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地主家闊少爺,剛參加八路軍就當了旅長,是何緣故?

曆來有些現實 2024-02-11 19:59:11

紅軍被改編爲八路軍之後,所有將領基本上都降了兩級,原來的軍團長、方面軍司令員當了師長,原來的軍長當了旅長,原來是師長的降爲團長。

然而,一個地主家的富少爺卻一步登天,剛參加八路軍沒多久,就當了旅長。

他是誰?爲何有如此優厚“待遇”?

他叫高士一,1895年出生于河北任丘大苟各莊村,是個富二代。

高士一的家有多富裕呢?

家裏光是土地就有4000多畝,此外還有入股開礦,投資飯莊等産業,可以說富可敵“縣”,日進鬥金。

高老先生如此有錢,他很想望子成龍,讓四個兒子好好讀書,好將來成爲棟梁之才,光宗耀祖。

可是高家的幾個兒子都不是愛讀書的角色,倒是喜歡舞槍弄棒,打打殺殺。

這跟當地的風土人情有關,河北是出英雄的地方,有句話叫“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男兒尚武是那裏的傳統。

起初高老先生很生氣,後來也想開了,幹脆花大價錢給他請了幾個武藝高強的拳師教他們弟兄幾個習武。

弟兄四個都很認真,暗中較勁學武,還經常在一起切磋比試。

如此一來,不到五年的時間,弟兄四人都學得一身好武藝。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一轉眼時間來到1920年,高家的幾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娶妻成家。

高老先生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臨終前,他把弟兄幾個叫到跟前說:“小鳥長大都要離開老鳥的,我怕也活不了多久了,想給你們分家,讓你們自立門戶。”

幾個兄弟雖然不舍,但還是含淚接受了父親的方案。

高家家大業大,每人都分了不少財産。

高士一分到了1000多畝地,建立起了一個大莊園,爲他打工的佃戶就有幾百人。

爲他家服務的管家和傭人,也有一百多人。

爲了便于管理,高士一在大莊園內修建了14套獨立的大院落,供傭人和家人居住。

這時候的高士一已經年過四十,娶妻成家,兒子也上了中學,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

可是這一切美好,到了1937年卻戛然而止。

7月7日,盧溝橋畔響起了槍聲,日軍的鐵蹄踏上了華北大地。

負有守土責任的國民黨軍隊,雖然奮力抵抗,卻無法抵擋,河北大好河山很快淪陷。

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共産黨人挺身而出,高舉抗日大旗。

高士一

他們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在即在冀熱邊區(今河北省東北部)組建遊擊隊,和日寇開展遊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

受到感召,有尚武傳統的河北男兒熱血沸騰,紛紛拿起武器抵抗侵略者。

高士一雖然已經年過不惑,但依舊血脈贲張,拉起一支隊伍抗日,保家衛國。

這樣的隊伍叫“聯莊”,在當時的河北非常普遍,他們組織者都是有錢人,初衷就是保衛家園,但事實上也是抗日。

因爲國是由無數個家組成的,家與國的命運是緊緊相連在一起的。

隊伍組建之後,高士一並沒有高枕無憂,而是時刻擔心。

在強大的日軍面前,國軍都一敗塗地,這點民間武裝根本阻擋不了日軍的動作。

一旦強盜來了,多半還是會玉石俱焚。

1937年10月初的一天,金風送爽,菊花飄香,高士一正在院裏練武,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他急忙上前開門,兩個年輕人出現在眼前。

二人都不是陌生人,他們一個叫高萬德,是高士一的長子,另一個是兒子的學長,名叫楊琪良。

“你們咋回來了,兵荒馬亂的,亂跑啥?”

“爹,我回家有事。”

“有啥事?”

“想讓你跟共産黨幹。”高萬德說。

高士一聽了,眼裏泛起亮光,他早就聽說共産黨裏能人多,很會打仗;而且他們還是真抗日。

但很快,他的眼神便暗淡下來說:“咱是地主,共産黨是打土豪的,他們能接收我嗎?”

這時候,高萬德指著楊琪良說:“實話告訴你,我的這位學長就是共産黨員,讓他對你說。”

楊琪良1914年出生,也是任丘人,跟高士一同村。

楊琪良在上學的時候就加入了共青團,來這裏之前,他剛剛入黨。

“伯父,現在共産黨已經把抗戰當做首要任務,不管是誰只要抗日都熱烈歡迎,您不用擔心。”楊琪良誠懇而又肯定地說。

高士一聽了激動,做了個漂亮的白鶴展翅動作後說道:“那好,我就跟著共産黨幹!”

幾天後,苟各莊一帶我黨領導的第一支抗日武裝誕生了,名稱是“河北遊擊第十四支隊”,高萬德擔任任支隊長,楊琪良任政治主任。

因爲擔心兄弟反對,高士一只是在背後運作。

一個月之後,隊伍改名爲“人民自衛軍第五路”,高士一走到前台,出任司令。

沒想到,此舉卻掀起軒然大波。

聽說老四拉起隊伍,高家四個兄弟分裂了。

長兄高士坦對此持歡迎態度,說跟著共産黨沒錯,他不但支持老四,還讓兒子、孫子都加入到了部隊。

二哥高士奎則連連搖頭,覺得共産黨人少槍少,鬥不過日軍,成不了氣候,說四弟的選擇太冒失。

三哥高士芬則情緒激動,明確表示反對,說跟共産黨在一起只能給高家招來大禍,毀掉高家的一切。

有一天,高士芬聽說共産黨人又到四弟家去了,他帶著家丁怒氣沖沖過來。

當時,共産黨員侯玉田正在給高士一傳達上級精神,高士芬不由分說即將人家軟禁起來。

高士一大怒,指著三哥說:“他是我的客人,你不許亂來。”

“共産黨會毀了我們高家的,四弟你鬼迷心竅了。”

“我腦子清醒得很,只有共産黨才能救國,糊塗的是你!”高士一堅定地說,“我不但要聯合共産黨,還要入黨。”

1939年,高士一真的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這是後話。

“你要執迷不悟,我就不認你這個弟弟。”高士芬氣得渾身發抖,發出了威脅。

“三哥,那我們就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吧。”高士一毫不示弱。

此後,高士一說到做到,鐵了心跟著共産黨走,從來沒有動搖過。

高士一雖然出身地主,但是宅心仁厚,樂善好施,在鄉親們心中威望很高,號召力很強。

在他的號召下,第五路發展很快,到1938年春天,僅僅過了半年時間,隊伍已經擴展到三、四千人。

但是隊伍壯大之後,帶來了新的問題。

這麽多人,要吃要喝,要買買槍支,每天的開銷驚人,不是一個小數目。

高士一一咬牙,把自己家的糧食貢獻出來,把自己的積蓄也拿了出來。

拿錢的時候,妻子心疼的眼淚撲簌簌往下掉:“士一啊,我們以後這日子不過了?”

高士一說:“不抗日的話,國家就亡了,到時候,什麽都是日本人的……”

一番話讓妻子茅塞頓開,她回到裏屋,把母親陪嫁給自己的珠寶也拿了出來。

看到高士一如此慷慨,當地的地主紳士也紛紛捐款,幫助部隊度過了難關。

接下來,隊伍又遇到了新的考驗,那就是誘惑。

這天,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邵鴻基來找高士一,開出誘人條件:任命高爲司令,要錢給錢,要槍給槍。

高士一想都沒想,起身送客。

日本鬼子也對高士一進行拉攏,更遭到嚴厲拒絕。

鬼子惱羞成怒,發動突襲,把高士一的侄子高萬玉、高萬峰等人抓去做人質,逼高士一當漢奸,同樣是枉費心機。

日軍誘降陰謀落空之後,便殘忍地將人質殺害,高士一聞聽淚流滿面,但是心中的怒火沒有被撲滅,反而燃燒得更加旺盛。

帶著對敵人的仇恨,高士一指揮部隊開始了衛國和複仇之戰,將日僞軍打得落花流水,攪得敵人沒有甯日。

但是因爲敵人裝備精良,高士一的隊伍也遭遇了不小的損失,面臨嚴峻考驗。

就在此刻,救星來了。

1939年春節前,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在賀龍的指揮下,八路軍120師來到了冀中。

高士一聞聽之後高興得像個孩子,立即前往會見賀龍,要求加入120師。

賀龍早就聽說過高士一,對此自然持歡迎態度。

1939年3月下旬,高士一如願以償,所部和120師的715團編在一起,組成了120師獨立第一旅。

部隊合編時,高士一提出不擔任領導職務:“我年紀大了,也沒有上過軍校,讓年輕人幹吧。”

“不行,你不但要幹,還要你當旅長。”賀龍擺擺手說。

“要說上軍校,我跟你一樣也沒有上過;要說年齡大,你也只比我大了一歲。”賀龍笑著說,我不是也幹的好好的嗎?“

高士一

就這樣,地主家的闊少爺當了旅長,曾經擔任紅軍師長的王尚榮當了副旅長,成爲其助手。

從此,獨一旅開始在戰場上發威,爲抗戰勝利立下奇功。

新中國成立之後,功勳卓著的高士一出任陝西省交通廳廳長。

1968年6月1日,高士一因病逝世,終年七十五歲,結束了他的傳奇一生。

抗戰初期,河北遊擊軍共有13路軍,他們的指揮官命運迥異,不少人革命立場動搖。

這些人有的叛變(第十路軍總指揮趙玉昆、第12路軍的總指揮柴恩波),有的開小差(第二路軍的總指揮王贲、第四路軍的總指揮王烈軍),都沒有修成正果。

而高士一始終不忘初心,雖然因爲種種原因沒有被授銜,但是他的人生是無悔的。

參考資料:

《高士一 燕趙豪傑 民族英雄》澎湃新聞 2021-05-27

《回憶父親高士一》高萬德 天津人民出版社

0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