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發布大型神經擬態系統,錫價創近2年新高!有什麽投資機會?

證券時報e公司 2024-04-22 08:30:44

上班路上,來看看最新新聞:

主題機會

1、英特爾發布大型神經擬態系統

據新華社,4月21日,美國英特爾公司日前發布名爲Hala Point的大型神經擬態系統,旨在支持類腦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研究,解決人工智能在效率和可持續性等方面的挑戰。

英特爾透露,Hala Point系統將向桑迪亞國家實驗室交付,標志著英特爾共享的大型神經擬態研究系統的首次部署。這一最新動向也引發了全球科學界的高度關注,因爲類腦人工智能被視爲科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

其中,“腦機接口”與神經技術設備是類腦人工智能領域的兩個細分賽道。腦機接口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據麥肯錫的研究報告顯示,2030年—2040年腦機接口全球每年的市場規模可能在700億美元到2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00億—14000億元)之間。

A股市場方面,天風證券研報認爲,腦機接口行業市場前景廣闊,重點把握場景落地可能。海外頭部公司技術迅猛發展、國內代表公司捷報頻傳。

民生證券研報表示,腦機接口作爲新興行業,技術主要分爲硬件層和軟件層。硬件層包括腦電采集設備和外控設備,軟件層包括生物信號分析、核心算法、通信計算和安全隱私,這些技術我國公司都有所涉獵。

2、錫價創近2年新高 相關錫礦公司業績有望提升

過去一周有色金屬市場持續活躍,其中錫價創2022年6月以來新高,4月19日LME錫大漲5.23%,最近3個交易日累計漲幅13.24%;國內滬錫期貨主力合約夜盤大漲5.48%,報281950元/噸。

其他基本金屬市場也表現強勁。本輪有色金屬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來自供需兩端的共同作用,錫的漲幅尤爲明顯,主要受到供給端擾動和需求端積極表現的雙重影響。

一方面,全球錫礦供應出現減少,占據我國海外供應量近七成比重的緬甸錫礦主産區曼相礦區仍未傳出明確的複産消息,加劇了市場對未來供應穩定的擔憂。

另一方面,2024年消費電子行業複蘇,AI服務器對錫的需求迅速增加,預計全年錫存在供給缺口。

分析師預計,本輪錫價上漲實際反映市場對有色金屬持續看好的樂觀情緒,是金、銅、鋁之後國際資金選擇的又一個做多品種,預計短期漲勢仍將維持。

在當前錫市供需格局緊張、價格持續走高的背景下,錫礦公司將受益于錫價上漲帶來的業績提振效應。

3、集運價格持續上行 地緣因素或將結構性重塑行業供需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報1769.54點,較一周前上漲12.5點。

4月19日,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大漲10.87%,創出該品種挂牌以來的新高。近日,已有MSC、馬士基、達飛等多家航司宣布上調歐線運價。

華泰證券認爲,紅海沖突影響常態化,將結構性重塑集運市場2024年供需,推升運價中樞,支撐公司盈利水平。

幹散貨方面,受益于鐵礦石和煤炭需求上行,看加二季度逐步進入南美糧食出口旺季,幹散航運需求向好,紅海事件和巴拿馬運河擁堵對運力供給有一定壓制。

4、存儲産業鏈供需持續回暖 多家國內廠商或迎量價齊升

産業鏈調研顯示,今年,存儲産業鏈的回暖仍在繼續,二季度存儲芯片仍處于漲價中,AI企業計劃采購的原廠DRAM在第二季度上漲了0%-20%,去年7月以來累計漲幅約50%。

另據媒體報道,美光公司已向多數客戶提出調升DRAM第二季度報價單,漲幅超過20%,目前價格談判仍在進行中。

隨著三大存儲原廠持續降低資本開支、減産調節庫存,以控制市場過剩的供應總量,海外存儲芯片庫存水位正趨于正常化。

山西證券認爲,三大存儲原廠的營業利潤率距離曆史高點還有很大上升空間,原廠仍有漲價意願。

存儲價格在每輪上行周期至少持續6-8個季度上漲,本輪上行周期剛延續兩個季度,存儲漲價趨勢或將持續,帶來行業利潤率改善。

熱點聚焦

1、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就美對華發起301調查發表談話

美國當地時間2024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針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業存在的所謂“不公平經濟行爲”發起301調查,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近日針對該調查發表談話。

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企業根據市場發展需要,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參與市場競爭,助力全球貿易發展,爲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安全運轉作出了重要貢獻。

美方此次以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業采取“不合理的歧視性行爲、政策和做法”爲由發起301調查無理無據,美國造船業的衰退與中國的法律、政策和做法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美國相關研究報告也已表明美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面臨的困境主要是其自身産業市場競爭力不足導致。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代表中國工商界呼籲美方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立即停止301調查錯誤做法,回到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來,並倡導各國工商界攜手合作創新、致力互利共贏,共同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還將組織行業企業進行法律抗辯,會同相關上下遊企業參加美方聽證會,切實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2、公募基金費率調降 每年節約成本約200億

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實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明確將公募基金股票交易傭金費率調整至較爲合理的水平,建立傭金費率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全市場費率變化情況,定期調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傭金費率,同時將交易傭金分配比例上限由30%調降至15%。

《規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傭金制度改革標志著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第二階段舉措全部落地。

以靜態數據測算,《規定》發布實施後,公募基金年度股票交易傭金總額降幅將達38%;前兩階段費率改革舉措每年累計可爲投資者節約成本約200億元。

3、證監會十六項措施全力支持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

證監會制定了《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從上市融資、並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舉措。

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建立融資“綠色通道”。加強與有關部門政策協同,精准識別科技型企業,健全“綠色通道”機制,優先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

二是支持科技型企業股權融資。統籌發揮各板塊功能,支持科技型企業首發上市、再融資、並購重組和境外上市,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向科技創新領域。完善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的方式、對象和實施程序。

三是加強債券市場的精准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債券融資,鼓勵政策性機構和市場機構爲民營科技型企業發行科創債券融資提供增信支持。

四是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配套制度。加大金融産品創新力度,督促證券公司提升服務科技創新能力。踐行“開門搞審核”理念,優化科技型企業服務機制。

4、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

一是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産品範圍。

二是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擬總體參照兩地股票和ETF互聯互通制度安排,將內地和香港合資格的REITs納入滬深港通標的,進一步豐富滬深港通交易品種。

三是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

四是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擬推動適度放寬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允許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與管理人同集團的海外資産管理機構,進一步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更好滿足兩地投資者多元化投資需求。

五是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

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會同香港證監會等各有關方面,指導兩地交易所和結算公司等,共同推動上述政策舉措盡早平穩落地實施。

5、滬深港通ETF將迎擴容 互聯互通“再下一城”

爲持續優化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擴大滬深港通標的範圍,4月19日,滬深港交易所對滬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相關條款進行修訂,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此次ETF標的優化的一大重點內容爲降低ETF納入規模要求。

滬深股通方面,ETF納入規模門檻由不低于15億元調整爲不低于5億元;ETF調出規模由低于10億元調整爲低于4億元。

港股通方面,ETF納入規模門檻由不低于港幣17億元調整爲不低于港幣5.5億元;調出規模由低于港幣12億元調整爲低于港幣4.5億元。

此次ETF標的優化,還下調了ETF的指數權重占比要求。

6、成都:在全市開展燃氣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加快燃氣收費服務改革

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市民反映燃氣相關問題調查核實情況通報:

針對發現的問題,絕不姑息、絕不遷就,全面徹查、嚴肅處理,在全市開展燃氣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加強行業監管,切實維護廣大市民合法權益。

一是積極回應市民關切訴求。壓實燃氣企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燃氣服務“首問責任制”,督促燃氣企業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建立問題清單,逐一整治銷號。針對市民反映突出的問題,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區(市)縣分門別類、分區負責,進一步核實情況,以科學證據、事實依據回應市民訴求。

二是強化燃氣行業監督管理。開展燃氣行業整頓提升行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檢查執法,提升執法質效。加強燃氣價費監管,嚴厲整治不合理、不規範收費行爲,全面推行燃氣“陽光服務”。

三是健全燃氣管理制度體系。加快燃氣收費服務改革,督促燃氣企業完善收費標准、公開收費流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投訴快速響應等制度,全面提升企業標准化、規範化服務水平。

7、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首破50% 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

據央視新聞,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部門了解到,4月上半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首次突破50%。

該協會的乘用車市場聯席分會的數據顯示,4月1日至14日,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26萬輛,同比增長32%,4月上半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爲50.39%,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

專家指出,隨著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的提高,相關産業鏈也將得到蓬勃發展,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的制造,以及充電設施的建設,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8、三部門:到2024年末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到65%

日前,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印發《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2024年工作安排》。

《工作安排》明確了2024年工作目標:到2024年末,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8億,物聯網IPv6連接數達到6.5億,固定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到23%,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到65%。

IPv6網絡性能顯著提高,使用體驗提升明顯。雲服務、內容分發網絡、數據中心在業務開通時默認啓用IPv6功能。

主要商業網站及移動互聯網應用IPv6支持率達到95%,IPv6行業融合應用更加深入廣泛。

固定網絡IPv6貫通水平大幅躍升,新出廠家庭路由器、機頂盒等終端設備默認啓用IPv6,存量家庭路由器IPv6開啓率明顯提升,企業機構互聯網專線IPv6開通率明顯提高。IPv6單棧支持能力持續增強。

“IPv6+”創新技術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展。IPv6標准體系持續完善,立項IPv6國家標准達到50項。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