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與蔣方良親吻合影,蔣方良像前婆婆毛福梅,而非婆婆宋美齡

宋安之 2024-01-27 21:37:26

蔣經國與妻子蔣方良親吻合影照,二人當時還在一起切蛋糕,手上動作並沒有停。

從動作上判斷,應該是夫妻二人在一起切蛋糕時,有人起哄,于是性格豪爽的蔣經國與妻子蔣方良便親吻在一起,而這一幕也是被抓拍下來,拍攝時間應爲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之間。

蔣方良身爲洋媳婦,自1937年隨蔣經國回國以後,是迅速本土化,學會了中國話,會寫中國字,適應了當地風土人情,與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主婦沒什麽區別,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的中國話並不標准,是半洋半甯波口音,因此她不太喜歡抛頭露面,不喜歡出席公共場合。

蔣方良更像蔣經國生母,也就是她的前婆婆毛福梅。

毛福梅心地寬厚,性情柔順,會居家過日子,是標准的賢妻良母。奈何她與蔣介石是雙方父母包辦的舊式婚姻,沒有感情基礎,比蔣介石大5歲不說,長的也不是秀外慧中,所以婚後蔣介石對她多有不滿意,夫妻二人經常爭吵,甚至大打出手。

蔣介石一度想離婚,但母親王彩玉一直不許,毛福梅爲了維持婚姻,也是付出很多,可謂是忍氣吞聲。

像1911年蔣介石去上海以後,將姚冶誠娶爲側室,一度將其帶回溪口老家,毛福梅並沒有生氣,也沒有鬧,反而爲了討丈夫蔣介石的歡心,對姚冶誠是和顔悅色噓寒問暖的,使得本來做好被責難准備的蔣介石,是一方面心存感激,一方面也是愈發輕賤毛福梅。

蔣方良也是一位會吃苦過日子之人,很是賢惠,也遇到過丈夫婚外韻事不斷的情況,從贛南,再到中國台灣,蔣經國是精力充沛,很有“女人緣”,在當時幾乎成爲半公開的秘密。

但蔣方良對于這些風流之事,也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雙方有感情基礎,加之蔣經國還不至于過分的讓她離婚,所以雙方是感情依舊,是夫唱婦隨。

像蔣經國比較喜歡節省開支,也不喜歡給人一種招搖的感覺。

節儉的蔣方良也是做的很到位,根據長期在蔣介石和蔣經國身邊擔任貼身侍衛的翁元回憶,在七海官邸時代,蔣方良和總管阿寶姐的共同默契就是,每天的菜錢絕對控制在新台幣1000元的範圍內,如果有超出預算的情況,蔣方良必然要親自查賬。

而在蔣介石和宋美齡在的士林官邸,那時一個月花在吃上面的經費,大概總有二三十萬元台幣。雖然七海官邸沒有設置內務科,人員也不像士林官邸那麽多,但一個大家庭這樣的開支,也是遠遠不夠,所以蔣經國一家也是經常吃剩菜,至于翁元等工作人員,則是吃蔣經國一家吃過之後的剩菜。

在生活上,蔣方良好熱鬧,經常跟一群官太太打牌,還喜歡去打高爾夫球。

但蔣經國不喜歡蔣方良幹涉政治,所以當有些官太太別有用心的接近蔣方良,讓蔣方良說情,蔣經國嚴厲拒絕以後,使得蔣方良的官太太朋友是越來越少,尤其後來蔣經國地位越來越高,是“高處不勝寒”,蔣方良的朋友更是少到寥寥無幾。

蔣方良經常開車去打高爾夫球,蔣經國幾次呵斥以後,蔣方良也是在生氣之下,不再去打高爾夫球,從此是經常性“宅”在家裏。

相比于婆婆宋美齡,蔣方良與她的性格簡直是天差地別,宋美齡曾長期替蔣介石主管外交,在政治也有一定的作爲,擁有自己的勢力“夫人派”,頗有幾分政治手腕,與她接觸過的人,大多都認爲宋美齡是一位很厲害的女性。

蔣方良則是一點政治野心都沒有,她對政治一點都不感興趣,尤其是替其他官太太說情被拒以後,更是從不過問和幹預蔣經國的“公事。”

她也不喜歡在公開場合抛頭露面,甚至有時候如果要出席公開場合,前一天晚上還會緊張的睡不著覺。

相比之下蔣方良只喜歡做一個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喜歡過著甯靜的生活,做一個賢內助。

正因爲如此,所以有人拿蔣方良與婆婆宋美齡對比,說“婆婆本事高,媳婦本質好。”

蔣方良更像是一個純粹的家庭主婦,她的腦子裏只有丈夫與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她是一個沉默的蔣家兒媳,如同默片裏的女主角一般,是一輩子默默無聞站在蔣經國背後。

當然蔣方良之所以“默默無聞”,一方面是因爲她是洋媳婦,而且對于政治不感興趣。還有一方面也在于丈夫蔣經國的壓制。

蔣經國在接班父親蔣介石路上,是很小心翼翼,爲了避免妻子蔣方良與後母宋美齡一同出現,搶了宋美齡的風頭,所以蔣經國是盡量減少蔣方良的曝光度,盡量不帶蔣方良一同現身。

等到蔣介石病逝以後,出于對後母宋美齡的尊重,蔣經國更是規定妻子蔣方良不能稱之爲“蔣夫人”,這個尊稱只能宋美齡享有。同時繼續之前那般,盡量不讓蔣方良多出現,避免搶風頭。

同時加之蔣經國喜歡“一人秀”,不像父親蔣介石經常帶著後母宋美齡一般共同出席公開場合,是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因此接班以後,同樣不需要蔣方良經常性陪自己出席各種公開場合。

因此蔣方良只能永遠活在宋美齡的光芒之下,活在有限的天地之中。

1988年1月13日,孤寂的蔣方良送走病逝的蔣經國,之後淒涼的度過16年,期間接連遭受喪子之痛,于2004年12月病逝。

謝謝觀看,我叫宋安之,換個角度看曆史,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7 阅读:3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