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中文書店中,重拾紙上閱讀的意趣

華輿 2024-05-09 13:41:14

中新社北京5月8日電 題:開在德國的中文書店:重拾紙上閱讀意趣

中新社記者 吳侃

在德國漢堡,有一家名爲蔔蔔書齋的中文書店。讀者們在這裏實現了“中文紙質書自由”,這家書店也成了他們慰藉鄉愁的溫暖驿站。

“蔔蔔書齋讓旅德僑胞的精神世界有書可依,也讓對中華文化感興趣的德國人有書可尋。”書齋主理人鄧沛翔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鄧沛翔2015年到德國讀書,畢業後在當地從事項目管理工作,2021年7月開始利用業余時間經營這家書店。

最初,蔔蔔書齋只是線上書店,但從書店開辦那天起,鄧沛翔就開始爲落地線下做准備。他說,開一家中文實體書店,不僅是蔔蔔書齋的裏程碑,也是中文書讀者們的心願。中文紙質書在歐洲比較稀缺,很多讀者只能閱讀電子書,希望中文書店能讓大家重拾閱讀紙質書的習慣。

“在德國開實體中文書店,沒有現成的經驗能參考,所有東西都是未知的,總能遇到預料之外的問題,需要一點點摸索著解決,比如在財務、稅務和法務等方面都有一些工作要做,房租、人工、水電等成本也是需要考慮的。”鄧沛翔說。

去年4月,蔔蔔書齋柏林快閃店試運營。三個月後試運營結束,鄧沛翔開始尋找讓書店落地漢堡的機會,後來他和一位服裝設計師在市中心附近合租了一間店鋪。簽完租房合同後的三天裏,鄧沛翔就搭好了書架,把20多箱書籍和文創産品搬到店裏。去年10月14日,蔔蔔書齋終于在漢堡市中心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個角落。

蔔蔔書齋目前有600多種中文書,鄧沛翔在書籍選擇上花了很多功夫,有古典名著和國學經典等構成的典藏書單,也有人氣新書組成的暢銷書單。書籍種類涵蓋人文曆史、散文紀實、心理勵志、語言學習等領域。

他介紹,書店裏還有一個德語角,有40多本德語書,有的華人讀者會購買德語版《西遊記》送給德國朋友,對科幻主題感興趣的德國讀者會選擇德語版《三體》,中德雙語的中國成語故事和神話故事也受到中文學習者的喜愛。

蔔蔔書齋漢堡店開業半年來,有很多讀者讓鄧沛翔印象深刻。“記得有個說著流利中文的英國遊客,在地圖上搜索到我們的書店,專程過來選書;還有個華裔女孩選了女性文學的書作爲送給媽媽的生日禮物;也有華人媽媽給孩子預訂《畫給孩子的十二生肖》等中文繪本。”

▲近日,一個華裔女孩在蔔蔔書齋閱讀中文書。(受訪者供圖)

“做有溫度的書齋”是蔔蔔書齋的運營理念,在鄧沛翔看來,溫度體現在與讀者的交流中。“我會用便利貼給新書寫個性化推薦語,方便讀者選購;書籍包裝方面,我會把書放在印有書店名字的油紙袋裏,還會隨書贈送定制的磁吸書簽、帆布袋等文創産品。”

豐富的線下活動也是蔔蔔書齋的特色之一。去年,書齋在柏林、漢堡、波恩與萊比錫4個城市組織了8場線下讀書會和圓桌討論,涉及女性文學、社科經濟、中歐神話等話題。

“讀書會是一個很有趣的活動形式,我們現在保持每月舉辦一場的頻率,每次邀請十幾位讀者來書店,我作爲領讀人帶大家讀一本書。”鄧沛翔說,讀者中有留學生、白領、全職媽媽等不同群體,大家不僅交流讀書感想,也分享生活經曆,每個人都真誠地表達自己。

從書籍選題、參與人數到流程設計,鄧沛翔也根據讀者反饋不斷優化讀書會。他表示:“未來如果有余力會拓展不同類型的線下閱讀活動,希望我們帶給大家的,不僅是手握中文紙質書的喜悅,還能幫大家在異國他鄉尋到知己。”

“即便現在還會爲稍顯局促的書店空間和有限的進貨資金而頭疼,但我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書店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鄧沛翔表示,蔔蔔書齋就像一顆種子,只要繼續給出一點點熱情,一點點耕耘,相信終會成爲大家憧憬的樣子。(完)(原標題:開在德國的中文書店:重拾紙上閱讀意趣)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