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反對失敗,中方在聯大爲巴主持公道,涉巴決議通過,以代表破防

袁周院長 2024-05-16 15:44:06

據觀察者網報道,聯合國大會第十屆緊急特別大會于5月10日通過支持巴勒斯坦成爲聯合國正式成員的決議,並建議通過更具權威的安理會決議。聯大票數比爲143:9,美國、以色列、阿根廷等9國投反對票,烏克蘭、德國等25國棄權。烏克蘭、德國均爲與以色列關系密切國家,烏克蘭因俄烏沖突原因,無法在巴以問題上支持以色列。德國因二戰曆史原因,對猶太人二戰遭受的屠殺有曆史責任。烏、德兩國投棄權票而非支持票,頗爲顯示著以色列在國際共識上的失分。此次聯大會議爲巴勒斯坦做了特殊安排,使巴方能夠以非聯合國正式成員身份,參與相關事項。這一特殊安排,建立在143國支持巴勒斯坦入聯基礎上,可以視作巴方實質入聯的前期工作。

以色列在聯大實施阻止的動作,以143:9的票數比迎來失敗。一大原因在于,以色列觸犯了現代國家體制形成的基石。現代國家概念建立在人本基礎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延展,全球民衆有了快速進行信息交換、形成情感共鳴和一致行爲的工具。

以軍在巴勒斯坦的戰爭行爲並非針對軍隊,而是主要面向不具備對等戰爭能力的巴勒斯坦民衆。針對平民的殺戮、封鎖、圍困、人爲制造饑荒,是以色列引發各方憤怒的一致背景。以色列的做法,不能不讓各國民衆背脊發涼。更確切來說,相較于冷戰以來最大戰爭發起國的美國,以色列進一步拉低了戰爭行爲的下限。

美國進行攻擊的主體目標,至少在名義上與公開行動上,是他國政府與軍隊,而非直接針對平民進行殺戮懲處。以色列阻止巴勒斯坦建國,導致其攻擊與戰爭的目標,名義上並非具體的國家實體。

遭受屠戮的巴勒斯坦民衆,客觀上與全球民衆形成彼此相關的利益共同體。如果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達成目的,下一個遭受屠戮的平民群體,會是哪裏?類似的問題,正引發中美在內的多國民衆集體反彈,引發以色列越持續對加沙民衆的戰事,越被各國民衆孤立敵視。更確切說,以色列在二戰後得到的同情,源于各國民衆對屠殺本身的心有戚戚然。以色列又因自身當下的行爲,從各國民衆同情方,轉爲被敵視方。

以色列日益處于被孤立局面。在美國,美國大學生針對以色列的抗議活動,被猶太人利用在美國的勢力範圍壓制。如果抗議主體人群發生下移,引發美國工人及更多基層平民參與,猶太人在美國將迎來被清算的風險。

在歐洲,愛爾蘭、西班牙等3國預計最早在5月21日承認巴勒斯坦國,比利時、馬耳他也或承認巴勒斯坦。土耳其中斷同以色列的貿易關系,哥倫比亞宣布將同以色列斷交,該國總統佩特羅呼籲國際法院通緝以色列領導人。5月10日的聯大特別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要求以色列終止對加沙民衆的集體懲罰、終止地面進攻拉法動作、確保人道救援通道暢通、停止在約旦河西岸擴張定居點。此外,傅聰還點名批評美國,譴責美國在涉巴以問題上偏袒以色列,一再使用否決權,不符合負責任大國擔當。

也在此次聯大會議上,以色列代表埃爾丹重提猶太人在二戰期間遭受的屠殺,將哈馬斯同二戰時的德國類比,並現場粉碎聯合國憲章封面。人群對相關事件的態度,往往隨著具體事件的發生産生新的評估。以方在加沙的做法,正將其從各國平民的利益攸關方,推向利益對立方。

7 阅读:3773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0:52

    拉法要爲巴勒斯坦人民負責任,周總理以前就提醒過,巴勒斯坦要先建國,他沒聽

  • 2024-05-17 08:28

    阿根延,看看之前梅西, 啥玩意。

袁周院長

簡介:軍事專家,特約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