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免疫治療概念爆發!産業規模劍指千億!A股這些公司或將受益

私募排排網 2024-05-10 16:51:28

5月10日,細胞免疫治療概念股大漲,南華生物、濟民醫藥等多股觸及漲停板,開能健康、冠昊生物20CM漲停,多只相關個股跟漲。

消息面上,上海長征醫院殷浩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程新團隊首次利用幹細胞來源的自體再生胰島移植療法,成功治愈一名胰島功能嚴重受損的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該患者已徹底脫離胰島素長達33個月。相關成果刊發于國際期刊《細胞發現》。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國,患者多達1.4億,其中約4000萬人終身依賴胰島素注射治療。上述消息直接刺激了細胞免疫治療概念股大漲。

細胞治療是什麽技術?細胞治療産業發展前景如何?國內細胞治療産業現在處于什麽階段,相關産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上市公司?

細胞治療適應症廣泛!産業規模劍指千億元!

細胞治療,簡單來說就是獲取人自體或異體來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活細胞,經體外操作後輸入(或植入)人體,達到治療某種疾病的目的。

對細胞的體外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分離、純化、培養、擴增、活化、細胞(系)的建立、凍存複蘇等,主要是爲了使這些細胞具有增強免疫、殺死病原體和腫瘤細胞、修複和重建組織等功能。

根據細胞類型,細胞治療可分爲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以及其他體細胞治療。根據技術類型,細胞治療可分爲非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和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前者直接運用人體自身細胞如幹細胞進行分化以修複或重建正常細胞;後者在治療前對人體細胞進行基因編輯,使其具有靶向性,達到治療某種疾病的效果。

從適應症來看,細胞治療的適應症非常廣,包括癌症、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謝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免疫細胞治療産品主要用于治療血液腫瘤,其他細胞治療産品多用于組織損傷修複。

總的來說,細胞治療具有多個顯著優勢:

1、安全性:改造後的人體細胞治療,無創傷且副作用相對較小。

2、個體化:可針對特定患者、病種開展個性化治療。

3、持久性:治療細胞可在體外培育增殖,持續爲患者提供。

4、徹底性:改造免疫細胞,擴大免疫應答,有助于強化或重建免疫系統,阻止複發。

5、無耐藥性:以腫瘤治療爲例,腫瘤細胞對藥物的敏感性降低,産生耐受性,是主要的治療障礙,而細胞免疫治療則可以克服這個障礙。

從産業角度來看,細胞治療産業指向細胞治療技術、細胞治療産品等,處于細胞産業全鏈條的中下遊位置。

國家腫瘤基因組應用工程實驗室主任蔡志明院士認爲細胞産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是未來生物醫藥産業的重要方向。

在2023年10月的一場醫療細胞産業發展研討會上,蔡志明院士曾公開表示:“據我的團隊梳理,到2025年,細胞産業的規模可能會達到2000億美元,中國會達到1000億人民幣。”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主任任進在前述會議上也指出,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的明確以及相關藥品的獲批上市,我國幹細胞産業的市場潛力巨大。到2024年,我國幹細胞醫療産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

早在2022年11月,上海市科委、市經信委、市衛健委就曾聯合印發《上海市促進細胞治療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4年)》,旨在瞄准全球細胞治療領域科技前沿,聚焦免疫細胞、幹細胞等重點領域。其目標包括引進培育50家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等,計劃截止年份正是2024年。

種種迹象表明,目前國內細胞治療行業正處于加速布局階段。

那麽國內細胞治療産業當前是怎樣的格局?有哪些上市公司參與其中、有望受益?

總的來看,我國現階段獲批上市細胞治療産品的企業還比較少,追趕空間巨大。根據蔡志明院士統計,到2023年,全球已上市40余款細胞治療産品(含已撤市産品),從首次上市國家和地區來看,細胞治療産品主要分布在美國、韓國、日本和歐盟等。

具體到免疫細胞藥物領域,我國企業中已有複星凱特、藥明巨諾、傳奇生物等公司成功上市免疫細胞治療藥物。

根據上市公司的公開消息,筆者整理了A股市場中在細胞治療領域有産業布局或關聯的熱門公司名單如下,供大家參考。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准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于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注明作品來源爲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0 阅读:4

私募排排網

簡介:查私募,查排名,就上私募排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