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TaylorSwift又給音樂行業秀了一波操作

音樂先聲 2024-04-17 09:01:33

作者 | 李沁予          編輯 | 範志輝

時隔5年,Taylor Swift又給業界秀了一波操作。

在TikTok靜音10周後,Taylor Swift的歌曲出人意料地重返TikTok,一時間引起了海外用戶的一衆狂歡。

雖然Taylor Swift所屬的環球音樂集團和TikTok都未正面回應其中原因,但不難看出,黴姐已經自己制定規則了。

那麽,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之于兩大平台,又意味著什麽?

平台大戰,黴黴獨美

盡管環球音樂集團仍在努力通過下架作品的方式跟TikTok進行博弈,而在Taylor Swift第11張錄音室專輯《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發布的8天前,其多首作品均奇迹般地在TikTok上恢複正常。

這件事還得追溯到今年2月份。

在環球音樂集團和TikTok的“世紀對線”中,環球音樂陸續將其旗下擁有錄音版權的約300萬首歌曲和代理詞曲版權的近400萬首歌曲先後在TikTok下架。而TikTok作爲擁有超過10億用戶的社交媒體平台,如今已經承擔了音樂宣發、推動音樂潮流方向等方面的重要工作。

毫無疑問,此舉對依賴TikTok進行音樂傳播的音樂人和創作者都産生了直接影響。

面對音樂下架,TikTok開始探索新的音樂來源,包括免費音樂和自創版本等,以維持用戶使用需求和平台影響力。而就在網友還在討論這場“世紀對線”在短期來看大概率是兩敗俱傷的局面時,Taylor Swift一頓操作猛如虎,帶著她的作品殺了個回馬槍,在4月11日重返TikTok平台。

截止4月16日,可以看到在TikTok平台,Taylor Swift自2019年以後的《Lover》、《1989(Taylor's Version)》、《Red (Taylor's Version)》、《Fearless (Taylor's Version)》、《folklore》等專輯收錄的多首曲目現在都可正常播放、使用。

此舉使Taylor Swift成爲唯一一位環球音樂尚未與TikTok和解的情況下,仍然能在TikTok正常播放作品的旗下藝人。有一種“你倆愛打就打吧,別妨礙姐搞事業”的既視感。

有版權,就是任性

遺憾的是,Drake、Ariana Grande 和 Camila Cabello 等其他環球音樂旗下的藝人作品仍在TikTok上處于靜音狀態。

爲什麽在環球音樂集團旗下一衆巨星裏,獨有Taylor Swift的作品能夠回歸TikTok?

還得從5年前 Taylor Swift與老東家的互撕持久戰說起。

2019年6月,Justin Bieber的經紀人Scooter Braun以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Taylor Swift 前公司Big Machine,因而獲得了其6張錄音室專輯的母帶版權(即錄音版權)。

隨後Taylor Swift在社交網絡上譴責了這一收購。她表示,Big Machine並未告知她公司將被收購的相關消息,多年來她一直試圖購買她的母帶,但沒有機會,除非她簽署另一份合同,要求她在該公司下再制作6張專輯,以換取前6張母帶。面對前東家的威脅,美國歌手Kelly Clarkon在她的帖子下留言,提出了一些建議,鼓勵她去重制被前公司所控制的專輯。

2019年8月,Taylor Swift采納了她的建議,宣布正式重新錄制自己早期的6張錄音室專輯,她表示,“藝術家,應該擁有自己的作品。”

在此後的幾年,Taylor Swift陸續發布了自己此前6張專輯的重制版本,其中專輯及歌曲附帶“重制版”(Taylor's Version)標識,表明作品與舊版有別,且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此舉能確保Taylor Swift完全掌握新母帶的錄音版權及作品用于商業用途的許可,從而繞過舊母帶的所有者,降低其商業價值。

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插曲,2021年9月,Taylor Swift在2015年發行的《Wildest Dreams》突然在TikTok上火了,舊版在Spotify的播放量累計達73.5萬,創下歌曲在該平台的單日播放量紀錄。翌日,播放量突破75萬。

9月17日,Taylor Swift在個人TikTok賬號發表短視頻,透露歌曲重新錄制版的橋段,附文“既然你們想聽我用Slow Zoom特效演繹《Wildest Dreams》,那就來吧”,又表示如果大家覺得還行,之後就會把整首歌放出,暗示歌曲的重制版將會發行。最終,重制版于1個小時後在各大流媒體平台公開。歌曲上線僅4個小時,便在Spotify超200萬次播放,輕松打破舊版于一天前打破的紀錄。

不得不說,這種猛踹瘸子另條好腿的行事風格,直接將Taylor Swift塑造成不受制于人,將音樂版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藝人典範。

另一方面,在與前公司Big Machine結束合作後,Taylor Swift于2018年11月以2億美元的價格與環球音樂集團簽署唱片協議,這一次,Taylor Swift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據Billboard報道,這次環球音樂給出的合同裏包含Taylor Swift以後將要發布的五張專輯,且合同範圍內發行所有音樂的錄音版權都將歸她本人所有。這也爲其作品回歸TikTok的掃清了障礙。

而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環球音樂對Taylor Swift在商戰期間上架TikTok的“拆台行爲”曾嘗試過勸阻、談判,但Taylor Swift依然堅持恢複上架。鑒于當年合同的白紙黑字,環球音樂對于這波操作也只能抱著“雖不太想尊重,但只能理解”的態度。

基于以上兩點,再加上此事正巧發生在Taylor Swift第11張錄音室專輯發布的前一周,外媒《Variety》推測TikTok可能“與Taylor Swift達成了策略性的協議”。

由此可見,Taylor Swift此次能夠絲滑繞過環球音樂,直接殺回TikTok,離不開其在作品上所保有的前瞻性與獨立性。

商業思維是音樂人的最後一課

諸如此類的版權事件比比皆是。比如,此前蘇打綠被前老板薅成了魚丁系,練習生的藝名歸屬公司屬于虛擬資産繼承制等等。

最讓人意外的是今年1月,鄧紫棋前公司蜂鳥音樂發布了一則版權聲明,聲稱自己是鄧紫棋在2008到2018年簽約期間制作發行的共計103首歌的錄音、詞曲版權獨家所有人。聲明中強調“未經我公司許可,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將以下所列音樂作品用作翻唱、複制、演出、網路傳播以及其他商業性用途”。

簡單來說,鄧紫棋很可能將因版權問題,不能再演唱其包括《泡沫》在內的103首早期作品,也無法獲得此後這些歌所産生的收益。(詳細情況,可以翻閱此前文章:鄧紫棋再也不能唱《泡沫》了?)。

也有粉絲建議,以鄧紫棋如今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爲什麽不能像Taylor Swift那樣去重制之前的作品,再次發布?而這個問題也是兩起事件最大的不同之處。

對比可知,Taylor Swift在早期簽約時爭取了類似版權保護有效期的條款,且詞曲版權一直都在自己手裏,只是交給索尼音樂版權管理公司代理,沒有賣斷給有關公司,所以這也是爲什麽她在2019年宣布將會重制自己的早期專輯。

而鄧紫棋的案子還在繼續,細節證據都未公開,根據目前已知情況分析,早期可能存在歌曲“買斷”等相關條款,加上概念的模糊導致雙方信息不對等,使鄧紫棋有可能喪失的不僅僅是錄音版權,還有詞曲版權,從而導致不能重制。

通過國內外關于音樂版權的案例,可以說是音樂人入行後最重要的商業課就是版權協議書裏的文字遊戲,這也往往是給新人的第一堂社會課。

在早期與平台、唱片公司簽約時,需要對合同裏的“獨家”、“排他”、“永久”、“50年”等關鍵詞引起注意,如果實在讀不懂合同,最好找專業律師咨詢。

除此之外,音樂人也需要關注合同裏是否存在誇張的虛假投入和違約金的設計,小心自己還未成爲208萬,卻成了公司做大做強的墊腳石。

資本的棋局隨著商業帝國的版圖逐漸壯大,而作爲以身入局的音樂人更應在保有創作力與作品質量的同時,早早建立商業意識,以期有朝一日也可洗盡鉛華,翻身上桌,別留遺憾。

結語

Taylor Swift的敏銳洞察力,不僅爲其在音樂領域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也讓她早早認清不論是CD時代還是流媒體時代,商業的本質離不開價值創造、滿足市場需求以及最基礎的交易籌碼與共贏協作思維。

即使是面對老東家的版權糾葛、同行的男凝穢語,Taylor Swift也能冷靜下來扳回一局,用更幹淨的版權背景、更高質量的作品爲市場提供新的選擇,過往作品的版權糾紛與惡戰被一招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化解——盡管她也付出很多,但現在的姿態卻是如此灑脫從容。

當然,Taylor Swift在不斷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還致力于幫助更多音樂人爭取應得的利益,推動著整個音樂産業的進步,爲同行們展示了當下時代一個合格音樂人所該具備的商業素養。

*本文圖源網絡,如侵權聯系刪改

排版 | A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