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覺得網購太複雜學不會?APP“適老化”路在何方?

筆點酷玩 2024-05-09 18:34:47

字體變大,圖標醒目,界面簡潔,精簡繁雜功能,合並操作步驟,這些APP設計只能算淺層次的“適老化”。這篇小文,給大家說說真正的“適老化”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我認爲,教老人玩智能手機,有兩大難關最難攻克:

第一關是熟用微信聊天,且能夠避開無良誘導和詐騙。

第二關就是安全地自主網購。

咱爸媽只是年紀大了,但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笨拙。據我所知,很多膽大心細的高齡用戶也能熟練操作各種APP。

無他,唯手熟爾!

事實上,只要有子女領路和輔助,多多練習,總會熟能生巧。我堅信無論APP多難用,伴隨著大量的“舉一反三”的實踐與思考,老人也能排除萬難,學會只是時間早晚的事。

最重要的是,作爲子女,你要有耐心,至少要像輔導熊孩子做作業那般有耐心。

然而,總有老人選擇放棄。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卡在某些APP涉及支付、各種認證的環節,無人幫忙時最容易撂挑子。

比如網購到付款那一步,有些老人猶豫半晌不肯下單。在異地上班的孩子打電話問:過年時不是教會你了嗎?還手把手實踐了兩次,咋又不會了?

此刻,老人們往往會避諱真正的原因,用一句 “太麻煩了!我去超市買多方便” 敷衍過去。

可真相是——老人們多半害怕操作失誤造成財産損失。

這些老人往往勤儉+謹慎了大半輩子。錢要存定期,買菜掰掉爛葉子,能坐公交絕不打車,能白嫖禮品就排長隊;雖然他們遇到網詐洗腦也會一時糊塗,但面對只有自己主宰全局的手機支付環節,反而很難接受這種“新事物”帶來的“金融風險”。

手機點一點,錢就沒了,萬一不給我發貨怎麽辦?萬一買錯怎麽辦?懼怕失誤,于是幹脆放棄了。

有人反駁說,京東等APP特意設計了長輩模式,操作/網購流程大幅度簡化,還能有什麽難的?這就說到點子上了。“你們”年輕人的容易,在老人那裏,可能恰好是最容易産生困惑的。

一方面是人各有別,另一方面則是心裏因素。

你想想——爲啥老人網購付款謹小慎微拒絕向前推進,可面對網詐迷惑,卻可能忙不叠地給騙子打錢?這就不單單是APP界面、操作流程如何簡化的問題了,它更多的是涉及到心理學因素,涉及到我們常談的“營銷話術”和“社交心理學”。

比起設計師腦海裏的“極簡流程”,老人更容易適應那種略帶傳銷風格的APP指引。簡單講就是:“一邊告訴你省好多錢、一邊手把手地引導你執行下一步操作流程”。而這恰恰是“無孔不入”的拼多多最擅長的手段。

所以,很多老人玩京東淘寶愁容滿面,被拼多多彈窗之後,下單那叫一個順暢自然,家裏很快多了一堆山寨貨……拼多多用各種“恭喜減免”引人“上道”,現在連支付環節都設計成“微信扣款,先用後付”,甚至還要貼心的幫你計算,你距離成功還有幾步。老人們的最後一層盾,就這樣被輕易打破了。

這讓我聯想到若幹年前風靡中老年群體的“養生館”套路。一堆經過專業話術培訓的年輕人,領著一群兒女不在身邊的老年用戶享受“天倫之樂”,講話都好聽,比兒女還孝敬,再忽悠你買點不值錢的保健品、磁療器件,老人們哪還會去想什麽“金融風險”?

我爲快樂買單,值!我爲這細致入微、手把手的、不厭其煩的教學行爲,點贊!

但,這些不厭其煩,最好是來自正道!

說到這裏,我想設計師同學應該能參悟我說的道理了——如果APP設計師能考慮到這個深層次原因,爲某些APP指引環節帶來超級細致的“手把手鼓勵”,仿佛空降一個孝子賢孫一樣,讓一個新手老人也能輕松地照著指引完成所有流程,那麽現在這樣的應用絕對會成爲“老年之友”。

字體變大,圖標醒目,界面簡潔,精簡繁雜功能,合並操作步驟,這些只能算淺層次的“表面功夫”。

多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考慮APP適老化設計,多考慮心態因素,才是正解。

長文用心寫,數碼用心玩,我是筆點酷玩,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點贊收藏。希望我的所思所想,可以給大家一些啓發和參考;希望我們的父母無論年紀多大,都能一直跟得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那麽,我們下期再會。

0 阅读:7

筆點酷玩

簡介:筆點酷玩:新鮮科技前沿,一手數碼評測 | 全網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