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重要工作,崇明做足准備!

上海崇明 2024-05-11 16:02:14

汛期臨近,近期,崇明區水文站全面開展各項水文測報汛前准備工作,爲整個水情信息系統進行“體檢”,全力以赴保障汛期水情數據測得到、測得准、報得快。

“水文是研究自然界中水循環和水運動的一門學科。針對崇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們通過監測潮位、雨量、蒸發、氣壓、風速、風向、水溫等水文要素,爲崇明三島防汛防台、水資源調度、生態水位保障等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區水文站副站長莊怡介紹。

位于崇明綠華鎮的崇西閘水位站坐落在長江邊。水位站有一塊100平方米的水文氣象觀測場,場內雨量計、蒸發器設備可自動采集降水量、蒸發量等水文氣象要素。區水文站的工作人員熟練地拆開雨量計設備,連接上專業翻鬥雨量傳感器校准儀,用量筒取了10毫升的水,准備通過滴水試驗測試雨量計數據采集的准確性和通信信道的暢通性。

“我們先設置好雨強模式,通過注入10毫升的水,看這個白色的翻鬥在模擬雨強的作用下會翻轉多少次,每翻轉一次表示有0.5毫升的雨量,儀器就會發一個信號傳輸到我們水文站水情分中心後台系統內。每台雨量計會測試三組數據。”一位工作人員向儀器中注水,另一位工作人員則仔細觀察並作記錄,每組試驗完畢立刻進行誤差計算分析,現場測試結束,工作人員會通過無線電對講機與分中心後台聯系,確認現場注水量與後台監測數據是否一致,從而測試雨量計設備數據采集的准確性和通信信道的暢通性。

隨後,工作人員立即投入到水准考證工作。從崇西閘水位站國家基本水准點出發,一路引測至長江邊水位觀測亭的水尺,通過校核水尺,確保水位測量的准確性。與水位測量息息相關的“水尺”就設置在水位觀測亭側邊,水位觀測亭真正的作用是24小時動態監測和傳輸長江潮位數據。

水尺

水位觀測亭內部

“觀測亭裏的RTU和DTU設備分別負責數據的采集和傳輸。”區水文站測驗設備科科長陳鵬告訴記者,有時候參數不對,就會影響數據采集的完整性和連續性,系統死機、雷電等都有可能影響設備采集和傳輸數據,所以要定時“體檢”。現場工作人員用電腦進行檢查複核,以確保每5分鍾數據可以連續、完整、准確地傳輸至區水文站水情分中心的上海市防汛自動測報系統內。

崇明三島的5個水文國家基本站和58個防汛專用站,像是一個個“觸角”分布在江河邊,實時觀測及搜集整理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體的水文、氣象資料,並傳輸至“上海市防汛自動測報系統”這個“智慧大腦”,需要崇明水情資料的相關部門都可通過微信公衆號“崇明水情”獲取“智慧大腦”裏的長江潮位、內河水位、實時雨量等水文數據,而這些數據可爲政府防汛防台決策和涉水單位安全需求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6月至9月汛期通常是崇明風暴潮災害頻發的時期,防汛防台是全區的重要工作之一。” 莊怡說,目前,區水文站已對所有站點設施設備、標識標牌、測驗環境等維護管理情況逐一進行仔細檢查,接下來,將繼續完善應急預案,並開展防汛防台水文應急演練,全力以赴保障水文安全度汛。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