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黑馬出現了:民進黨“大阿哥”接掌海基會,位高權輕進冷宮

邵永靈 2024-04-20 10:54:57

隨著賴清德團隊名單的不斷出爐,外界普遍在關注一個人:那就是之前炙手可熱的民進黨“大阿哥”鄭文燦竟然沒有在賴清德主要團隊人員之中。外界普遍認定:鄭文燦可能已經被打入了冷宮。對于鄭文燦未來的動向,之前外界認爲鄭文燦可能回流地方,在2026年再去競選一個“六都”市長。

島內媒體突然爆料:民進黨的“大阿哥”鄭文燦將接掌海基會,這令島內輿論深感吃驚

而就在近日,島內媒體突然曝出了一個信息:鄭文燦大概率要接任海基會董事長。這一消息立刻引發了島內輿論的熱議,僅僅就在4月18日,島內媒體紛紛湧入海基會追蹤這一消息。

鄭文燦對此事的回應很有意思,他沒有做出任何直接的回應,僅僅表示期盼兩岸之間能夠“健康有序”地交流。對于這次鄭文燦可能要前往海基會擔任董事長一事,台灣島內的看法不同。有的認爲,鄭文燦雖然身處綠營,炙手可熱,但他的身段很軟,對于兩岸交流與綠營內部的主流意識形態有很大的不同,這很有可能會推動兩岸之間的交往;不過也有評論認爲,從2016年後,海基會就失去了以往的作用,在兩岸交往層面,大權掌握在賴清德等人手中,鄭文燦這是被人打入了冷宮。總之當下有關鄭文燦可能要執掌海基會一事,在台灣島內很熱。下面就來看一下海基會的“准董事長”鄭文燦。

(一)島內輿論一直都在關注鄭文燦未來的職位

從賴清德公布自己團隊的第一批名單後,外界始終在關注一個人的位置,那就是鄭文燦。隨著賴清德團隊名單的不斷曝出,島內輿論都在激烈討論一個議題:鄭文燦未來會在賴清德當局中占據什麽樣的位置呢?

說來也有意思,一直以來,台灣島內媒體輿論所討論的話題往往是“依位看人”。以這次賴清德公布自己的團隊名單爲例,大家都是在賴清德公布相關人員名單後,才會具體討論這個人。如果說這次賴清德不是選卓榮泰、鄭麗君二人執掌台行政機構的話,恐怕島內輿論也很少會主動談論二人。

而鄭文燦是一個特例,從一開始,台灣島內的媒體輿論對鄭文燦本人會在未來賴清德當局扮演什麽角色頗爲關注。這裏面或許有這麽幾個原因:其一,過去數年,鄭文燦在民進黨內炙手可熱,有時地位甚至能夠和賴清德相抗衡。鄭文燦是民進黨內“中生代”的重要代表人物,過去外界都稱他爲“新潮流系”的“大阿哥”,如果單單是在“新潮流系”內部做判斷的話,他的政治地位僅次于賴清德。

鄭文燦屬于民進黨內的“中生代”,屬于“新潮流系”,過去在蔡英文的扶持下曾有望挑戰賴清德

而且“大阿哥”這個政治名詞也很有意思,如果結合曆史做一個延伸解釋的話,這是一個“接班”序列的排號。可以這麽說,在“新潮流系”內部,如果按照爭奪大位的順序看的話,賴清德之後就是鄭文燦。

從2019年民進黨黨內初選結束至2022年島內“九合一”選舉這一段時間內,鄭文燦在蔡英文的刻意扶持下勢力逐漸崛起,已隱然能夠與賴清德相抗衡,甚至還有望在2023年與賴清德爭一下提名。但在2022年“九合一”選舉中,鄭文燦“交棒”失敗,甚至還曝出了論文抄襲,最終失去了與賴清德爭奪的實力。

其二,進入2023年後,蔡英文以“陳建仁+鄭文燦”的政治組合取代了蘇貞昌執掌台行政機構,不過當時島內輿論心中都很清楚:如果不是因爲“九合一”“交棒”失敗,再加上深陷“論文抄襲”的話,估計台行政機構負責人將是鄭文燦。

在後續的台行政機構的運作中,鄭文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去年的“雞蛋危機”中,陳建仁幾乎神隱,反而是鄭文燦頻頻上火線。這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其三,鄭文燦可是蔡英文的“心腹愛將”,可以這麽說,如果把蔡英文的心腹做一個排名的話,鄭文燦絕對要位居首位。200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蔡英文接了民進黨這一爛攤子,鄭文燦在當時可是幫了蔡英文不少忙。在2019年民進黨內初選中,蔡英文的支持率一度落後于賴清德,最後鄭文燦一路相挺,讓蔡英文在2019年打敗了賴清德,拿到了民進黨的提名權。

現在賴清德馬上就要上台,而蔡英文馬上就要下台,外界很關注賴清德會如何安排蔡英文的“頭號心腹愛將”,自己曾經的潛在政治對手。

島內輿論一直都在觀察:賴清德會如何安排蔡英文的“心腹愛將”鄭文燦

針對鄭文燦可能要在賴清德團隊中所擔任的角色,島內媒體輿論也是衆說紛纭。當賴清德在挑選自己的行政機構負責人時,當時島內就盛傳鄭文燦很有可能就是名單之列,不過很快這種可能性排除了,按照民進黨內的權力分配的“潛規則”,賴清德自己就是“新潮流系”,如果再讓“新潮流系”擔任台行政機構負責人的話,這將打破民進黨內的“派系共治”,這會讓“新潮流”的吃相非常難看,從而引發其他派系的不滿。

從過去陳水扁、蔡英文二人任期內的表現看,他們在挑選台行政機構負責人時往往會規避自己的派系,從其他派系中尋找。

但隨著賴清德團隊的逐漸抛出,還是沒有鄭文燦的名字,此時外界均認爲,鄭文燦很有可能已被“打入冷宮”,未來在2026年很有可能會回爐地方選舉,桃園、新北都有可能是他的競選區域。

(二)據稱鄭文燦將擔任海基會董事長

不過就在外界熱議紛紛之際,有關鄭文燦的新位置被曝出。據台灣《中國時報》的報道稱,4月17日,台灣島內突傳鄭文燦將接掌海基會。據稱在4月17日中午,蔡英文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隨後賴清德利用這一見面會晤的空檔與鄭文燦談起這起人事案,有意讓他接任海基會董事長。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有關海基會董事長一職,鄭文燦一直是賴清德的口袋人選,前兩天雙方就有初步共識,這次賴清德與鄭文燦屬于深入地密談。當會議結束,其他人都陸續離開後,賴、鄭二人在一個小房間單獨密談。

根據民進黨內部消息人士所透露的消息:海基會董事長的級別不低,他與台行政機構負責人、立法機構負責人屬于同一級別,符合鄭文燦的身份,而且鄭文燦與賴清德同出自“新潮流系”,如果賴清德開口的話,鄭文燦沒有理由拒絕。

當這一消息傳出後,島內輿論的熱議度很高。僅僅在4月18日,媒體記者更是湧入海基會追消息。

雖然同屬“新潮流系”,但賴清德和鄭文燦近年來卻面和心不和

按照台灣《中國時報》的說法,連海基會例行背景說明會,都湧入超過平時2倍的媒體記者大陣仗來追消息。說來也有意思,這次海基會原本是要做一個例行性的背景說明會,但記者們都在向海基會追問這一消息,而海基會的回答則是:不予評論。

對于這一消息,鄭文燦本人在接受采訪時並未做直接回應,他僅僅表示:自己無法提供任何消息,尊重賴清德的考量。但最後他又說了這麽一句:期盼兩岸可以回到健康有序的交流。

從鄭文燦個人回應看的話,顯然他是在“閃爍其詞”,沒有否認。

民進黨內的回應似乎提供了另一佐證。在談及鄭文燦將接任海基會董事長一職時,民進黨民代林俊憲表示,鄭文燦是民進黨內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他過去也曾在海基會任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可以促使兩岸“融冰”。

另一民代吳思瑤則表示:鄭文燦理性、溫和,讓他擔任海基會董事長是一個很正向的決定,他在擔任桃園市長時曾創設地方與大陸之間的交流,這將有利于強化兩岸之間的交流,而鄭文燦完全有這一能力。

從民進黨內的評論看,顯然鄭文燦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似乎已經得到了確認。

鄭文燦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一職似乎已是板上釘釘,民進黨已經提供了佐證

海基會可不是一個一般的職位,在兩岸交往史上,這一機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談起海基會,估計很多人都想到曾經的“汪辜會談”,當時由“鹿港辜家”出身的辜振甫擔任首位海基會董事長。

(三)鄭文燦執掌海基會,是進冷宮,還是會冷竈熱燒,這很值得觀察

對于這次鄭文燦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一事,島內輿論是熱議紛紛,畢竟這一職位直接關系著未來的兩岸交往。那麽台灣輿論是如何看的呢?

綠營出身的郭正亮在島內節目中表示:鄭文燦是“新潮流”裏最有心在經營兩岸,他不只去過大陸,而且還在桃園市長任內推動建立了與重慶之間的“城市論壇”。

郭正亮還表示:與民進黨“抗中”的死硬意識形態不同,鄭文燦的身段非常軟,很會處理人際關系,而且他的用詞也很精准:健康有序。這與民進黨內一些人的詞句表達完全不同。況且鄭文燦畢竟是做過台行政機構二把手的,要給他匹配一個相同的身份恐怕很難,而海基會董事長一職則是一個不錯的選項。最後郭正亮認爲:鄭文燦一定會接這一職位。

總結台灣島內的評論,初步歸納的話,共有兩個觀點:

其一,賴清德似乎選對了人。從過去經曆來看,鄭文燦對兩岸業務並不陌生,他本人曾在海基會任職,且是民進黨中少數對大陸抱持相對開放的中壯世代。

鄭文燦對大陸較爲熟悉,被外界認爲是民進黨內少有的溫和、理性

過去在海基會任職期間,鄭文燦曾針對兩岸民間交流提出了不少新思路,後來他在坐上桃園市長寶座後,開創綠營執政縣市先河,率先成立“桃園市政府兩岸事務小組”,並由他親自出任召集人。在擔任桃園市長之際,鄭文燦曾被問及是否願意前往大陸交流,鄭文燦則表示:只要對桃園發展有利,他當然願意去,兩岸交流最重要的出發點是“善意”,即使雙方有所歧見,也應創造累積善意。

當時島內輿論認爲,在當時民進黨內“抗中”政治氛圍下鄭文燦能夠說過這樣的話,這確實很罕見。所以對于這次鄭文燦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一職,一部分輿論認爲,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此外,這也是綠營8年來首位真正有實力的重量級政治人物出任此職,這或許暗示了一種其它特別信息,其相當耐人尋味。

不過也有評論認爲,從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海基會就成了“冷宮”,未來台灣如何展開兩岸交往的大權在賴清德手中。如果賴清德不改變自己以往的言論,在政治層面來一個180度轉彎,即使鄭文燦的身段再軟,恐怕他也無法讓兩岸“融冰”。

其二,賴清德這是在刻意把鄭文燦打入冷宮。海基會董事長,級別看起來不低,與台行政機構負責人同級,但它是一個“冷宮”。在馬英九時期,由于兩岸交往非常熱絡,海基會董事長一職成了一個熱點職位,但2016年後,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溝通機制中斷,海基會董事長從此成了一個象征性職務。從蔡英文上台8年擔任海基會董事長的人員名單看,這顯然是一個“冷宮”。而這次鄭文燦被放到海基會,這就相當于被賴清德打入冷宮,從而避免對自己造成政治威脅。

近年來賴清德一直把鄭文燦視爲政治大敵,蔡英文之前爲了對付賴清德可是扶持了鄭文燦很多年

台灣《聯合報》評論稱:賴清德對鄭文燦的職位安排有深層用意:“表面重用、更似束縛,用外在困境限制具有威脅性的民進黨中生代“大阿哥”,個人能力再大也難突破對外僵局。

事實上,隨著蔡英文馬上就要下台走人,在賴清德心中,對自己政治威脅最大的恐怕還是鄭文燦。在“新潮流系”內部,由于鄭文燦一度在桃園做得風生水起,他的“北流”曾一度直逼賴清德的“南流”。蔡英文曾刻意扶植鄭文燦挑戰賴清德,這給賴清德留下了很深刻的影響。

況且賴清德自己還經曆過一件事:2017年,蔡英文把賴清德從台南調到台北擔任行政部門負責人,這給了賴清德進一步增加自己政治實力的機會。2019年,借著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大敗,蔡英文民調滑落之機,賴清德趁機對蔡英文發起挑戰,二人在當時民進黨內的初選中殺得難分難解,蔡英文甚至一度還看不到贏的希望。

如果相同的案例複制到鄭文燦身上的話,這對賴清德可不是一個好信號。如果把鄭文燦安排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子,憑借鄭文燦在民進黨的實力再加上個人能力,焉知他不會成爲“第二個賴清德”。如果民進黨在2026年“九合一”選舉中慘敗的話,2019年的場景隨時會出現在2027年。屆時賴清德的壓力恐怕要非常大了。所以借著這一次制定行政團隊名單,不排除賴清德是在束縛鄭文燦的勢力,以避免他未來對自己形成挑戰。而且把鄭文燦安排到一個“位高權輕”的職位,這對民進黨內的鄭文燦一系也有一個很好的交代。

如果鄭文燦在海基會做出成績的話,對賴清德而言,這可是一個不利因素

不過島內輿論還認爲,這中間有一個變量:海基會雖然成了冷宮,但鄭文燦的政治手段很靈活,而且他本人又不受制于民進黨內的“抗中”意識形態。如果鄭文燦“冷竈熱燒”,在兩岸議題方面有新的發揮,重新打開兩岸交流新局,爲自己的政治前途再創新機,那麽賴清德的政治挑戰可就要來了。

0 阅读:73
评论列表

邵永靈

簡介:軍事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爲大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