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胎跟爸姓,二胎隨母姓,把家毀了”過來人的心酸經曆讓人警醒

菁媽育兒 2024-05-10 21:37:11

文|菁媽

從1980年到2016年,我國實行了長達36年的獨生子女計劃,這期間誕生了超過1億的獨生子女,這些獨生子女現在也已經長大,也已經爲人父母。

而在他們爲人父母的時候,剛好就碰到了國家放開二胎,甚至是放開生育,這些做了父母的獨生子女,在生二胎的時候就想著雙方的父母都有孩子血脈的傳承,于是不少家庭就做出了第1胎隨爸爸姓,第2胎隨媽媽姓的決定。

乍一看,這樣的決定很公平,對雙方的父母也很好,讓兩個孩子也能很好地得到雙方父母這邊財産的繼承,殊不知,從這個決定一開始下就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趙明和盛青是大學同學,兩個人夫妻恩愛,大學畢業沒多久就結婚了,結婚的時候還沒有放開二胎,生下第1胎就順理成章的跟爸爸姓趙。

而到放開二胎的時候,兩夫妻就商量著要生二胎,特別是盛青的爸爸媽媽就強烈地要求兩夫妻生二胎,而且要跟他們姓“盛”,並提到他們養老也有退休金,而且又有兩處房産,如果這個孩子姓“盛”,那麽就把房産給這個孩子,如果不姓“盛”的話,可能這個房産就留給家裏面的侄子了。

兩夫妻也知道打拼兩處房産真的不容易,既然嶽父嶽母這麽說,于是就懷上了二胎,在二胎生下來也順理成章的姓“盛”。

萬萬沒有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因爲頭胎跟爸爸姓,二胎跟媽媽姓,導致家裏面真的是亂成一團,甚至家裏四分五裂。

頭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看似公平,實則有很多隱患

★兩個孩子之間互相攻擊

兩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老大突然跟老二說:這是我爺爺買的,我爺爺姓“趙”,我也姓“趙”,所以是我家的東西,你姓“盛”不能搶我的玩具。

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外公家的時候,老二開始反擊,玩具是我的,鴨腿是我的,這個地方是姓“盛”的,不歡迎姓“趙”的,你走……

★雙方老人之間的區別對待

爺爺奶奶覺得大孫子跟自己的兒子姓所以跟自己更親,過年的時候,大孫子的紅包是800塊,而小孫子的紅包只有200塊,要知道兄弟兩人平時是在一起玩的,拆紅包的時候發現哥哥的更多,弟弟就覺得悶悶不樂,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覺得爺爺奶奶不疼愛自己。

結果回到外公外婆家又倒轉的過來,外公外婆給小外孫1000塊錢紅包,給大外孫只有200塊……平時無論是買玩具還是兩兄弟之間的爭吵,都會區別對待,都會偏向跟自己姓的孫子。

★父母也會受到影響

作爲父母本身就有可能會偏心,比如說爸爸可能對第1個生出來的孩子寄予更深的厚望,而媽媽可能會更疼愛第2個出生的孩子,如果是第1個跟爸爸姓,第2個跟媽媽姓,這種偏心就更明顯了。

★財産分配的分歧

剛好爺爺家因爲被征收分了兩套房子,結果爺爺奶奶就說這個房子只能給我大孫子,因爲我大孫子姓“趙”,小孫子姓“盛”,那就是他外公外婆的事情,跟我們無關。外公外婆雖然有兩處房産,但是比較舊不太值錢。

外公外婆和盛青就覺得這樣對二兒子不公平,就想著爺爺奶奶家的房子一人一套,外公外婆的房子也一人一套,結果就因爲這件事,盛青就跟公公婆婆吵起來,老公也不幫盛青,盛青覺得按照公公婆婆分配的方案不合適,吵吵鬧鬧的最後都鬧到了離婚,家庭四分五裂。

一個網友提起自己真實的案例,一個孩子跟爸姓,一個孩子跟媽姓,結果村裏上族譜的時候跟媽媽姓的小孩不可以上族譜,村裏面征地分錢也沒有份,在村裏想要批地建房子什麽的,都跟這個跟媽媽姓的孩子沒有任何的關系。

而外公外婆家那邊就覺得這個孩子是嫁出去的女兒生的孩子,也上不了族譜,那邊的分錢也跟這個孩子沒有關系,慢慢的這個孩子成年了,爺爺奶奶家這邊融不進去,外公外婆家那邊也不是自己的根,搞得這個孩子差點就變瘋了。

所以孩子裏面的血脈是沒有辦法改變的,而姓氏就真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姓氏,爲了避免兄弟之間有矛盾,爲了避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影響,最好不要隨母姓。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1 阅读:860

菁媽育兒

簡介:混迹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