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後是高危職業,長孫皇後爲什麽沒有被李世民的新寵們鬥敗

尋根拜祖 2024-04-03 11:28:00

跟皇帝談愛情,恐怕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事之一,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李世民對長孫皇後的感情之深世所罕見。

其實李世民也談不上“專一”,韋貴妃、徐賢妃、楊貴妃、燕德妃、陰妃、楊妃等都是李世民的心頭肉,要不然他就不會留下14個兒子,21個女兒。

爲了自己的愛情,爲了兒子的前途,爲了娘家的未來,這些女人們都會各顯神通“大鬧後宮”。在這些宮鬥大戲中,皇後往往最被動,失敗的也往往是皇後。

原因很簡單,一則皇後是衆矢之的,沒有真正的盟友;二則皇後的婚姻通常是政治聯姻,缺乏感情基礎;三則皇後年齡偏長,年老色衰,鬥不過新寵。

唐朝皇帝不喜歡立皇後,不算追封的,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顯、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德宗李適、唐昭宗李晔,七位皇帝立了皇後。其中只有唐太宗、唐德宗的兩位皇後“功德圓滿”,其余五位,唐高宗王皇後、唐玄宗王皇後被丈夫廢黜,其余三位都被繼任者廢黜。

看起來,皇後在唐朝真的是一個高危職業,那麽長孫氏憑什麽能做到功德圓滿呢?五個原因吧,其中最後兩個最重要。

01.禮法不容許突破

這條理由雖然像紙糊的,一捅就破,但這玩意兒就像一道無形的牆,一旦有人想搞事,用起來得心應手,弄不好皇帝會被撞得滿頭大包。

長孫氏13歲嫁給李世民,是李世民的嫡妻。李淵攻入長安,自封唐王後,以楊侑的名義冊封李世民爲秦國公,後改封趙國公。第二年李淵代隋建唐,李世民受封秦王。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被立爲太子,長孫氏隨之就被立爲太子妃。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受禅登基,僅僅十三天後,長孫氏就被立爲皇後。

這個過程中,長孫氏一步都沒被耽誤,緊跟著被冊封爲秦國夫人、趙國夫人、秦王妃、太子妃、皇後。也就是說,長孫氏的嫡妻身份是經過李淵、李世民兩代皇帝不斷確認和鞏固的。

李世民通過非法手段奪取皇位,還想再次突破禮法廢黜皇後嗎?補一個窟窿就壓得他喘不過來氣了,怎麽可能再無事生非?

02.長孫皇後去世早

長孫皇後去世的只有35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屬實令人惋惜。但對身處旋渦中的女人來講,早逝未嘗不是“功德圓滿”的保障,雖然這麽說有點殘忍。

我們承認,長孫皇後在世時地位確實非常穩固,但誰敢保證以後永遠會這樣?誰敢說李世民不會變心?

就算李世民的愛海枯石爛,請別忘了,後來她的三個寶貝兒子李承乾、李泰、李治爲儲位爆發了惡鬥,作爲母親,她一定能擺得平幾個兒子的關系嗎?

再後來,李世民一度想用楊妃的兒子李恪取代李治,如果長孫皇後還活著,會不會因此跟李世民爆發沖突呢?

總之,皇後的位置決定了她始終處于高危狀態,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將她拖進旋渦,這不是她個人的意願就能避免的。

但她的早逝將這一切都給了活著的人,用遺憾留給自己一個“圓滿”。

03.長孫家族的勢力

在宋朝以前,“家族”的勢力決定了每個人的生存極限,因爲那是一個出身固化的時代。

長孫皇後身上流著兩朝皇族的血脈,她的高祖是北魏的上黨王,拓跋家族的後裔,以宗室之長被賜姓“長孫氏”。她的母親也不是等閑之輩,而是北齊宗室樂安王高勵的女兒。

相對于本土出身的關隴豪族,長孫家族腳跨關隴和關東兩大豪族集團,其地位相當重要。

李世民之所以能娶長孫氏,其實就是兩大家族的政治聯姻。李淵起兵之初,長孫皇後的族叔長孫順德就是“太原元謀十七功臣”之一。

李世民的秦王集團中還有兩個重要人物,即長孫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以及舅舅高士廉,他們和長孫順德一起,都是“玄武門之變”的核心人物。

李唐王朝就是靠豪族集團的支持才建立起來的,對他們的打壓一直到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時期才開始,李世民大體上跟李淵的政策一致,對以關隴集團爲首的豪族以拉攏爲主。

長孫皇後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而是長孫家族,以及與長孫家族利益相連的高氏、鮮于氏、王氏、柳氏、趙氏等姻親家族,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所以,自古廢皇後都是一件地動山搖的大事,皇帝的籌碼稍有不夠都不敢輕舉妄動。

04.長孫皇後的賢德

如果李世民要是廢皇後,一定會被噴破頭,因爲長孫皇後的聲譽實在太好了,她被後人評爲“四大賢後”之一一點都不誇張,無論品行、才學、智慧都無可挑剔。

長孫氏喜歡讀書,親自撰寫了《女則》三十卷,《全唐詩》還收錄了她的一首詩。她的書法造詣一流,還將她的兒女們都培養成了一流的書法家。

她爲人簡樸,懂得自律,對子女要求嚴格。李承乾的保姆曾經向她提出給太子增加用度,遭到她的拒絕說:“作爲儲君,所患者應該是德不行,名不揚,而不是用度不足。”

她病重時,拒絕李世民和兒子們爲她祈福、爲她剃度出家人。她不想哥哥因爲自己獲得照顧,逼長孫無忌辭去相位。但當她同父異母的哥哥長孫安業犯了罪後,她卻又爲他求情,而這個哥哥早年卻將她母子三人趕出了家門。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遭到李淵、李建成的打壓,形勢相當凶險,長孫氏憑借出色的智慧,盡心侍奉李淵,讓瀕臨破裂的父子關系得以緩和。

李淵去世前一年,有一次長孫氏親自給他梳頭,眼見老公公滿頭白發,她滄然落淚,引得李世民當場灑淚。

李世民有時候拿朝政上的事咨詢長孫皇後,她總是沉默不言,如果李世民問急了,她就說“後宮不得幹政”。

但如果李世民有明顯之過,她又會以智慧的方式極力勸谏。魏徵、房玄齡都曾經得罪李世民而遭到訓斥甚至貶黜,但都在她的巧妙周旋下得以幸免。

李世民身邊女人多,長孫皇後從來沒有表現出嫉妒,她甚至還將其她嫔妃的孩子收過來親自撫養。

皇後的功能絕不僅于給皇帝提供娛樂、生兒育女,而是後宮之主、帝國形象擔當,除非李世民腦子進水,才會廢黜長孫皇後的這樣的女人?

05.李世民的真感情

李世民雖然身處百花叢中,但毫無疑問,長孫皇後才是他最愛的那一個,您悉數曆史上的皇後,有幾人能給皇帝生下七個兒女(不算夭折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李世民因爲長孫皇後的關系,對這七個孩子給予了更多的愛。

曆史上對培養太子最精心的皇帝,恐怕除了朱元璋就算是李世民。李承乾的不成器,就跟李世民的過度溺愛有很大關系。

李泰也是個才華一流的皇子,同樣因爲李世民的過度寵愛而導致野心膨脹,進而引發兄弟之爭。

李治是唯一一個由李世民親自撫養的兒子,長孫皇後去世後,8歲的李治跟父親一起生活了六年才單獨出宮獨立生活。

與李治有同等待遇的是長孫皇後的幼女晉陽公主,晉陽公主很不幸,她還不懂得“死”是什麽意思的時候母親去世了。她也很幸運,因爲父親親自承擔起撫養和教育的責任。這位小公主在父親的影響下,一手漂亮的飛白體居然能以假亂真,唯一遺憾的是這孩子12歲就早夭了。

長孫皇後的其她三個女兒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新城公主兩個被嫁給長孫家族,一個交給杜如晦的兒子,每嫁一個都是一段“扯皮官司”。原因很簡單,李世民“偏心眼”,總是嫌給女兒的不夠多,常常逾制,因此遭到大臣們的批評。

後來因爲驸馬杜荷卷入謀反案,李世民又爲寶貝女兒城陽公主另擇佳婿,甚至爲此不惜要未必禮法,將婚禮定在白天(因爲占蔔說白天利于城陽公主的婚姻)。

新城公主的婚禮因爲過于豪華,籌備四個月依然沒准備好,以至于李世民自己都駕崩了也沒能看到女兒出嫁,害得公主的婚禮只好被中斷,在喪期結束後才得以繼續。

長孫皇後病重期間李世民都在竭盡所能救治,去世後,李世民給她最高的禮遇。

有一次李世民登高遠望長孫皇後長眠的昭陵,還問魏徵能否看得到。魏徵故意說“沒看到”,李世民指著昭陵給魏徵辨認。

魏徵一語雙關地說:“原來是昭陵啊,我以爲是獻陵。”

獻陵是唐高祖李淵的陵寢,魏徵此言等于是諷谏李世民:你對皇後的追念有點過頭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隨之淚流滿面地走下高台,從此不再登高遠眺,以防止大臣們批評他因爲私愛耽誤國事。

人和人不一樣,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不能簡單類比,以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地位、環境和個人情感,他們就是天作之合,您說呢?

0 阅读:1522
评论列表
  • 2024-04-07 13:26

    長孫皇後在,誰敢打皇後那位置的主意再受寵李二也敢弄死她

  • 2024-04-16 21:53

    一個長孫皇後,另一個是馬皇後從來都不擔心她皇後地位受到其他人的威脅

  • 2024-04-08 12:30

    沒辦法。各方面她都拉滿了。論資曆,李二都沒起家就跟著了。論能力,有見識但懂分寸。論生育,也有三個兒子。論背景,長孫無忌一度有權臣之勢。這種情況下兩個人是不是真有那麽好的感情其實都不重要了。李二爲了江山穩定都不會動她的位置。何況她死的也早,沒到爭鬥最激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