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新車實測:都是無線充電,差別居然這麽大?

AutoLab 2024-05-01 21:29:38

這幾年來,新能源車的“卷”不僅體現在車輛的充電功率上,還體現在車載無線充的性能上。

這次北京車展期間,我們就對幾款新車的車載無線充性能進行了實測,但由于車展許多展車出于安全考慮並沒有通電,所以我們挑了一些粉絲朋友想看的熱門新車進行實測,從測試結果來看,雖然很多家的無線充都達到了 50W 的超高功率,但在兼容性方面還有待提升,大家可以點擊視頻一探究竟。

同時,借著這次測試的名義,也順便和大家簡單聊一聊車載無線充這幾年的進步、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2020 年之前,絕大多數的汽車只支持基于 Qi 協議的無線充電,作爲全球最主流的無線充電協議,Qi 協議普適性很強,但性能一般,所以早期車載無線充的功率基本都在 10W 以內。

舉例來說,2018 年發布的初代蔚來 ES8,無線充電額定功率只有 5W,而同時期安卓手機的有線充電功率已經達到 20W 以上,所以在當時,無論是常規的無線充還是車載無線充,基本都是“五福一安”的水平,體驗相當雞肋。

初代蔚來 ES8 無線充電

不過 Qi 協議也在慢慢進步,2015 年更新的 Qi 1.2 標准把無線充電功率的上限提升到了 15W,無奈早期的硬件成本較高,用戶需求也不強,所以高功率版本的 Qi 協議並沒有廣泛推行起來。

時間來到 2019 年,越來越多手機廠商開始發力無線充電,而落後的 Qi 協議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對性能的追求,于是手機廠商便開始研發私有協議的無線充電功能。

小米 9 全球首款 20W 無線充的手機

那一年,小米 9 首發了基于私有協議的 20W 無線充,一舉刷新了當時無線充電的最高紀錄。同年 12 月,理想開始交付初代理想 ONE,與最初的車載無線充相比,初代理想 ONE 已經把無線充的功率提升 15W,從參數上來看應該是遵守了 Qi 1.2 協議。

初代理想 ONE 無線充電

不過在 2020 年之前,即便有蔚小理一樣的車企已經把無線充作爲標配,但放在整個汽車市場上,車載無線充依然是很少見的功能,性能也普遍不強,幾乎很少有達到 15W 功率的車型。

關鍵的轉變發生在 2020 年,蘋果當年推出的 iPhone 12 搭載了 15W MagSafe 磁吸無線充,並將此作爲重要賣點,在蘋果的推動下,整個手機行業開始普及無線充,也倒逼了車載無線充的發展。

與此同時,國産新能源車迅速崛起,智能座艙成爲了重點發力方向。那一年,比亞迪漢 EV 就配備了 15W 無線充,國産 Model 3 也迎來了小幅升級,相比 2019 年末最初的國産化車型同樣增加了 15W 無線充。

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後,車載無線充電的下一個關鍵任務就是提升性能,而這同樣離不開手機廠商和産業鏈的推動。

2021 年,華爲和賽力斯聯合打造的問界 M5 首次把車載無線充的功率提升到了 40W,當然,這個時候 Qi 協議已經完全不能滿足標准了,于是車載無線充上也開始采用私有協議。

初代問界 M5 無線充電

不過兩三年過去了,車載無線充的性能似乎陷入了停滯,最高功率定格在了 50W,我們在本次北京車展上測試的幾台新車,最高功率都沒有突破 50W。

這背後的原因還是在手機上,根據國內現行的規定,手機無線充電的最高功率爲 50W,而且是強行限制。

但實際上,手機廠商早在兩三年前就把無線充的功率卷到了 120W,只是在規定的約束下,近幾年的新手機全部都限制在了 50W,在這種情況下,車載無線充也就沒有必要做得更高了。

不過性能被限制也有好處,就是各家的私有協議更容易被打通,車載無線充供應商南芯科技就表示,近幾年來深度參與到各種公有、私有協議的定制,其推出的第三代車載無線充電方案不僅可以支持 50W 充電功率,而且適配多個品牌的手機。

而根據最新的規定,無線充電功率將會由 50W 上限放寬至 80W,新規將在 2024 年 9 月 1 日起生效施行。也就是說,2024 年 9 月 1 日後發布的手機,無線充電最高可以達到 80W。如此一來,也許在明年的上海車展上,我們就能測到更高功率的車載無線充了。

總結來看,從近幾年車載無線充的發展就可以看出,汽車産業和以手機爲代表的消費電子産業,兩個領域的融合正在不斷加深,無線充電只是其中一個縮影,在未來的汽車領域,我們還會看到越來越多成熟的科技成果落地。

0 阅读:11

AutoLab

簡介:專注在新能源、車聯網、後市場、汽車電商的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