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6離小米SU7,還差了個極氪007?

車厘子大叔 2024-05-15 09:45:54

智己L6真的聽勸,一個月前的預售會還無限蹭小米SU7的流量,昨天上市發布會,一個字沒提小米SU7,就算性能、泊車對比場景,只是淺淺拉上“保寶奔”,還有兩個潛在勁敵Model Y和極氪007,都在用數字突出自己的“突破極限”,果真明白順暢,高級向上了很多。

沒提小米SU7,就等于智己L6“忽略”這勁敵了麽?相反,整晚小米SU7都在以“靈魂對標”的方式存在。智己L6打破“物理極限”的兩個數據:麋鹿成績大于90km/h,極速305km/h,不見得買車人都很在乎,但實打實超過了小米SU7在這兩項確定的成績。特別是講到“後排有效腿托比競品加長40mm”,懂的人都會心一笑,不就是換了個內涵說法嗎?

直到筆者發稿爲止,智己汽車尚未公布L6的大定數量、上市一晚的戰報情況。不過據會上透露,智己L6一個月內拿到2.9萬訂單,無論最終轉化率多少,對于一個品牌成熟度不算太高的造車新勢力,在同級有Model 3、SU7、極氪007的強大對手面前,智己L6有這個成績已證明了自己。

唯一擔心的,智己L6的熱度能不能持續下去?還有英偉達Orin X芯片、四輪轉向,本屬25-30萬級的配置,都變成了“20萬標配”之後。智己爲了銷量,陷入“殺敵一千,自損500”迷局?本來,這場“20萬新能源轎車”已沒多少可卷的戰爭,現在智己L6橫刀祭出“權益價19.9萬元”這一招,會爲這細分市場增添多少變數?

除了性價比,智己應該要有更多牌

一個月前的發布會,智己L6的預售價在23-33萬區間,幾乎是按著小米SU7的思路來定的,但智己L6優勝在一連串的“全系標配”,像“靈蜥”數字底盤、智慧四輪轉向、英偉達Orin X芯片、激光雷達、8295芯片、前排座椅通風加熱,這些別人的高配或選裝才的配置,都被智己CEO劉濤左一個“全系標配”,右一個“但用難回”,全給帶上了節奏。

而五個版本的車型,在電池容量、400V/800V快充和單雙電機、舒適豪華配置上有區別。就算是19.9萬元的入門配置,不花3999元升級豪華配置,你也能買到單電機後驅、CLTC續航在650公裏的Max標准版車型,足夠日常使用。

從劉濤的著眼點,也知道中低配車型,將是智己L6的走量車型,“超越對産品力新標杆的一切向往”,畢竟30多萬搭載固態電池的光年版本,是拉高品牌光環的,“田忌賽馬”的19.9萬元入門版、和小米SU7、Model 3同是23萬,但配置多一堆的版本,才是賺錢養家的關鍵。

記得雷軍曾在小米SU7發布會上過,買我的車我到頭我還虧了;智己也延續這個思維,只不過更爲極端一些,很多配置都是先從智己開始卷,虧大本也要保證車的銷量上去。不過熟知智己的都知道,自從LS6上市,智己“高配+沖擊力(甚至自殺)價格”的套路開始在江湖混出名堂,不可否認小米SU7出現讓智己L6加速了自己的內卷,但現在的智己,與2022年智己L7上市時候的高端定位已完全不同,同爲上汽的飛凡,就是被智己“卷”成毫無存在感。

對外競爭來講,以“高端性價比”示人並無不妥,畢竟4月蔚來增長135%、極氪增長99%、零跑增長72%、小鵬增長33%等等,都是以降價換來的。但怕的是降價促使的繁榮景象,並不能持續多久,這也是沒有市場話語權品牌面臨的劣勢。去年10月,智己LS6也在標配“ 激光雷達和英偉達芯片”聲中卷出新天地,當時LS6一款車就沖到8000輛以上,曾一度助力品牌達到月銷萬輛的水平。但我們半年之後再回看,目前LS6的月銷量已經降到2-3千輛水平,3月份還有官宣降價1萬元動作,但對智己回春刺激作用不大。

所以,目前不會太擔心智己L6轉化的問題,新車的“2千低2.2萬元”的權益價在6月15日截止,那麽觀察期應該是過了權益紅利期甚至三個月後,智己L6的銷量能不能最終穩定下來,給品牌帶來穩定的銷量裨益。

不過面對智己LS6的“前車之鑒”,智己給人感覺,似乎一門心思還只在賣車上,打開一些熱門的論壇和投訴網站,不難翻到認證車主的現身吐槽,雖然大問題沒有,但空調制冷、異響等小問題不斷,服務網點的小問題也多,連關鍵賣點智駕都被吐槽不少,最後更被放大成“上汽的通病”。價格戰,核心當然價格,但不是消費者選擇的唯一原因,産品質量的維護、服務權益的口水戰、營銷上的失焦,都可以成爲棄選的關鍵,尤其在高度飽和的20萬級新能源轎車競爭。

但稍有遺憾的是,智己目前呈現的破局辦法,是加快叠代的速度,新LS6下半年就會來,今後産品叠代速度是1年-1年半爲周期,用智己的話說,“叠代速度致敬3C數碼産品”。更高的配置,組合更低的“自殺式”降價去拉動市場在所難免,但如此以往,且不看能不能搶到話語權和感動消費者,自己先把自己卷瘋了,降價帶來的虧損增大,怎麽平衡如滾雪球一樣。今年3月,智己汽車宣布獲得超80億元的B輪股權融資,不知道這筆錢投在價格戰有多少,但用戶維護、營銷服務都忽略不得。

車厘子觀察:價格戰下,汽車依舊講長周期效益

其實,筆者並不完全認同智己“致敬3C數碼産品”的叠代速度,汽車不像其他消費品,除了極少數忠實粉絲,購買人群需要把他放在一個更長久的周期考察,購買決策肯定是客觀理性的。

智己確實厲害,每次發布會總能帶來技術、産品實新“卷”法,甚至越級式進化,都是讓人驚歎的。但品牌薄弱的新品牌最需要沉澱,問題一個個出現,一個個試錯摸索,營銷也是,新車1年卷一次,老車主的情緒安撫去哪了?小問題不斷,誰給予過正視?找到最合適的與市場共振的點,才是品牌的標簽。記得蔚來剛出來時,就被“半成品”的負面吐成篩子,但經過這幾年的努力,誰還會揪著不放?

這裏想起了極氪汽車,與智己一樣含著金鑰匙出生,成立時間也差不多;爲什麽極氪007可以與極氪001形成堅挺矩陣,甚至可以分流特斯拉Model3、小米SU7的戰敗訂單?産品力是一方面,極氪007剛出來的性價比,也卷得行業陣陣熱議,但放到現在已經不是最卷的那個,反倒是品牌的口碑、安全的執念、補能服務新體驗、累積的用戶群,講故事的時候了,如果外界對一個品牌認知的方方面面,都已經相對穩定下來了,不要說拿到了市場話語權,但打價格戰不至于被動,銷量穩定順理成章。

畢竟不是每家都有小米汽車一呼百應的流量,更何況小米汽車也並全無沉澱,雷軍造車貼上了自己在3C領域20年口碑呢。所以對標小米SU7,品牌薄弱一點的L6,配置比他更好,比他賣便宜2-3萬,也講的過去;但若來來去去只有性價比一招,那麽智己的安身立命,太依靠短視而間斷的營銷手段了。

0 阅读:6

車厘子大叔

簡介:由一群華南汽車人共同打造的全國知名度的汽車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