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這個農業園,拉滿“科技範”

河北新聞網 2024-05-08 09:40:27

4月29日,在張北縣郝家營鄉三義美村現代農業園區,三義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閻彪在蔬菜大棚內查看冰草長勢。河北日報記者王峻峰攝

4月29日上午,持續了一天一夜的春雨,依舊淅淅瀝瀝地下著。在張北縣郝家營鄉三義美村現代農業園區,被朱紅色圍欄圍起的蓄水池,正盡情采集春雨。

“這是園區建設的雨水收集再利用工程,像這樣的蓄水池一共建有3個,總容量8000立方米。雨水經過處理後,將會再利用。”三義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閻彪介紹,“你再看旁邊,就是園區的數據控制中心、智能水肥中心,裏面設備齊全,將在五月中旬園區大面積種植時投用。”

三義美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2022年,郝家營鄉緊抓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機遇,開始建設占地一萬畝的三義美村現代農業園區。

園區由河北農業大學張北鄉村振興學院規劃設計,總體布局爲“四區三中心”,即工廠化育苗生産區、小型西瓜綠色高質量生産區、葉菜綠色高質量生産區、果菜綠色高質量生産區,數據控制中心、智能水肥中心、包裝倉儲中心。其中,一期工程占地4000余畝,累計投資超1億元,已于2023年投入運營。

“你別看這園區很大,已建成1200多個大棚,但是比以前一家一戶種菜省水多了。”閻彪介紹,園區引進了5G物聯網,運用了智能數據采集、設施水肥自動灌溉和機械植保等管理技術,關停水井130眼,節水節能達到90%。

“走,咱們到蔬菜大棚裏看看。”跟隨閻彪的腳步,記者走進一個大棚。放眼望去,翠綠的冰草長勢喜人。棚內一角,安裝著土壤水分溫度傳感器、溫室環境控制系統。“系統開啓後,溫度、濕度等數據將通過無線網絡傳輸至數據控制中心。種植管理員還可以在手機上查看棚內溫度等數據。”閻彪說。

閻彪介紹,當前有500多個大棚種了蔬菜,除了冰草,還種有茼蒿、香芹、菠菜等,“5月中旬,還將種其他蔬菜和西瓜。”

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給三義美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土地流轉賺租金,村民在園區打工掙薪金,項目分紅爲村集體增加收益。從去年起,三義美村村民李素桃就在園區打工,“現在一天工資是130元,等忙的時候還給加。村裏人都說,有了這個園區,只要想掙錢就有活幹。”

不光是三義美村村民受益,園區還帶動了周邊村的村民就業。“用工高峰期可提供2000多個崗位,吸引著周邊村莊的衆多村民前來務工。”閻彪說。(河北日報記者 王峻峰)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