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減肥指南,做到的人都瘦了

半島晨報 2024-02-22 17:44:40

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

春節假期後,又雙叒叕胖了?

什麽情況下需要減肥?

怎樣才能科學有效地減肥?

往下看,聽專家支招↓↓

如何判斷自己胖不胖?

拿起筆來算一算!

醫學上一般使用體重指數進行衡量

這是基于身高和體重而計算出的指標

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²

例如一位女性

體重60公斤,身高1.60米

她的體重指數是23.44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羅櫻櫻表示

體重指數

如果超過24就認爲是超重

超過28就認爲是肥胖

除了這一指標外

也要看是否合並一些肥胖相關的疾病

高血糖、高血壓或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脂肪肝

如果合並了這些肥胖相關的並發症

那就提示我們更應該減重了

專家提醒,體重超標的患者

可能不是單純性肥胖

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

腎上腺疾病都可能導致肥胖

減肥前,應到醫院對身體狀況進行評估

此外,減肥應當適度

並不是減得越快越好、越瘦越好

脂肪過少

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比如,身體中的脂溶性維生素

是溶解在脂肪裏的

過瘦可能導致這種維生素的缺乏

體重指數在18.5~24爲宜

“躺瘦”不可取!

脂肪燃燒時身體有感覺嗎?

專家提醒

有些因爲疾病導致的肥胖

比如,激素分泌異常

導致的向心性肥胖等

如果不治療導致肥胖發生的疾病

而盲目用藥

不僅達不到減肥效果,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延誤原發疾病的診治

很多患者認爲

用藥可能是一個“躺瘦”的過程

如果不進行生活方式幹預

即使用藥減重

也是非常快就會發生反彈

在用藥物減重的過程中

要注意藥物可能産生的毒副作用

肥胖患者不要隨意自行用藥

首先由醫生來判斷是否需要用藥

同時醫生也會進行相應的評估

查看有沒有用藥禁忌

保證患者安全使用藥物

吃素或不吃主食

這樣減肥靠譜嗎?

生活中,一些人通過

吃素或不吃主食的方法來減肥

這種方式靠譜嗎?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

與蛋白質和脂肪一樣

是人體所需的三大營養素之一

長期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

容易引發低血糖、腸道功能異常、

記憶力下降、失眠等症狀

適量吃主食不會發胖

一般主食每天的攝入量

可控制在4~5兩左右

除了不吃主食

還有不少人提倡吃素

清淡飲食≠只吃素食不吃肉

不吃肉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肌肉衰減、骨質疏松、

記憶力衰退等症狀

應堅持以谷類爲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

畜禽魚蛋奶和豆類食物

另外,專家提醒

有規律的運動加上健康的飲食

才是減肥的關鍵

△圖源: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節後要注意

調整飲食、規律用餐

適當減少進餐量,給腸胃也放個假

合理膳食、少油少鹽

多吃粗雜糧、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以及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

同時,合理安排作息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根據個人日常運動習慣

堅持適量運動

可以聽舒緩的音樂、

閱讀書籍、曬曬太陽

保持身心愉悅

來源:CCTV-1《開講啦》、《朝聞天下》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