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拆掉中華門是否明智?梁思成曾悲歎:五十年後,你們會後悔

審度 2023-12-06 18:22:12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對拆除老舊建築是常有的事,那爲什麽國家在1958年對北京天安門廣場區域進行的那場大規模拆遷至今仍頗具爭議?因爲世上沒有後悔藥,有些東西一旦被摧毀,就再也無法重現了。

而在那次拆遷中,我們失去了一座在封建時代極具象征意義的“精神圖騰”,它便是被視爲“國門”的中華門。

中華門本身並沒有承載多麽波瀾壯闊的曆史,而是被人爲地賦予了極高的象征意義。封建社會,這座建築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讓老百姓看到它,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尋常人與權貴之間存在的不可跨越的鴻溝。

1941年2月2日,明王朝遷都北京。作爲北京故宮的南大門,皇城與市井的分界線,明成祖朱棣特意要求工匠們在此修建一座宏偉宏偉建築,用以彰顯皇家的尊貴。大明門依照南京故宮的洪武門而建,風格莊嚴厚重,落成後即被定爲“國門”,上有大學士解缙寫的門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別看這不過是一座城門,在它的使用上卻將封建社會森嚴的社會層級體現得淋漓盡致。

根據規定,大明門主門內是皇家禦道,只有皇帝、皇後、太上皇和皇太後等少數皇親國戚可以穿行,因此在大多數時間裏,其主門是關閉的。

當然,也有極少數人能在極特殊的情況下享受穿過主門的資格,如曆代科舉狀元,在通過殿試後便身穿紅袍騎馬由大明門走出皇宮,代表其身份受到了皇帝和上流社會的認可,象征社會階層的跨越。

此外,還有一類特殊的人能夠經常出入大明門,他們便是擡轎的轎夫。當然,在那個年代,轎夫身份卑微,或許權貴們根本就不把這些下人當人看,因此這也算不上什麽破壞規矩的事兒。

除去上述幾種情況,其他人通常是絕不准隨意出入這道國門的,即便是當朝大臣,地位顯赫,上下朝時也只能走一側的宣武門,表示對高高在上的皇權的尊重。而在大明門前往還設有一塊非常顯眼的“下馬碑”,無論是否要穿過這道門,只要路過下馬碑都要行跪拜之禮。

清朝時,大明門改名爲“大清門”,繼續作爲國門存在。清人在其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改建,用石欄杆將大清門至正陽門之間圍成一個廣場,牆內兩側建起了許多屋子,作爲各衙門的辦公地。

民國時期,大清門又被改名爲“中華門”,雖然門內兩側建築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但從留存的曆史照片看來,直至被拆除前,中華門也保存得非常完好,紅牆金瓦,古香古色,頗具帝王風範。

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伫立在此的中華門反而成了一道阻礙,因此,拆除它的議題也不可避免地被提上了日程,這也成了日後爭議的開端。

1958年,爲迎接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在中央領導的批准下,天安門廣場迎來了一次大規模改建。根據規劃,新的天安門廣場南北長860米,東西寬500米,一旦擴建完成將成爲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但這也意味著包括中華門在內的一批老建築必須被拆除。

即便這套方案是由毛澤東主席親自批複的,但它仍招來了猛烈的反對聲,包括著名建築設計師梁思成先生在內的許多人堅決要求保留這些古建築,認爲它們走過了風風雨雨,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不應當被隨便毀掉。

另外也有一種觀點認爲,天安門廣場在最初設計時,很大程度上參考了蘇聯專家團的建議,而這群蘇聯專家一面對包括中華門在內的北京古建築群大加稱贊,提出要保護和發展古城,一面卻強行要求古城爲城市的膨脹做讓步,在規劃上擠占古建築的生存空間,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令人費解。

一說是當年蘇俄成立時,也有專家提出要在莫斯科古城外另造新城,卻遭到了列甯、斯大林等領袖的批評,專家們因此不敢再提;也有人認爲,這些“外來者”沒有經曆過中國浩瀚的曆史,無法感同身受,因而不懂得這些完整保留下來的曆史建築的珍貴。

雖然這段往事難免不讓人遺憾,但筆者倒是認爲當年拆掉中華門一事並非一個荒謬的決定,反倒理由充沛,利大于弊。

首先,在明清兩朝,這座建築所代表的是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封建”二字的具象化,縱使其有著極高的藝術和曆史價值,卻仍在“人民共和國”的旗幟之下格格不入。拆掉中華門即是對封建殘余的肅清,其政治象征意義不言而喻。

其次,這張照片也有力佐證了拆除中華門的必要性。

照片拍攝于1958年,也就是天安門廣場新一輪擴建與改造前夕。從照片中可見人民英雄紀念碑已基本建成,兩側的城牆早就被拆除,附近的人民大會堂、曆史博物館等建築也在有條不紊地建設。此時中華門的存在仿佛一個塞子,堵塞了城市的新一輪建設。

而在1959年拆除中華門後,皇城過去封閉的格局才徹底被打破,改造完成的天安門廣場可容納100萬人集會,供180人並排走過,這樣一改,整片區域的格局大氣多了。

可事實上,自從中華門拆除起直至今日,有關此事的爭議從未停息。而中華門也不是城市改造過程中唯一的犧牲品,例如1954年被拆除的地安門、1965年被拆除的崇文門、1969年被拆除的東直門等等,這讓人們一次又一次想起消失的那道“國門”,不斷加深著對拆除古建築的質疑。

筆者前些天還看到這樣一種說法:以中國人的智慧,我們有一萬種方法修建出一座比天安門廣場還要雄壯的奇觀,卻沒有一種方法能把失去的古建築複原,而梁思成先生就是這樣認爲的。當年梁思成提出在古城之外重建一座“新城”,將古城完整地保存下來。當方案被否決後,梁思成歎息道:五十年後,曆史將證明我是對的。

如今再看北京的照片,故宮的紅牆金瓦依舊引人注目,這也被視爲城市建設中“古今結合”的典範,然而在一些人眼裏,這座城已被捯饬得十分可笑。

殊不知,如今留存下來的紫禁城只是當年龐大的北京古城的冰山一角。有專家曾提出:倘若當初按照梁思成的設想建設首都,那麽如今留存下來的北京城,“將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曆史文化名城”,羅馬、巴黎等在北京面前也不值一提。

1949年初,北京市長彭真曾對梁思成說,毛主席希望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放眼望去,看到處處都是煙囪(指新中國建立強大的工業)。後者大吃一驚,他明白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古城便會不可避免地被新城吞噬,早晚有一天會變得不古不今,不倫不類。

當然,或許是這些舊時代走出來的“專家”思想太過陳舊了;時代是不斷向前的,理念也需隨時代而改變。如今的北京古今融合,交相輝映,繁華而不失端莊,似乎並沒有梁思成所說的那麽悲觀。

中華門的消失到底是一道遺憾還是一種進步,這個問題只能仁者見仁了。

146 阅读:77290
评论列表
  • 2023-12-07 15:34

    我個人贊同梁思成,這些曆史建築與舊沒關系,是珍貴的遺産!

    HHF 回覆:
    如果他家族的人要锇死了,一定會平了墳頭,先種莊稼,收獲糧食救後人![呲牙笑]
    小魚兒 回覆:
    它家沒墳!全是石頭裏磞的[笑著哭]
  • 2023-12-07 15:39

    有良心的人才會後悔[裂開]

    kousou0511 回覆:
    時間改變不了曆史[裂開]
    用戶80xxx69 回覆:
    如果連修複都沒有,那後人更是什麽都看不到了
  • 2023-12-07 19:35

    梁思成林徽因夫妻極力反對拆北京城牆,反對拆城樓,反對拆各式舊建築,反對無效,梁思成痛哭。一個民族沒有保護意識,僅靠一兩個有識之士又怎麽能保護民族的文化?令人悲哀。

    灞橋傷別 回覆:
    城牆在北京二環路,如果不拆現在堵車都堵死。三峽呢,還不是爲了發展。
    和風 回覆: 灞橋傷別
    當時很多人提議在老北京城西建新城,保留老北京不破壞
  • 2023-12-07 18:09

    何止中華門,那麽多牌樓,最可惜的是九城,曆史罪人!

    用戶12xxx85 回覆:
    魔獸世界
    仙之子 回覆:
    杭州現在全是假建築,[得瑟]當然是舊的
  • 2023-12-07 11:32

    北京可惜了,西安保存完好,是文化方面的驕傲和眼光方面的不凡。

    d8wenyhu 回覆:
    郭就是一僞學者,專毀文物,該背千古罵名啊
    用戶29xxx67 回覆:
    西安城牆是1984年建的,大哥
  • 木子 90
    2023-12-07 13:32

    大國首都格局與古城保護之間,應做一些妥協。完整保護古城,實屬沒必要,因爲曆史總是向前發展的。面對部分失去的古城樓而呻吟哀歎,也沒必要。

    用戶13xxx89 回覆:
    你看看現在的平遙古城,你再反過來說古城是拆好還是不拆好
    木子 回覆:
    所以!新德裏的格局注定成不了大事
  • 2023-12-07 13:08

    北京現在不是古都,只能是首都,古建築除開故宮,沒啥其他的了

    HHF 回覆:
    西安對于阻礙民生和發展的照樣拆,像火車站附近的明城牆都拆了,更不用說城摟子!當然也沒有把古建築拆光,像唐代的玄裝西遊回朝譯經的大雁塔就沒拆,明朝的鍾鼓摟還在保護,楊貴妃洗澡的貴妃池也完好。不過,老舊建築多的,道路沒拓寬的地方,比如城隍廟不要說汽車,就連三輪車都不行,還真是只能步行。[吐舌頭笑]
    熙熙攘攘 回覆: HHF
    當時修火車站。只挖了一點城牆。想不通當時爲啥不把火車站大門開到北邊自強路。就不用破壞城牆了
  • 2023-12-07 13:22

    1941年2月2日,明王朝遷都北京。?

    有緣人 回覆:
    就你眼尖[呲牙笑][呲牙笑]
    用戶11xxx81 回覆:
    1941年還有明王朝?
  • 2023-12-07 16:52

    造孽

  • 2023-12-07 13:47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打掉舊世界,建設新世界

    吳名士 回覆:
    好建議,我贊成[點贊]
    吳名士 回覆:
    好,半夜一起去幹如何!
  • 2023-12-10 07:36

    春綠秋黃是自然法則,新舊更替是社會的進步,先人的遺物只能說明過去,無法造福今人,若非豐衣足食,誰有閑心去觀殘垣斷壁,開墓研骨?[紅臉笑]

    國士無雙 回覆:
    適當保存點就可以了,讓你一直吃,穿,住行和古時一樣,你受得了??
    用戶90xxx33 回覆:
    現在看 你能輕而易舉的說什麽兼得 給你放一窮二白的年代 沒馬路 交通不便 沒吃沒住 你第一個不樂意
  • 2023-12-07 06:37

    肯定是進步的 一個開放包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才不負當之無愧的大中華稱號 而曆史終究是代表過去

    萬人空巷 回覆:
    要那些破爛幹麽,就不應該考古。
    用戶14xxx15 回覆: 萬人空巷
    即使不能買賣正常人也會覺得文物是個寶貝。
  • 2023-12-08 14:13

    把郭沫若挖起來打鹽水!!

    仙之子 回覆:
    別提這物
    不忘初心 回覆:
    郭沫若是改泡鹽水了
  • 2023-12-07 14:06

    1941年2月2日,明王朝遷都北京。錯得多離譜!

    p 回覆:
  • 2023-12-08 23:56

    全國那麽多古建築,要是都保留,得浪費多少財力物力?真有那麽大的意義?抱著曆史書走天下?

    青眼 回覆:
    不要偷換概念,問題是沒讓你全天下保護,你連代表古代社會國門都保護不了,還保護全天下?
    努力搞錢 回覆:
    你才是明白人!
  • 2023-12-07 14:11

    保護文物是好,但爲發展也理解。

  • 168 22
    2023-12-09 13:53

    保留一部分就可以了,那些說後悔的,你們怎麽不住到山頂洞裏面去!

    HHF 回覆:
    他是遊客,好玩好看的越多越好,其它的他管嗎?你太高估他了。
  • 2024-01-27 16:28

    社會在發展,推陳出新,舊的影響首都發展,今天的北京比當年破爛不堪的北京,宏偉壯觀千萬倍。困循守舊永遠趕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來來往往 回覆:
    保護曆史古建築和城市發展不矛盾
    我的回憶屬于你 回覆:
    別看了寫意林就說洋人不拆。大英博物館裏都是從全世界拆過去的。
  • 2023-12-07 14:36

    當時在打破舊世界呢,沒拆完已經很良心了好不好[捂嘴巴]

  • 2023-12-10 11:36

    不得不說專業的人才能夠辦專業的事!致敬真真的泰鬥梁思成!

  • 2023-12-07 19:47

    後悔個蛋,這玩意不拆的話,北京人上下班時的罵聲都能把這城門給罵倒了

  • 老九 16
    2023-12-07 13:55

    出發點不一樣,有什麽後悔的。

  • 小貓 15
    2023-12-08 21:24

    就憑,中華門,這個名字就不能拆!

  • 2023-12-09 18:29

    華夏五千年,不可能只建不拆。

  • 2023-12-07 22:11

    保護文物就是封建迷信?

  • 1110 14
    2023-12-07 02:45

    食毛鍵盤俠,請問1941年有什麽大事嗎?

  • 2023-12-08 20:15

    1941年大明遷都北京?難道朱棣穿越到了民國?

  • 2023-12-07 18:04

    破舊立新,曆史潮流

  • 2024-01-22 21:25

    發展是硬道理,精神文明是建立在豐富的物質文明基礎之上的,整天餓著肚子守著老祖宗留下的古建築不能當飯吃,只有發展壯大起來了才有條件談保護,抛開曆史談該怎麽樣就是耍流氓。

    Sam 回覆: arison 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
    那些都是水軍,沒看到說的話都是一樣的話術
    arison 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 回覆:
    先請把邏輯搞清楚,有些說是迫于生存,才拆毀古建築。。。請問不拆中華門,就無法生存嗎?這可如何推論出來的荒唐
  • 2024-02-11 13:22

    拆這些應該是郭沐若爲首的吧,曆史的罪人!

  • 2023-12-28 10:27

    當初說,美國准備轟炸東京,因爲梁思成說那邊仿唐建築多,就沒炸麽

    lzty 回覆:
    忘了,看過一個紀錄片,第二顆原子彈本來要炸東京,好像是天氣問題扔長崎了
  • 2023-12-07 23:36

    連建築都封建殘留[呲牙笑]

  • 2023-12-29 17:56

    有偉大理想的人永遠不會後悔,除非毀滅。

  • 2023-12-08 07:55

    男足對文物和曆史的破壞,堪比八國聯軍和小日本,甚至更多,真是悲哀。

  • 阿生 10
    2023-12-07 19:51

    只可惜拆的太少!留下的,不過也大部分都成爲掙錢工具而已,有啥益處!不破不立,現如今舊思潮卷土重來,已成勢不可擋之勢,看看再過50年又如何評價吧。

    HHF 回覆:
    對!如果中華門在,不知收不收門票?會不會有該不該收門票和該收多少的爭議?
  • ydy 10
    2023-12-08 17:36

    你是住在高樓大廈裏說這些話,你住老城裏去就不會這樣說了

  • 2023-12-29 13:29

    可以像蘇州一樣 保護古城 周圍發展新城

  • 2023-12-08 09:57

    梁思成已經制定了建設北京新城的方案,沒有得到采納,太可惜了!懶得罵人了

    開天眼 回覆:
    粱家出錢建北京新城?
    高山流水 回覆: 開天眼
    折了再建和平地新建哪個更花錢?
  • 2023-12-15 17:47

    不破不立,老守哪些古建築毫無意義!

  • 2023-12-28 22:13

    只有對中華文化有深厚感情者才會可惜!

  • Him 9
    2024-02-05 12:24

    支持保護古建築,現在造不出來這種古建築,很多工藝已經失傳,其中的價值是現代水泥建築不能比較的

  • 2024-04-26 16:14

    職業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不要懷疑偉人的眼光!

  • 2023-12-07 18:54

    鍵盤俠出錢建新城?

    網上傻子太多 回覆: 加油
    當時北京城早就破舊不堪,拆除也是從清末就開始陸陸續續的,拆一部分建一部分湊合還能用。直接建新城花費巨大,而且如果要保護,那些費用也驚人,你可以去參加文物保護工作試試很費錢的
    加油 回覆:
    網名是不是你自己爲自己起的[笑著哭],拆除再建就不用錢?
  • 2023-12-09 12:44

    究竟誰是曆史的罪人,曆史在以後會做出無情的判決!

  • 2023-12-07 14:03

    那是不是要改成:我愛北京中華門?

  • 2023-12-08 14:57

    現在的帝都建築不倫不類

  • 2023-12-09 13:29

    現在還在去中國化,古建築拆的還少嗎

  • 2023-12-08 21:34

    要是當年有現在經濟肯定不會拆,即使拆也會原貌複原到別地,但當時拆也是曆史必然。

  • 2024-01-06 18:18

    在當時背景下中華門與解決百姓吃飯問題比算個騾子

  • 2024-04-29 02:05

    明城牆,南京是最好的,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十朝古都,漢文化承載。

  • 2024-01-08 20:45

    小編,到退複古,回到原始社會吧

    arison 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 回覆:
    保護文物,就必須回到原始社會?這似乎太偏激
  • 2023-12-08 07:04

    最好保留著!這是曆史文物,價值不可估量!拆了就永遠沒了!跟城市發展不相沖突!

  • 2023-12-08 05:15

    沒一把火全燒了,算是好的了[呲牙笑]

  • 2023-12-08 11:50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有啥後悔的 後悔的只是無聊的這些所謂學者

  • 2023-12-13 01:18

    古城都保留,還發展個毛線

  • 2023-12-14 22:30

    不拆除x如何消除人們心中的籬笆,北京也不會是如今的開放式現代化城市。

  • 2023-12-29 01:34

    我們農村保留泥土屋下來了,爲啥沒人來旅遊參觀[笑著哭]

  • 2024-01-01 17:56

    不拆的話 那些滿遺更自豪了

  • 2024-01-23 14:05

    如果每家每戶都把舊屋,古墓當文物保存下來將是一個什麽國家?

  • 2023-12-07 16:49

    拆易建難毀壞多年後重建更難!

  • 6569 5
    2023-12-07 23:24

    拆就拆了吧!就算現在還在,無非就是被圍起來賣門票!使一小部分人得利而已!像國外好多景區不要門票不也挺好嗎?

  • 2023-12-07 17:57

    你們老是惦記這塊寶地是什麽意思?不知道誰睡在那裏麽

  • 2023-12-08 11:23

    後悔的都是那些有特殊追求的人

  • 2023-12-08 14:52

    “這些“外來者”沒有經曆過中國浩瀚的曆史,無法感同身受,因而不懂得這些完整保留下來的曆史建築的珍貴。”

  • 2023-12-13 18:11

    社會需要發展

  • LHC 5
    2023-12-14 00:31

    農耕文明時思維,工業化城市,承載政治經濟安全,推到是對的

  • 2023-12-14 10:32

    拆掉是對的,這門太影響交通了

  • 2023-12-17 00:57

    發展建設也很重要

  • 2023-12-28 17:45

    作爲文物應該留下。只是文物而已

  • 2023-12-28 07:31

    不是十分高級的沒必要保留,可惜的是圓明園這種高級貨。

  • 2024-02-20 16:47

    [得瑟]把他丟到當時的貧苦農村去一個月,看他後悔不後悔。

  • 2024-02-23 12:03

    衣不如新,人不如舊。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中國該有新中國的獨特魅力!

  • 2023-12-07 21:48

    聽說是郭沫若主張拆的。

  • 2023-12-07 23:43

    有形的東西遲早是要消失的 像長城 現在也慢慢消失 我們重視的是無形的東西 任何有型的東西都不能代表中國文化

  • 2023-12-07 19:23

    可惜了

  • 2023-12-08 22:11

    心痛

  • 2023-12-10 19:21

    有些東西該有的總會有的,沒有了就永遠沒了,不是多少GDP能衡量的

  • 2024-02-08 22:55

    被打砸燒的老物件還少嗎。後悔有用嗎[呲牙笑]

  • 2024-02-14 20:57

    有照片何必要實物[呲牙笑]

  • 2024-02-15 05:51

    留的夠多的了,什麽都留下來,還向前發展嗎?

  • 2024-02-21 16:53

    我們應該住原始人那種茅草房,那才有曆史意義,才有古色古香的味道

  • 2023-12-22 03:31

    梁思成應該把心思用到家務上…防止被綠才是正道

  • 2023-12-28 17:19

    1941年明朝遷都北京?

  • 2024-01-11 14:49

    1941年,明朝還在?[呲牙笑]

  • 2024-01-27 21:02

    郭沫若主張拆北京城牆挖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

  • 2024-04-27 19:28

    郭沫若千古罪人。

  • 2023-12-28 22:50

    沒有假設

  • 2024-01-13 10:50

    有古才有今,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繼往開來!

  • 2024-02-02 14:40

    拆了然後偷偷拿去賣錢了 這些賊

  • 2024-03-23 11:45

    後不後悔見人見智

  • 2024-03-23 19:47

    不一定後悔

  • 2024-03-24 15:10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留著幹啥

  • 2024-03-24 17:53

    哈哈哈笑死我了

  • 2024-03-29 23:58

    現在都堵車,如果不拆這些會怎麽樣?

  • 2024-05-26 18:38

    死得其所吳!+遠狗近郭

  • 2024-05-29 09:20

    爲什麽國外旅遊人員越來越少了?上海的高樓大廈絕對不是外國遊客客人的首選,而是中國文明的古城古鎮、老百姓的人文地理與自然風光。

  • 2023-12-18 21:03

    沒讀書就多讀幾年!臉都不要了??1941年2月2日,明王朝遷都北京

  • 2023-12-31 22:33

    郭沫若是個罪人,最無可書?

  • 2024-01-26 19:03

    梁思成秀才遇到兵

  • 2024-03-24 13:43

    當時傅作義爲了古城不被破壞而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