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前主管發聲:AI“複生”技術非現實,機器無靈魂

法兔律兔 2024-03-25 23:14:10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AI)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然而,近期頻繁出現的利用AI技術“複活”逝世明星的視頻,在短視頻平台上引發了廣泛討論。針對這一現象,OpenAI前全球商業化負責人Zack Kass在2024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發表了看法,他直言不諱地指出,機器沒有靈魂,逝去的人能夠複活是一個奇怪的案例,並非我們生活的現實。

Zack Kass在OpenAI任職期間,主要負責領導市場進入戰略的制定和執行,以及建立關鍵的商業合作夥伴關系。他的豐富經驗和深刻見解,使得他對AI技術的看法備受關注。在這次大會上,他對于AI“複生”技術的評價,無疑給這一熱門話題帶來了更多思考。

事實上,AI“複生”技術並非新鮮事物。它主要基于深度學習算法,通過對逝者生前的影像資料進行訓練,生成新的視頻或圖像。雖然這些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還原逝者的形象,但它們卻無法賦予機器真正的靈魂和情感。正如Zack Kass所言,機器只是按照預設的算法運行,缺乏真正的意識和情感。

從行業數據來看,雖然AI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模擬人類情感和靈魂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鴻溝。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涉及AI技術的企業數量衆多,但真正能夠突破這一技術瓶頸的企業還寥寥無幾。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AI“複生”技術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遠未達到能夠模擬人類情感和靈魂的水平。

此外,Zack Kass還強調,人與機器之間的界限必須清晰。他擔心的是,如果人們過度依賴機器來模擬逝者的存在,可能會忽視現實中的人際關系,導致社交能力的退化。他呼籲人們應該更加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而不是沉迷于與機器的對話。

總的來說,雖然AI技術在某些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在模擬人類情感和靈魂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戰。OpenAI前主管Zack Kass的觀點提醒我們,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人性的本質和真實情感的價值。對于AI“複生”技術,我們應該保持理性的態度,既看到其潛在的應用價值,也要警惕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數據支持:天眼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