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養老金嗎?養老金並軌倒計時,這兩類人影響較大

夏沫言知識說 2024-03-27 09:10:40

近日,熱搜榜上,一則#養老金並軌倒計時#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養老金並軌是什麽?

通俗來說就是,國家盡量讓體制內外的工作人員可以享受一樣的養老待遇,是一種爲了保障大部分人的養老,推出的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

很多人都知道,現在的員工一般分爲兩種,一種是體制內,也就是公務員、事業編,另一種是體制外,也就是民營企業的員工。

我們繳納的社保中,由于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繳納基數、繳納百分比、單位補助等多方面原因的不同,導致我們退休後拿到的退休金也不同。

體制內的員工,往往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是非常多的,以工作時一萬元每月作爲例子,體制內員工退休後養老金可能可以達到七八千元,但體制外可能就只有四五千元。

這樣的差距,讓不少網友直呼不公平。

2014年,國務院正式提出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體制內”員工的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

改革的核心在于,讓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享受和企業退休職工一樣的養老金待遇,實行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相結合的基礎養老金制度。

也就是說,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以前是不需要繳納養老金的,而改革後需要和企業單位的職工一樣自己繳納養老金。

然而改革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爲了避免改革的力度過大,對體制內工作人員工資劇烈調整帶來的沖擊,國家決定用十年時間來進行過渡。

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不受影響,待遇和以前一樣。2014年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人員,就需要自己繳納養老金,爲自己的養老賬戶買單。

從2014年的10月1日開始到2024年的9月30日,是我國對事業單位,也就是體制內人員養老金改革的過渡期。

這十年的過渡期結束以後,到今年的十月,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就將按照和企業同樣的計算方法來領取養老金,以前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方式將終結。

也就是說,企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並軌,按照同樣的計算方式發放。

那麽,養老金並軌後體制內人員的養老金會是什麽樣呢?

大家可能都想到,養老金並軌之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大概率將會有大幅的下降。

那麽改革之後,事業單位也就是體制內的養老金,能夠拿到多少?是不是還比企業單位高出一倍之多?這個現象能否改變?

想要知道答案,就必須了解體制內人員的養老金制度。

2014年10月,也就是改革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在改革過程中退休的這部分人員,當時有一個“保底限高”政策。

“保低限高”,就是按照新老兩種養老金方法來計算,哪個方法算出的養老金比較高,就按高的執行。

如果新方法算出來的養老金更高,那麽超出的部分每年按比例發放,這種辦法其實沒有讓養老金下降,反而會讓有些人的提升。

那麽我們就可以看出,養老金雙軌制度甚至並軌,都不能保證體制內外的養老金就能完全一樣,和企業單位及靈活就業的退休人員相比,體制內的養老金優勢依然很明顯。

從2014年~2024年的10年過渡期內,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來看。體制內人員按照新辦法發放的退休養老金,依舊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而到了今年的10月份,過渡期結束之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將不再受“保低限高”的影響,每年的漲幅也不用被限制。也就是說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不會像大家想象中的被大幅度拉低。

爲什麽養老金的差距會如此之大呢?

我國養老金制度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首先事業單位的工作比較穩定,工資待遇也比較高。養老金上繳的基准也高,養老金相對就會較高。

另外,體制內的人員還有年金,體制內職工的養老金是按照實際工資個人繳納4%,單位繳納8%,這些在體制內人員退休後還可以領到年金,總的算下來肯定工資會更高。

對于企業單位工作的人來說,工資大多比較低,特別是一些小微企業,工作不穩定,造成斷交,繳費年限就少的問題。

繳費年限越短,工資越低。

另外就是體制內的養老金按照工資足額繳納,而小微型企業的養老金,很多是按照最低工資繳納的,繳納的基准不同,退休後的養老金會有很大差異。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少數的央企、國企有企業年金外,大多數企業是沒有年金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險兩金”中其中的“一金”。

養老金對晚年生活的影響有多大?

養老金較高的:五六十歲以後到了晚年,人們都想過上一種平靜安逸的生活,但這就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

退休金高的老人,晚年的生活就會過得比較豐富多彩一些,而且金錢也也會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的老人可以不用爲錢而發愁,他們可以去旅遊、度假,也可以去公園參加各種活動,生活質量高。

如果遇到兒女有困難的情況,退休金高的老人也能幫上一把,這些老人大多生活的很幸福,兒女也很孝順。

養老金在中等水平的老人,大多是企業退休人員或者是靈活就業人員,他們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到晚年也可以過上平靜和輕松的生活,只要不生大病,生活上是沒有問題的。

他們偶爾也可以去旅遊、度假,如果孩子孝順的話,他們的生活也是很不錯的,至少是豐衣足食。

但是沒有養老金的老人,很少能在五、六十歲的時候停止勞作,他們往往很羨慕那些有退休金的老人,因爲他們只要不能勞動就沒有錢花,生病的時候還要向孩子伸手。

這種老人他心裏沒有安全感,對未來的生活也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生病之後會成爲孩子的負擔,除了一些孩子特別優秀的老人,孩子能帶給他們很大的滿足感,大多數平凡老人,晚年生活是沒有那麽幸福美滿的。

所以,我們在羨慕體制內人員的同時,也要應該從年輕的時候做好自己的養老金規劃,爲自己的晚年生活打好基礎。

0 阅读:1

夏沫言知識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