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禁止科學家與我國合作,卻向我國申請月球樣品,能量餐:該拒

登峰造戟 2024-04-12 16:36:20

最近,我國開始評審月球樣品的國際借用申請。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申請的名單中,有一半均來自美國。

要知道美國可是有著大名鼎鼎的“沃爾夫條款”,其中明確寫著。除非獲得國會批准,否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資助的科學家不得與中國合作。

可今日怎麽突然變了臉色,竟不顧條款,紛紛厚著臉皮向我國遞起了橄榄枝?

月球樣品

這次我國開放申請的月球樣品均是嫦娥五號執行任務時帶回的。

嫦娥五號(Chang'e 5)是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的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旨在獲取月球表面的土壤、岩石和其他物質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進行科學研究。

于 2020 年 11 月 24 日發射升空,由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和軌道器四個部分組成。

經過約 23 天的飛行後,于 12 月 1 日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的風暴洋北部地區,並利用機械臂采集了約 1.731 千克的月球樣本。

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意義重大,標志著我國成爲繼美國和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球采樣返回的國家。

樣品意義

首先是可以幫我們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

月壤樣本包含了月球表面不同區域的地質信息,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月球的地質結構、火山活動、隕石撞擊等過程。

通過對月壤樣本的分析,科學家可以揭示月球的地質演化曆史,了解月球表面的形成和變化過程。

其次可以研究月球的化學成分;

月壤樣本中包含了月球表面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可以提供關于月球岩石和土壤組成的詳細信息。

通過對月壤樣本的化學分析,科學家可以研究月球的起源、演化以及與地球的關系,了解月球的形成過程和地球-月球系統的化學演化。

然後可以幫助我們探索月球的宇宙射線暴露曆史;

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的保護,長期暴露在宇宙射線和太陽風的環境中。

月壤樣本記錄了月球表面的宇宙射線暴露曆史,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射線對月球表面物質的影響,以及月球表面的輻射環境對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影響。

最後可以研究地球-月球系統的形成;

通過對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樣本進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和演化過程。

月球的形成與地球密切相關,通過對月球樣本的分析,科學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月球系統的形成機制和演化過程。

我國開放國際申請

爲了促進國際合作,我國航天部門大方表示感興趣的國際科研機構可以提交申請,獲取部分月壤樣品,共享成果。

隨後世界各地共有10位科學家向我國提出申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半都來自美國。

他們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波羅任務樣品策展人瑞安·齊格勒、布朗大學的星星科學家斯蒂芬·帕曼、石溪大學的蒂莫西·格洛奇、芝加哥大學的斯蒂芬·薩頓和普渡大學的米歇爾·湯普森。

據媒體報道,這五名美國申請人均獲得過NASA的研究資助,其中一些人還曾主持過由NASA出資的,價值上百萬美元的科研項目。

但剛才上面提到,美國沃爾夫條款是禁止科學家私自與我國合作的。

對此,NASA方面表示,他們已向國會證明了其意圖。

還稱與我國在NASA資助的項目上進行雙邊合作的禁令依然有效。

這個可以說十分不要臉了。

0 阅读:4

登峰造戟

簡介:不知便可登峰造極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