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可加速艾滋病毒的傳播

同基聲 2024-04-30 13:04:43

我們都知道艾滋病的傳播速度很快,但是你知道嗎?梅毒可加速艾滋病的傳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預防梅毒和艾滋病。

有研究納入了52例被診斷爲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男性hiv感染者,其中30例(58%)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療。結果顯示,梅毒感染可使hiv病毒負荷顯著增高,並使cd4+細胞數顯著降低,而在梅毒感染治愈後,hiv病毒負荷和cd4+細胞數可恢複至感染前水平。

已知感染梅毒的hiv感染者更容易發生hiv傳播,但其中原因卻不清楚。梅毒感染可導致hiv病毒負荷增加和cd4+細胞減小,從而導致hiv更易傳播。

梅毒感染可使hiv病毒負荷顯著增高,並使cd4+細胞數顯著降低,而在梅毒感染治愈後,hiv病毒負荷和cd4+細胞數可恢複至感染前水平。未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二期梅毒患者hiv病毒負荷增加,cd4+細胞數降低的幅度也最大。

當hiv感染者突然出現hiv病毒負荷增加時,不能想當然地認爲是抗病毒藥物依從性不佳或耐藥所致,因爲梅毒感染是hiv病毒負荷增加的一個較常見原因。

性生活活躍的hiv感染者也應定期接受性傳播疾病(std)篩查。

梅毒常見的傳播途徑有:

1.性接觸:95%患者通過性接觸由皮膚黏膜微小破損傳染;

2.母嬰垂直傳播:梅毒螺旋體可以通過胎盤及臍靜脈由母體傳染給胎兒,可引起死産、早産、流産或胎傳梅毒;

3.血液傳播:輸血(供血者爲早期梅毒患者)、與梅毒患者共用注射針頭等;

4.其他途徑:極少數患者經接吻、握手、接觸感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梅毒唯一的傳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損、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病毒。

梅毒分期及臨床表現

根據梅毒感染人體後的自然病程,可以分爲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

臨床表現複雜,病程較長,並且時隱時顯。

也有大部分患者整個病程不出現任何症狀。

一期梅毒: 硬下疳

一般在感染後3周左右出現,在生殖器、唇、舌頭、乳房、四肢等處出現硬下疳,表現爲暗紅色丘疹其後出現糜爛狀潰瘍,還可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一般不紅不腫也無痛3-4周後症狀會消失。未經治療者或治療不充分的一期梅毒就會進入二期。

二期梅毒: 皮膚損害

通常在感染後9-12周出現,表現爲全身性梅毒疹,軀幹四肢可以表現彌漫性淡紅色或黃紅色斑疹;掌跖部位可以出現浸潤性紅斑,通常有領圈樣脫屑;外陰及肛周有濕丘疹及扁平濕疣。可能會出現“鼠咬狀”脫發。

三期梅毒: 髒器損害

約40%未經治療的梅毒病人經過3-4年可發生三期梅毒,頭面部及四肢會出現結節性梅毒疹,還可侵犯眼、心血管、神經系統等髒器,同時可能會出現神經錯亂,嚴重危害健康。

0 阅读:1

同基聲

簡介:2004年8月成立防艾草根,防艾檢測感染者關懷.阻斷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