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駐藏大臣的生活

沃唐卡 2024-05-13 00:24:41

駐藏大臣,正式稱謂爲“欽差駐藏辦事大臣”,亦稱“欽命總理西藏事務大臣”,是指清朝政府專門設立的駐紮西藏的高級官員,負責西藏與清中央的事務交流,始設于雍正五年(1727年),直到1912年結束,持續了一百八十五年。

駐藏大臣衙門位于拉薩八廓街。

駐藏大臣的設置,加強了清政府對西藏的管控,對曆史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清代,駐藏大臣在西藏的政治生活中占據了怎樣的地位呢?

清朝早期忙于穩定政權,暫時無力關注西藏事務。然而,清朝充分認識到五世達賴喇嘛在聯絡蒙古王公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始終重視西藏事務。1652年,五世達賴來京朝見順治皇帝,受到順治特別禮遇,並被冊封爲“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恒喇達賴喇嘛”,成爲釋教的宗教領袖。同年,清朝還冊封固始汗爲“遵行文義繁顧實汗”。

五世達賴朝見順治皇帝的場景。

此舉旨在通過達賴喇嘛聯絡蒙古,並通過冊封已歸降的固始汗來制衡達賴,實現了對西藏事務的間接管理。

固始汗與五世達賴的合影。

1717年,准噶爾部侵入西藏,占領西藏,並對西南和中原構成威脅。康熙五十六年,清朝已統一全國,開始有力介入西藏事務,借此機會,發起兩次軍事征討,最終將准噶爾軍逐出西藏,將西藏納入清政府直接統治。

清軍在昭蘇格登山追擊准噶爾汗達瓦齊。

甘丹寺,格魯派祖寺。

盡管如此,西藏政局依然動蕩,准噶爾仍威脅達賴喇嘛的地位。清雍正五年,雍正命令內閣學士僧格、都統馬喇進藏,掌管西藏政局。二人到達拉薩前,西藏貴族已因權利爭鬥爆發叛亂,甚至企圖引入准噶爾作爲外援。

駐藏大臣的衙門位于拉薩城東南。

這一關鍵時刻,噶倫頗羅鼐率軍直接進入拉薩,穩定局勢。僧格、馬喇隨後以欽差大臣的身份總理西藏事務,從而確立了駐藏大臣的地位。

清朝設置駐藏大臣是爲了加強對西藏的管理,防備准噶爾的騷擾,保護達賴喇嘛,穩定政局。駐藏

大臣的職權雖有限,主要負責監督,而實際的地方政權由清朝冊封的藏王(郡王)掌握。

以僧格、馬喇爲例,他們受命統兵一千五百名駐紮騰格裏腦兒,雍正授予的職責主要是防備准噶爾,照顧達賴喇嘛,監督西藏地方事務。

乾隆元年,准噶爾與清中央關系緩和,有聲音提議撤回駐藏清軍,但郡王頗羅鼐請求保留。乾隆經深思後同意其請求,但駐藏大臣人數減至一人。

乾隆年間頒發給駐藏大臣的令牌。

乾隆十二年,頗羅鼐逝世後,其子珠爾墨特那木紮勒繼位,但行爲放縱,導致西藏政局不穩。爲防變亂,清中央增派一名駐藏大臣,共同處理事務。此後,駐藏大臣及幫辦大臣各一人,成爲定制。

這一時期,駐藏大臣雖主監管,但乾隆初也賦予其臨機處置大權。駐藏大臣的權力雖有限,但實際上已被藏王架空,權力失衡再度使西藏政局暗藏危機。

乾隆十五年,珠爾墨特那木紮勒挑戰清朝中央,殺害駐藏大臣傅清、拉布敦。乾隆命四川總督策楞率兵入藏,迅速平息叛亂。叛亂後,乾隆決定廢除封授郡王制,提高駐藏大臣職權。

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處決藏王珠爾墨特那木紮勒的場所。

乾隆十六年,策楞等制定《西藏善後章程》,由乾隆批准後施行,確立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共治西藏的原則,廢除西藏世俗貴族政制,由達賴喇嘛主持地方行政,防止世襲制家族勢力威脅統一。

噶廈辦公地大昭寺。

《西藏善後章程》實施後,西藏維持穩定數十年,直到1788年和1791年廓爾喀入侵,揭示政治不穩定和管理混亂。乾隆感到需從根本提升駐藏大臣權力,以確保長治久安。

清兵攻克廓爾喀境內之協布噜。

尼泊爾加德滿都廓爾喀舊王宮。

根據乾隆指示,福康安等人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于乾隆五十八年頒布《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使駐藏大臣開始主政西藏。

《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部分。

《二十九條章程》後,駐藏大臣的權力大增,主掌藏政。雖然表面上與達賴、班禅平等,實則權力遠超二者。

前、後藏分別爲達賴和班禅的統治範圍,均受制于駐藏大臣。

駐藏大臣參加九世達賴坐床。

嘉慶時期,清廷明確指示西藏一切事務皆遵照欽差大臣指示辦理,顯示駐藏大臣在西藏無與倫比的地位,防止地方勢力專權。

駐藏大臣主持藏政的一個例子是其擁有單獨奏事權,而達賴、班禅缺乏此權力,全權受制于駐藏大臣。

此外,西藏地方僧俗官吏的任免達賴、班禅也無權幹涉,甚至連提名權也被剝奪,有效防止地方勢力膨脹。

達賴、班禅在行政和軍事大權喪失後,軍事主力爲清軍綠營軍,由駐藏大臣統率。藏軍雖名爲達賴、班禅警衛,實際由綠營將領管束,受制于駐藏大臣。

身穿制服的藏軍。

駐藏大臣掌握軍政大權外,還總攬西藏地方的財政經濟、邊防涉外事務及最終裁判權,達賴、班禅的權力實際上已被架空。

《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頒行後,清朝集中西藏的政治、宗教、財政、軍事和涉外事務于駐藏大臣,使達賴、班禅等權力遠在其下,極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理,維護了地方的穩定。

光緒十三年(1887年),駐藏大臣文碩致尼泊爾帕爾帕地方長官榮格·巴哈杜爾·拉納的信。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駐拉薩清軍受波及,西藏局勢混亂,駐藏大臣次年離開西藏,結束了長達185年的制度。

盡管駐藏大臣制度在辛亥革命後結束,但在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上仍顯示了其重要價值。

接下來請朋友們欣賞一組沃唐卡編號爲158-406957的阿彌陀佛唐卡: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