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結一個案子,我更想幫一個孩子”

最高人民法院 2024-05-14 11:15:08

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人民法院法官 趙聲禮

“叮鈴鈴,叮鈴鈴……”辦公室裏,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人民法院法官趙聲禮的電話響了起來,接通電話,電話那頭一個男孩哭著說:“法官叔叔,求你救救我的奶奶吧,她快要不行了!”挂斷電話,趙聲禮和團隊成員立刻趕到了男孩家,可他的奶奶已經沒有意識了,趙聲禮連忙撥打120急救電話,可還是晚了一步,男孩的奶奶最終還是走了。

“都是因爲我打架,我奶奶才會被氣病的,叔叔,我真的知道錯了,我對不起我奶奶,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好好讀書讓她放心!以後就剩我一個人了,我可怎麽辦啊……”此刻,男孩泣不成聲。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放心,還有法官叔叔呢!”趙聲禮一邊安撫著小男孩的情緒,一邊思考著對男孩的量刑。

男孩李某是趙聲禮正在審理的一起聚衆鬥毆案件的被告人。因朋友的矛盾,他受邀參與打架,導致雙方不同程度受傷,李某等人被公訴機關以聚衆鬥毆罪起訴到法院。趙聲禮法官是這件案件的承辦人,在拿到案件後他仔細閱讀了卷宗,發現被告人李某不但是未成年人,還是高二的在校學生,平時表現也好,就是一時沖動犯了罪。趙聲禮考慮到像李某這樣誤入歧途的青少年,不能一判了之,要盡可能走進他的生活,找到他的問題去幫助他。

爲了更好地了解李某的家庭情況,趙聲禮帶著團隊成員多次到李某家進行家訪調查,如他所料,李某並不是“壞孩子”。因爲父親長年吸毒,母親在其年幼時離家出走後再無音訊,李某從小便和奶奶一起生活。因法律意識淡薄,父母關愛缺失,又非常看重朋友的義氣,最終導致爲了朋友而犯錯。

“李某這孩子可孝順了,回家要寫作業,還會幫他奶奶做家務、賣菜,老人一把年紀了還要養他,也很難。”學校老師不停地向趙聲禮說著李某家的情況。

掌握了情況之後,趙聲禮開始思考,今後李某該怎麽辦,畢竟他馬上要考大學了,如何讓這樣一個孩子既能受到應有的法律懲戒,又能在悔過自新後順利回到校園呢?

“相比結一個案子,我更想幫一個孩子。”最終,趙聲禮本著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方針,爲了體現“寬嚴相濟”“寬容但不縱容”的理念,對李某判處了緩刑,讓他重返校園。

判決後,趙聲禮用自己的錢資助了李某一些生活費和學費。爲了不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能夠讓他有個穩定的成長環境,呵護其身心健康成長,他又通過多方努力聯系上了李某的舅舅,但當時李某的舅舅也面露難色:“我又要打工養自己這一家子,又要多養育一個孩子,實在是分身乏術。”

趙聲禮沉默了許久,上前握住李某舅舅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是具有可塑造性的,相信他一定會以此爲戒,遵紀守法,改過自新,走上正道,長大後孝順你們……”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數月裏,趙聲禮不遺余力地通過打電話、走訪等方式耐心勸說李某的舅舅,希望他能成爲孩子成長路上的陪護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下午,李某的舅舅帶著李某來到法院,鄭重地對趙聲禮說:“謝謝您的堅持和不放棄,讓我也知道不能放棄這棵‘樹苗’,往後的日子我會看著他長成參天大樹的!”看著舅舅和孩子一起走出法院的背影,趙聲禮放下了一件心頭事。

“最近有沒有按時報到啊?學習怎麽樣?有沒有什麽困難?叔叔心裏一直記挂著你呢!”每隔一段時間,趙聲禮就會去李某的舅舅家裏跟蹤回訪幫教,此刻沒有莊重的審判席,也沒有嚴肅的法官,只有親切的趙叔叔和推心置腹的談話。趙聲禮對孩子的生活情況、思想情況、身心狀況以及未來打算進行了詳細了解,詢問緩刑考驗期間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並給予相應的法律解答和心理疏導。同時,爲消除孩子因犯罪記錄産生的心理負擔,趙聲禮給他講解了犯罪記錄封存的相關規定,勉勵他正視過去錯誤,卸下思想包袱,努力學習成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趙叔叔,我考上了大學,謝謝您挽救了我!”一天,李某打來電話報喜,趙聲禮聞訊流下了欣慰的淚水。此時此刻,他終于放下了牽挂的一顆心。

來源:人民法院報

作者:周潔 馬卓

0 阅读:0