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或有2.7億人無家可歸?國際報告顯示中國近乎一半城市在下沉

朱老大聊養護 2024-05-11 19:17:15

世界知名的科學雜志自然,之前發布了一份關于中國城市地面沉降的研究報告。這個報告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學術界以及輿論界的高度關注。

按照雜志中所列舉的實驗結果來看,有一半左右的中國城市都在下沉,波及到的人口總數可能達到了驚人的2.7億。以後我國的1/4沿海地帶都會被海水所淹沒。

那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爲什麽會發生城市地面下降呢?

一、地質原因,和人類活動

大多數城市會出現下沉的情況,都和地質活動有關。目前地球的各大板塊,依舊在以一個相當緩慢且堅定的趨勢,不斷運動。

在板塊運動過程中,一些相對比較低的板塊就會逐漸被較高的板塊拉到地下,所以城市沉降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地理要素。但同樣也存在一些城市,它們下降的原因和人類活動有直接關系。

根據研究來看,我國城市地面下降比較嚴重的幾座城市,基本上都集中在東北和華北地區。比如說哈爾濱、長春、還有北京、天津等等。

這些城市要不就是重要的工業集合體,要不就是有著巨量人口的城市。這些城市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消耗的水資源數量比較大。

在周圍地面水資源消耗完畢以後,各大城市就會選擇去開采地下水。因爲原先地下水的儲量是相對較大的,而在開采地下水的過程中,就會造成城市下降。

再加上大城市的建築物重量相對也較高,而地面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隨著建築物數量的增多,重量的增大,以及人類交通活動的越發頻繁,城市地面的穩定性自然也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目前來看,我國華北地區有七成以上的城市,都存在嚴重的城市下沉。因爲這些城市的地下水都快被開采完畢了。

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我國的地下水開采量每年只有570億立方米。但到2009年的時候,這個數字就翻了一倍目前。

我國城市每年所開采的地下水總量就超過了上千億噸。嚴重的地下水流失,就會造成地下水位被破壞,地下水壓力平衡也就不複存在了。

而原本含水且非常飽滿的土層,會隨之幹燥,最終發生收縮現象。而且以人類現在的技術手段,因爲地下水耗盡導致城市下降以後,我們是沒辦法逆向化這個過程的。

也就是說,因地下水導致的城市下降幾乎是不可逆的。所以科學雜志所公布的,以後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逐漸因爲地面下沉而低于海平面,甚至被海水所淹沒是完全有可能的。

要知道,現在除了地面在下沉以外,全球溫室變暖也在造成海平面的上升。

全球溫室變暖導致北極、南極的大量堅冰被融化。這些融化過的冰水,就彙入到了各大海洋中,然後海平面就會上漲。

據科學家預測,再過50年,不斷上漲的海平面就會淹沒大多數沿海城市的沿海地帶。

二、受影響的不只是中國城市

實際上,受到影響的城市不僅僅只有中國的城市。城市下沉目前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國際問題,美國的科研學家也曾經對美國的各大城市進行過探測,發現包括紐約、華盛頓在內的各大城市,也在出現城市下沉。

就比如說紐約,紐約每年就要下沉1到2毫米左右,雖然下沉的幅度不高,但總的來說一直是在下沉。而且城市下沉的速度與城市人口總量、城市建築總量有直接關系。

曼哈頓這座美國的重要科技和工業城市,它的下沉速度就是紐約的兩倍。還有一些地質比較特殊的,比如說位于黃土地區,地質比較疏散的城市,下沉的速度更是非常驚人。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扭轉城市下沉的情況。

現在想要阻止城市下沉,就兩個辦法,一個是填充地下水逐漸被消耗完畢以後,所出現的各種地質空腔。可這是很難做到的。

因爲原本的地下水在地下流通時,會形成一整套壓力平衡體系。在地下水逐漸被抽離以後,這個壓力體系就發生了很大變化。

就算人類現在再往那些地下水裏沖刷出來的空腔中填入水源,也很難實現原先的壓力平衡。

在很多土壤已經因爲幹燥出現了收縮以後,再用水去浸泡這些土壤,也很難讓它們擴張到原先的體積。所以指望通過填補地下空倉的方式,解決城市下沉相當困難。

那麽人類能做的,就只能是減少對地下水的利用率,同時想辦法改變城市發展的規劃。

從原先的在某些重點城市大量修建建築物,改爲把城市進一步擴散在城市周圍,修建更多樓層不高、重量較小的建築,從而延緩城市下降的趨勢。

但能夠完成這一點的國家不是太多。對于那些土地面積龐大,且人口數量不是太多的國家,是可以這麽幹的,比如說俄羅斯。

俄羅斯只有一個多億的人口,但是卻有接近2000萬平方公裏的領土。俄羅斯是一個典型的地多人少的國家,那麽在俄羅斯通過搞大型中低層樓房的城市是可能的。

但是在中國和印度想實現這一點,就比較困難了。我國雖然也有著非常龐大的領土,但我國多山地、多丘陵,平原盆地地帶的總數不是太大,所以大多數城市也只能夠集中在這些區域。

而且我國還是人口大國。十幾億的人口就意味著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我們會修建大量的超高層大廈來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居住需求。

在土地利用率高,土地本就相對緊張的情況下,我們是很難像俄羅斯那樣,搞大量低層建築集成城市的。那麽我們就必須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解決土地下沉。

這就需要在建房子的時候多做准備,比如說修建更穩定的地基等等。

三、阻止全球溫室變暖

想要阻止沿海地帶的城市逐漸被海水所淹沒,最根本的手段就是阻止全球溫室變暖。

只要溫室變暖結束,北極和南極的冰蓋不再融化,海平面不再上升,就算是城市出現了局部下降的情況,給人類社會的影響也不會太大。畢竟海平面只要一直低于陸地的高度,那麽沿海地帶的城市就不會被海水所淹沒。

而且阻止全球變暖也並非沒有可能。因爲全球變暖給地球生態所帶來的影響太大了,所以目前所大多數有良知的國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環境保護計劃。

比如說我國,我國就要在本世紀中期左右完成碳中和減少碳排放量。那麽碳排放量減少了,地球升溫的速度也就會有效緩解。

只要世界各大國的氣候保護計劃逐漸完成,城市下降所帶來的影響也就會越來越低。我們對這一點還是要有充足信心的。

而且我國政府也不是沒想辦法來延緩城市下沉的現象。早在2012年的時候,我國政府就出台了地面沉降防治規劃。

早在十余年前,我國政府就已經意識到了城市下降所帶來的危害。在這份法案中就明確寫道,爲了更好的管理地下水資源,地下水的開發和利用是必須合法合規的,不能過量。

並且國家大力修建了像南水北調這樣的重點工程,來合理的調配國內的水資源。就是爲了能夠讓一些城市不再毫無顧忌的開發地下水。

隨著南水北調工程的逐漸完成,華北地區的供水壓力已經極大程度的被降低了。各城市的地下水抽取量雖然還處于一個高位水平,但是增長相對較慢。

所以華北城市的地面沉降速度有效降低了,這就是國家行政改革所帶來的好處。

而對于普通人來說,我們在解決地面沉降的問題上,能夠做的努力不多。我們只能是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不要浪費水資源,因爲現在我們所使用的不少水資源,還是地下水資源。

而大量的地下水被開發,就會造成城市第地下的地理空腔增多,最後導致不可挽回的城市下降。那麽,只要我們節省水資源,就可以延緩這一過程,應對像城市地面下降這樣的危機。

除了要依靠國家政策以外,也得靠著全民共同采取行動才可以。但總的來說,我國應對城市地面下降這一問題,所做出的努力要比其他國家多得多。

中國是真的在努力的保護環境,所以對于中國的老百姓來說,不需要太過害怕。相信隨著碳中和計劃的逐漸完成,以及國家的各種針對性保護,法案迅速落地,城市地面下降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

結語:

實際上,現在人類所面對的很多問題,都和我們肆無忌憚的濫用地球資源,並且對地球進行毫無節制的開發有直接原因。比如說全球溫室變暖,不就和世界各國的工業化有關嗎?

所以說,只要人類願意努力,在發展時保持平衡、保持底線,其實很多現在所面對的那些問題,都有迎刃而解的可能。

參考資料:

科普中國2024-05-07中國近一半的主要城市正在下沉!2.7億人面臨風險

李律依法2024-04-29 未來或有2.7億人無家可歸?國際報告顯示 中國近乎一半城市在下沉

百科密碼2024-04-25 全國一半城市下沉,未來或有2.7億人無家可歸!我們應該怎麽辦?

0 阅读:0

朱老大聊養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