢獻足以位列其中,但是,新中國的宣傳部門也需要這位在戰場上第一線的精神支柱。

經過重重考慮,毛主席決定調任張際春同志出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這毋庸置疑是一項重大的使命,但是,這一職務的調遣也意味著張際春同志要脫下穿下這身軍裝,而且無緣之後的大授勳。雖然說是爲了國家,但這對他個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取舍。

  是榮譽,還是之後國家的發展——對此,周恩來總理也親自去征求他的意見,並表示了國家這邊會尊重他的決定。但張際春同志表示軍銜等升遷不過雲煙,毅然決然服從組織安排,並繼續戰鬥在第一線。

  這樣的榜樣,怎能不可歌可泣!

  參考文獻:

  高成林;.記憶中的張際春同志[J].黨史博覽,2016,(09):51-54.

  蘇振蘭.出色的政治宣傳家張際春[J].文史春秋,2014,(04):29-35.

  葉尚志.井崗山上一面打不倒的紅旗——緬懷張際春同志[J].人才開發,1996,(07):36-3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